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我在之前的很多期文章裡寫過唐朝的幞頭,也寫過明朝皇帝的翼善冠,那明朝的文人和百姓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可能大多數人只知道官員頭上戴的烏紗帽,其他的帽子似乎都見過,但卻叫不出名字。

今天我就結合由秦漢和萬茜主演的電影《柳如是》,同大家講一講明代的帽子文化。當然了,這部電影值得講的地方很多,後面我再從其他角度為大家寫一寫這部電影裡面的美學。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電影《柳如是》劇照

明朝文人喜歡戴什麼?唐巾是文人的標配

我在之前很多篇文章中介紹過幞頭,但是。古人的帽子可不止幞頭這一種。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劇中的主角們戴的都是非常典型的唐代幞頭。等到了明朝,明朝的文人們將由唐代幞頭演化而來的這種帽子,稱為唐巾。

唐巾長什麼樣呢?明代的石像和繪畫,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參考依據: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 士人石雕像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 佚名處士雲身像

我們從石像和繪畫中可以看出,明代的"唐巾",其實繼承了唐宋的幞頭,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在樣式上,它更接近宋代的幞頭。

在《柳如是》這部劇中,唐巾成為讀書人的標配,尤其是年輕人,似乎更偏好頭戴唐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柳如是》中出現的唐巾

但是,這裡的唐巾顏色比較多,有黑色的,有灰黃色的,還有似磚色的。

此外,在這部電影中,馮紹峰飾演的陳子龍剛剛出場時,頭上戴的也是這種唐巾。但相比之下,陳子龍戴的黑色唐巾更加符合歷史,氣質也比較足: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陳子龍頭上戴的是黑色唐巾

我比較好奇的是,晚明到底有沒有五顏六色的幞頭。我查了一下,暫時也沒有查到相關的信息。但是,在古代,比如遼代,宮廷的伶人一般會在幞頭上搞很多裝飾品,把幞頭裝點成"花幞頭"。

《長安十二時辰》中,熊火幫的小混混們頭上的幞頭就比較有意思。正常人的幞頭都是黑色的,熊火幫成員的幞頭是花花綠綠的花幞頭: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長安》中的花幞頭

我不大清楚這是否有史實來源,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很有意思。你想想看,古代也有古惑仔,我們現代人,知道現在還有許多古惑仔頭上搞個是殺馬特造型、穿個花花綠綠的緊身衣服,那是不是古時候也會這樣呢?

我覺得是有這種可能的。

所以,晚明的幞頭,發展出不同顏色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因為晚明的江南,富人和文人的處境是比較優渥的,所以社會上很多人都在追求潮流。比如我在文章後面要提到的晚明萬字巾,許多人都已經在上面裝飾一些類似於帽正的東西了。

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明代唐巾的畫像大體上都是這樣規規矩矩而且十分有氣質的: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代士人畫像

我們現代人根據明代流傳下來的畫作,大體上將其還原了出來: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我們當代人還原的明代唐巾

我們如果仔細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裡的還原度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還原度非常高,而且很有明代特色

但正如前面所說,我猜測也許還有一些不大規矩的唐巾沒能通過正常途徑存下來。

當然了,這只是猜測。

除了唐巾,東坡巾也得到了明朝人的厚愛

唐巾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劇中都有所體現。即便導演是個傻子,也知道多多少少搞幾個唐巾試一試。

但是東坡巾瞭解的人可能就少了許多。

大家聽這名字,有"東坡"二字。那是不是和蘇軾有關呢?確實是。相傳蘇軾喜歡戴這種頭巾,所以這種頭巾也被稱為東坡巾。

我們現在在許多關於蘇軾的繪畫中,都會看到戴著東坡巾的蘇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畫像中的蘇軾頭戴東坡巾

蘇軾的另一幅畫像戴的也是這種帽子: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這幅蘇軾的畫像同樣是頭戴東坡巾

我們從繪畫中可以看出,東坡巾大體上就是一個方形的帽子,在帽子底層重新縫製一層立起來的帽簷。

帽簷大體上和帽子等高,或者稍微矮一些,然後在正前方開叉,留出一條縫。

這種帽子在明代的繪畫中隨處可見: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代士人畫像

在電影《柳如是》中,這種東坡巾也多次出現。

比如在剛開場時,這種帽子就出現了一次: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柳如是》中出現的東坡巾

注意,劇照正中間的這位笑得十分開心且猥瑣的"大叔",頭上戴的就是東坡巾。

大家看了這種帽子可能覺得十分眼熟。

確實這種帽子在以往的影視劇中經常出現,許多電視劇中出現的"某某員外",一般戴的都是這種帽子。包括《西遊記》裡面,很多員外也都是戴的類似的帽子: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西遊記》中出現的“東坡巾”

只是這種設計比較離譜而已。

還有比較離譜的。陸毅主演過一部關於蘇軾的電視劇,在這部電視劇裡,陸毅頭上戴的帽子也是東坡巾,只是錯誤也比較多。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蘇東坡》劇照

劇組既然能設計出這種帽子,其實說明劇組還是有點上心的。只是上心歸上心,志大才粗,對古代服飾的知識懂得比較少而已。

朱元璋還曾經給明朝老百姓設計了一頂"四方平定巾"

明朝剛剛建立時,朱元璋曾經主導設計了大明衣冠。這裡我用的是"主導"設計,這說明並非是朱元璋自己設計的,而是在他的主導下,一幫文人和技術人員,通過翻閱史書、查找資料,結合唐宋的衣冠樣式設計而成的。

於是,四方平定巾誕生了。在電影《柳如是》當中,就出現過四方平定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電影中的四方平定巾多了一個帽正

剛才這位猥瑣大叔身後,就有一個頭戴四方平定巾的人。

但是,經常讀我的文章的人肯定知道,明代是沒有帽正的。這裡多了一個帽正,有點多此一舉。

此外,在妓院中突然闖入進來的一批衙役頭上戴的也是四方平定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衙役頭上戴的也是四方平定巾

不過,這種帽子雖然簡單,但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概率非常低。大家從外形上應該就能感覺到,這種帽子其實就是一定長方形的盒狀帽子。

我們從許多明代古畫中都能看到這種帽子的影子: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代士人畫像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明代士人畫像 四方平定巾配上藍色袍子似乎很好看

包括當時的在華洋人,也都喜歡戴這種高高的帽子。

我記得以前的歷史教材中好像就有一副類似的繪畫作品: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利瑪竇

關於利瑪竇和徐光啟,還有一幅畫中,利瑪竇頭上戴的是東坡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利瑪竇和徐光啟

四方平定巾原先可能叫"角巾",但後來大家都覺得這是老朱設計的,所以其背後到底還有哪些起源的故事,包括明朝人都知之甚少了。

但也有這樣一種說法:明朝初年,當時的"詩壇領袖"楊維禎頭戴這種頭巾參見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此之前還沒有見過這種帽子,所以便詢問這種帽子的名稱。

楊維禎這個人比較機智,他靈機一動回答說:"此四方平定巾也"。朱元璋聽了龍顏大悅。為什麼龍顏大悅呢?因為楊維禎的回答十分巧妙:這種帽子恰好是四四方方的方形帽子,所以便拍了一個"四方平定"的馬屁。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王陽明畫像中戴的也是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是方形的,在畫中看起來有點像圓形

之後朱元璋便詔布天下,複製此巾,令士庶服用。也就是說,從這裡開始,朱元璋便鼓勵讀書人戴這種帽子。

"帽子"雖然簡單,但對古裝劇來說卻十分重要

帽子,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頭飾。但是對中國古代的先人們來說,帽子卻承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當代人可能是無法直觀地感受那種情結的。

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是很在意頭髮的,也很在意髮型。但是,頭髮亂了怎麼辦?頭禿了怎麼辦?外面風大怎麼辦?古人的頭髮本來就很長,又不能剃,所以,必須想出好辦法來"照顧"好他們。

因此,不同種類的帽子便應運而生。

除了我上面所講的三種帽子:唐巾、東坡巾以及四方平定巾,明代人所戴的帽子比這更豐富。

比如在《柳如是》這部電影中,就出現了非常正確的明代網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柳如是》中的明代網巾

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聊過網巾的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注意區分明代網巾和韓國網巾的不同:

網巾、唐巾、東坡巾,都叫"巾",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網巾和其他帽子的地位是相同的。而且還能得出另外一個結論:中國古代的帽子,其實是發源於"頭巾"。起初人們為了"照顧"好頭髮, 就用布把頭髮包上,久而久之,幞頭就形成了。

但最初的幞頭是軟的,包括唐代的幞頭也較軟,越往後面,幞頭越成為定製,人們也開始用鐵絲等硬質器材做幞頭了。

除了我剛才講的幾種"巾",這部電影還出現了莊子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柳如是》中出現的莊子巾

莊子巾在明代也算是網紅級別的帽子了。

我們在許多早期的電影還能見到一些這樣的帽子,但現在的影視劇裡這種帽子幾乎已經消失了。

不得不說,我們國家的古裝劇發展了這麼多年,在服裝和器物上,實際上是倒退了。今年《長安》開了一個好頭,我們把今年視為古裝劇服飾和器物復興和崛起的"元年"也未嘗不可。

還有一種帽子和莊子巾比較類似,叫做萬字巾,和莊子巾有點像,但是是前後各有一道批幅。比如在抗清義士夏允彝和夏完淳的畫像中,父親夏允彝頭上戴的是四方平定巾,兒子夏完淳頭上戴的是萬字巾。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夏允彝和夏完淳父子畫像

注意,萬字巾上面的裝飾品不是帽正,而僅僅是裝飾品,晚明的士人覺得這種樣式顯得比較好看。所以這裡我需要特意提一下。

類似的畫作還有這幅: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萬字巾上有一個裝飾品,似乎成了晚明的標配

不過,可惜的是,這部劇裡明代官員的帽子上還是出現了帽正。

這裡出現的帽正就是百分百錯誤的。萬字巾上有裝飾品是允許的,甚至最開始的四方平定巾上,考慮到晚明的士人追求潮流,也有可能在上面做點手腳,搞點裝飾品,但是,這裡明代官員的帽子上有這個就是百分百錯誤的了。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劇照中官員帽子其實是錯誤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部電影依然是我心中的神劇。

總體來說,它的服飾還原比較出色,電影的構圖也比較符合我對晚明的想象。詩人有詩人的樣子,妓女有妓女的樣子,官員有官員的樣子。

每一幀畫面都很美,每一個角色都鏗鏘有力。甚至每一個服飾都有一些考究。不是說它很完美,而是在不完美的古裝電影市場上,尤其是明代或者你可以說是晚明題材的電影上,它絕對誠意十足。

它是一個好的開始,但至今沒有哪一部同題材的電影能更上一層樓。服飾和晚明的意境之美,在這部電影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很可惜,電影描繪的是明清易代時的場景,不久之後清軍就進駐了南京,男主角錢謙益也就帶著一批官僚和文人投降了: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柳如是》中描繪的清軍入關

在這之後,畫面變得更加單調,晚明奢華多樣的服飾之美也沒有了。

繼之而來的是一片滄桑無力之感。

頭髮沒了,還要多種多樣的帽子做什麼呢?

明朝人都喜歡戴什麼樣的帽子?從電影《柳如是》來看明代帽子文化

剃髮之後的錢謙益。

所以作為一名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我是發自肺腑地希望以後的影視劇能尊重歷史與文化。

我們的民族遭受過很多挫折:我們的頭髮被剃過,我們的文物也被別人霸佔過、被自己打砸過,我們的文化何歷史有好幾次幾乎有滅頂之災。但現如今終於迎來了長期的和平,物質生活也提升很大,所以,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尊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呢?

尊重歷史和文化,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帽子雖小,但帽子底下卻是一副副中國人的眾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