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吨产能或投产 广西水泥行业面临大考

“供需严重失衡, 产业2019年遭遇滑铁卢,广西未来将面临同样的困境。”有人最近这样断言。

  这样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6月17日广西自治区工信厅公布三条水泥生产线,其中新增产能合计10000t/d。加上已获产能指标的几家企业,未来两年内广西的水泥生产能力或将增加近1000万吨。此外,更有消息显示,千万吨产能投放市场后,还将继续有新的产能出现,规模要大于1000万吨。

  “这对于广西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大规模生产线的建设对于经济的拉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业内人士直言。

  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统计显示,自2011年开始,广西水泥产量连年增加,这不仅得益于广西的经济建设,更是珠三角跨越式发展的带动。众所周知,由于发达的水运条件,国内不少大型水泥集团将生产基地布局于西江沿线,产品顺江而下,从而满足珠三角市场的需求。

  “去年广西水泥产量在一亿吨左右,其中近2500万吨是外销至广东市场的。”上述行业人士透露,“广西本地需求虽有增长,但近三年总体保持在7000万吨左右。”

近千万吨产能或投产 广西水泥行业面临大考

  投产在即的千万吨产能只是广西市场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外部挑战则是另一方面。

  广西水泥的外销主要目标市场---广东并未停止产能升级的步伐。“位于梅州的 在600万吨水泥项目2017年11月点火投产后,加快了二期项目的建设,将于今年年底投产。显然粤东已无更大的市场容纳,大举进入珠三角市场是大概率事件。台泥在广东也有意建设新的生产线,目标市场同样是珠三角。”广东一水泥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

  珠三角各个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速,水泥需求也持续走高,但能否在未来几年保持同样高位,业内看法存在较为明显分歧。除了两广的水泥企业,今年更多外围水泥 通过海运进入珠三角地区。广州周围一水泥企业领导透露笔者:“往年此时独立粉磨站或多或少存在熟料短缺的情况,但今年他们却表示熟料库存充足。”

  贵州水泥对于广西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临近贵州的百色、河池地区今年 受到南下熟料、影响明显。“如果贵州市场持续如此,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波及广西未来水泥价格,供需平衡被打破。”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当然,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对于广西并不用过于悲观。“在经历2015年价格战后的两广水泥企业大多认为现有竞合关系的来之不易,对于新入场的产能,会通过较为合理的方式进行化解,减少市场波动对现有体系的冲击。”曾经历那段价格鏖战的行业人士说,“但新玩家如果过多,现有秩序维持起来必然发生改变。

更多精彩水泥资讯,欢迎点击了解更多或下载中国水泥网APP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