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曾國藩立志:“不為聖賢,便為禽獸”。

志向如此高遠,又該如何實現呢?

大儒唐鑑對曾公說:“入聖之基,每天必須寫日記,但最關鍵的是反省。”

於是就有了曾國藩三十而立,學做聖人,脫胎換骨從寫日記開始的說法。

談起日記,大家都不陌生。曾國藩能靠寫日記,成為“聖人”。你呢?

是不是跟30歲之前的曾國藩一樣:

  • 不能堅持:道光十九年(1839)初記到當年12月21就中斷了。
  • 流水賬:1839年4月27日,他的日記就六個字:“沈明府請吃飯。”然後就沒下文了。

顯然,無論是不能堅持寫還是寫流水賬,都不能用日記實現自我改變。

為此,來自於英國政府行為觀察小組的核心成員瑟維斯和加拉維,他們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數百萬人行為助推過程中,總結出一套人人必須學會的做事《小邏輯》。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小邏輯》像實現目標指導書一樣,沒有停留在理論層次,而是提供了一套助你實現目標的做事底層邏輯。通過學習這套邏輯,我們將能輕鬆走出目標不清晰、選擇困難、行動力不足等困境。

我把這套邏輯稱之為「實現目標底層邏輯」。它們分別為:設定目標—制定計劃—承諾機制—獎懲機制—分享機制—反饋機制—連接紐帶。事實上,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離不開這七步曲。當然也包括寫好日記。

所以,接下來,我從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和反饋這三個必備環節,來分享如何像聖人曾國藩一起,用日記改變一生。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設定好目標,要始於寫日記

曾國藩想要成為“做聖人”。大儒唐鑑建議從寫反省日記開始。於是,他以君子標準要求自己,制定了“日課十二條”:分別為主靜、靜座、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其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你看!曾國藩的大目標是做聖人,小目標是完成“日課12條”。用列寧的話來說:“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曾國藩做到了!我們呢?

  • 人生大目標是什麼?
  • 每日小目標又是啥?

哈佛大學曾做過關於目標的實驗。實驗選取一群能力、背景相差不大的學生,進行調查、統計,結果是

  • 27%的人都沒有目標
  • 60%的人目標模糊
  •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 3%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訪問、統計,結果顯示: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這個實驗中,我們可知大部分人沒有目標,而有明確目標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有目標的人,如同一名飛行員駕駛飛機,沿著清晰的航線,駛向目的地。而沒目標的人,就算有勇氣起飛,沒清晰路線,最終也會毀於途中。

所以,很多時候,問題不在於我們不想出發起飛,而是許多人不知道如何給自己一條清晰的航線。慶幸的是《小邏輯》這本書提供了設定目標三條黃金法則,可供我們參考:

  1. 選擇正確的目標
  2. 聚焦單一目標,設定清晰量值和最後期限
  3. 把目標分解為可控的小目標

按照這三條黃金法則,我通常會在日記中,這樣寫下自己的目標:

首先:列出一些能讓自己幸福的、想做的事

如:5年內,我要出書;每年我要旅行3次、讀書等等

其次:挑目標

例如:2019年,除了自己好好讀書外,我還想做一個讀書環境。於是,我把這個目標挑出來,準備做好計劃,再落地執行。

然後:拆分目標

查理芒格說:“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我分解目標方式是直接用「倒推法」。以讀書為例,每週讀2本書,每月讀8本書,2019年讀96本好書。然後再在每天To do list 清單,安排當天準備看什麼書?哪寫章節?預計用多長時間完成?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OK!你現在知道如何給自己定目標了嗎?如果不知道,請你做這個練習。

拿出日記本,隨心寫下你的想法。

1.哪種事能讓你感到幸福,不要擔心實現不了

2.想一想自己想成為什麼人,挑1-2件近期努力就能實現的目標

3.將大目標拆解為容易執行的小目標。

可以藉助利用SMART原則:

具體的(Specific)

衡量的(Measurable)

達到的(Attainable)

具有相關性(Relevant)、

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搞定目標之後,下一步就是做好計劃。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只有目標沒計劃,則不行!最好的計劃,往往是最簡單的

本山勝寬曾說:“計劃擬定得完善與否,將決定你是否能真正達到目標。好的計劃可以將夢想般的遠大目標,轉換為當下該做的「To Do Tist 清單」。”

換句話說,在日記中,不僅要寫出你的目標,還想要寫下簡單的、具體的計劃。

曾國藩學做聖人的具體計劃就是完成“日課十二條”。此外,他還發誓要戒菸:“客去後,念每日昏錮,由於多吃煙,因立毀菸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煙,明神殛之!”於是,他這樣做:

  • 扔煙具、不在碰煙具
  • 在日記上反覆告誡自己。戒菸如“失乳彷徨”;快滿月了,他又寫道:“吾自戒吃煙,將一月矣,今差定矣!”

曾公可謂理智,戒菸雖難,但他的計劃高明矣!他只做了一個動作,把煙具扔掉,從此手再不碰煙具。

然而,現在中的你我,努力想實現一個目標,是否總是想得太複雜,然後無法行動?曾國藩用戒菸的行動告訴我們:複雜化的計劃是失敗的。越簡單的計劃越容易實現。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小邏輯》這本書也指出制定好目標要遵循的三個黃金法則:

  1. 保持簡單化計劃
  2. 創建一個可行的計劃
  3. 把計劃變成習慣

以我為例,前段時間有人建議我每天泡腳10分鐘。可是,我以沒泡腳盤、沒時間和泡腳沒啥好處等理由拒絕了。

後來,我從這三個黃金法則得到啟發,想了一個方法:把洗手間裡的水桶直接當成泡腳盆,在晚上寫日記時,我邊寫邊泡腳,這不就完事了嗎?

所以,現在你需要知道了。目標難以實現,可能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計劃過於複雜,讓你無從下手。那麼,如何將複雜目標轉化成簡單易行的計劃呢?

現在,我們來做第二個練習,拿出日記本,寫下一個你最想養成習慣的小目標。以下班做運動為例,我們可以這樣做最簡單計劃:

1.“觸發器”:什麼事,能觸發你行動。如當你下班,以步代車的方式,來鍛鍊身體

2.“例行程序”:你需要做什麼事,才能完成目標。如從上班地點到回家,需要多長時間等等

3.“重複行為”:週一至週五,每天下班都以步代車。

按照以上三個步驟來的思路完成下班後做運動這個目標,相比之前你經常折騰去健身房等做法,是不是相對更容易讓你堅持運動呢?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計劃再好,卻沒行動!可能不是你懶,而是你得不到有效的反饋。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在《刻意練習》中說:“目標細而微,可操作,有計劃。能否自我檢查是決定練習效果的決定因素。”

也就是說,設置目的和制定計劃都是為了服務於行動。毫無疑問,行動是最為關鍵的一步,但能否持續行動取決於是否能得到有效的反饋。

曾國藩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一日以後的日記,也會採用發“朋友圈“的方法,手抄完日記,傳遞給朋友,讓朋友們去點評。他說:“勢必有所激、有所逼、方能有所成。”曾國藩之所以能一直堅持寫日記,跟這種發“朋友圈”得到有效的反饋,也有密切相關。

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需要想盡辦法去尋找反饋機制。如今,互聯網時代,我們更容易得到反饋。把一個目標,一件事說明清楚,發出去,收到的點贊、評論和私信都是一種反饋。這也是當今世界鼓勵人人做分享者的主要原因,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

《小邏輯》的作者也說:“反饋一直被認為是我們改變行為和實現目標的有效工具,原因很簡單,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就很難朝著正確的目標前進。”

因此,如果說目標是一條分割線,那麼反饋是一種信息,用來說明行動與目標的距離。無論做什麼事,都需找到反饋。反饋不難得,最常見的兩種方法如下:

第一種:寫日記。

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自我反饋。日記不是為了記憶過去,而是為了改變未來。所以我們要在日記中,寫下目標和執行效果,進而再“吾日三省吾身”。

第二種:藉助外力反饋

選擇一個平臺進行“小打卡”,如朋友圈,今日頭條的微頭條等等。

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教你一個妙招:用日記改變一生

好了,到這裡,用日記來實現目標的三個重要環節已經全講完了。最後,我通過這篇文的分享,我希望你能收穫以下3大要點:

1.你還在無目的瞎忙嗎?聖人曾國藩靠寫日記,走上“聖人”人生路;傑克·倫敦口袋隨時裝紙片,隨時記錄,成為軍火庫;你呢?想寫日記嗎?想通過寫反省日記,改變自己嗎?

寫日記不是在做無用功。寫日記是歲月的保險箱,是改變一生的好武器。不過呢!寫日記如同運動。沒病之前,人們會覺得運動是無用。一旦生病住院了,你就會後悔之前沒有運動。

2.做好任何事情(包括寫日記)都離不開這三個關鍵點:

  • 目標太多等於無目標
  • 最好的計劃,往往是最簡單的。越簡單計劃,越易於行動
  • 計劃再好,卻沒行動!可能不是你懶,而是你得不到有效的反饋。

3.無論是通過寫日記,還是用其他方式來實現目標,都離不開《小邏輯》這本書提供的全套「實現目標底層邏輯」。

最後,如果你掌握了這套實現目標的萬能貼,卻還遲遲不努力、不行動的話,那麼我只能鄭重其事對你說一句話:世界上最好的擋箭牌是「忙」。所有藉口終究是「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