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簡稱中法生態城),是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種安居探索。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2014年3月26日在巴黎,中法兩國元首見證簽署在湖北武漢市共建生態示範城的意向書。2018年10月,中法生態城在歷時一年的規劃編制完成後正式步入實施,該項目被評價為中法兩國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方面挑戰的國際合作項目,目前已策劃實施相關子項目87個,總投資890.58億元。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總體鳥瞰圖。資料圖

讓我們前往建設中的中法生態城實地探訪,感受這座正在從藍圖變成現實的未來之城。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每天晚飯過後,住在中法生態城知音城還建小區的餘年橋,到步行僅三分來鐘的後官湖綠道遛彎。漫步綠道上,湖風撲面,道旁桂花、月季花,暗香浮動,不斷有街坊鄰居碰面打招呼拉家常,十分愜意。

今年48歲的餘年橋,是蔡甸區蔡甸街宋灣村村委會副主任。他與其他的更多村民,於去年7月入住新小區,成為首批入住中法生態城的戶主,對自己居住生活的驟然改變深有感觸。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宋灣村以前養魚種地,村灣到戶多是土路,夏天泥濘秋天揚灰,條件很差。”餘年橋笑著說,如今住進還建小區內,鳥語花香,變成居民的村民每天都樂開了花。

生態城還建社區的規劃展示館內,顯示知音城社區是這座未來之城的首個還建社區。記者看到,社區配套的幼兒園、小學已是一應俱全,在建醫院、中學和商圈即將完工,社區門口是雙向四車道大馬路,居民出門5分鐘即可搭乘地鐵,直達武漢三鎮。還建安置房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就是對標商品房的標準建設,做到生態、安居、高品質。

據介紹,中法生態城規劃範圍內,涉及搬遷還建的有20多個自然村,將陸續入住規劃建設的黃陵、新天等社區。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昨日下午3時,來自蔡甸區玉賢街的近50名居民代表,來到中法可持續發展論壇永久會址參觀。數字沙盤、VR互動、多媒體展示等現代聲光電技術展示生態城的未來,現場一片嘖嘖稱奇聲。居民表示:“太棒了!生活在這樣的城裡真是幸福。”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展廳工作人員李秭堯介紹,儘管展廳要今年底才開放,但目前已有一些單位前來,包括一些外資企業和來自法國的代表團。永久會址由法國著名建築師、新未來主義流派創始者嵐明傾力設計,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為主線,整體造型宛如相依的山丘,水平流線彷彿流動的音符,堪稱武漢名片。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會址內,4層大樓分為地上3層和地下1層。地面一層名為“文明伊始”,從全球探索、中法淵源、蔡甸稟賦三大維度解答了為什麼建設中法生態城;負一層名為“實踐之路”,圍繞“中法合作、低碳示範、產業創新、生態宜居”四大目標解答怎樣建設這座生態城;二層名為“未來已來”,闡釋將要落戶的重大法國企業代表及他們立足生態的先進技術;三層為互動洽談,為有意在城內投資興業的法國企業提供共享的辦公空間和交流平臺。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聲光電科技展示未來的智慧生態城

其中“未來已來”展區的科技感格外令人炫目。該層集中展示達索、雷諾、必維、法國電力、蘇伊士等法國知名企業,及它們各自在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能電網、智慧水務等領域的世界前沿技術,並藉此傾力打造這座未來之城。

據介紹,目前中法可持續發展論壇永久會址已經成為集規劃展示、科普教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功能於一體的平臺。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地面無管網,空中無線纜,是未來中法生態城的智慧特色。記者看到,生態城的地下綜合管廊項正在緊張施工,在知音湖大道和新天大道交會處附近,一條深入地下8米的廊道內,直徑兩三米的鋼管縱橫交錯。從地面望下去,穿梭於地下城堡的施工人員,彷彿勤勞的螞蟻不知疲倦。

據介紹,地下管廊位於生態城核心區,建成後將沿漢陽大道、新天北路、新天南路、知音湖大道形成主幹環網,入廊管線集電力、燃氣、熱力、通信、給水、排水等多種管線,是目前武漢市監控智能化最高的綜合管廊工程。中法生態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肖建華稱,管廊總投資約31億元、規劃總長度13.7公里,目前已建成1.4公里,完成1.5公里主體結構施工。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區位圖

除地下管廊外,生態城的8條生態廊道、39公里主次幹道、270萬方村民還建房等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全面推進。與法國電力合資建設的首座低碳智慧能源站將於今年啟動,隨著地鐵蔡甸線的開通,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永久會址即將投用。今年啟動區拆遷基本完成,重點項目地塊拆遷實現清零,全年拆遷60萬方以上。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地下綜合管廊

3年雛形初現,5到8年落地生根,10年基本建成。凝結中法共同智慧,劍指千億級的未來之城正在大武漢崛起。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 未來十年發展行動綱要

中法生態城未來十年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從2018年到2027年有步驟、分階段推進,用3年時間形成雛形,5至8年出形象,10年基本建成對接融入“一帶一路”開放平臺。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空間管制規劃圖

近期階段:從2018年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態城框架雛形,骨幹道路框架基本拉開,低碳市政體系初步建立,產業集聚平臺初步搭建,核心啟動區全面建成,城市規模達到7平方公里。

聚焦蔡甸|中法生態城建設 今年駛入快車道

規劃結構圖

中期階段:從2021年到2025年,生態城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綠色交通體系基本形成,生態綠地系統基本完善,城市整體格局基本成型,低碳市政系統基本建成,產業發展體系基本確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字雙軸、東西雙心、南北雙園、多廊多組團”的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城市規模達到12.5平方公里。

遠期階段:到2027年,生態城逐步成熟完善,主要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範之城、產業創新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崛起於大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