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別在畢業典禮上發嗲
——高等教育雜談之三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在2010年大學生畢業典禮上因大量使用網絡“潮語”一炮走紅後,很多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都紛紛效尤,一時間,“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讓子彈飛”、“童鞋們”、“有木有”、“淚牛滿面”、“給力”、“神馬”、“浮雲”、“傷不起”成了校長們畢業典禮致辭的常用語,“根叔”、“曉紅哥”、“紀寶寶”成了最叫座的藝名。
我看了李培根先生去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大量使用網絡“潮語”,貼近大學生心理,迎合大學生胃口,總之,使盡一切招數來煽情,據說十幾分鐘的演講,博得了畢業生幾十次掌聲,賺得了畢業生無數的眼淚,獲得了畢業生極其窩心的稱呼——“根叔”。不知是有意栽花還是無心插柳,李培根校長闖出一條迅速“走紅”的終南捷徑。這麼輕易就在中國教育界“走紅”,讓中國許多大學校長“眼紅”,於是從最牛的北大校長周其鳳、清華校長顧秉林到普通大學的校長們在畢業典禮上都競相用“潮語”,競相“扮小”“裝嫩”,競相與畢業生套近乎、拉感情,好像誰能擠出畢業生的眼淚誰就有本事,誰能贏得更多掌聲誰就是好校長。套用蕭統《文選序》的話說,“踵其事而增其俗,變其本而加其厲”。
我原來以為只有通俗作家喜歡媚俗,沒想到一些著名學府的校長也熱衷媚俗,而且媚俗的樣子比通俗作家更難看。去年“根叔”的畢業演講讓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諸如“母校是自己可以罵幾十遍,但不許別人罵的地方”,明顯是以煽情賺眼淚。一個即將離校的畢業生,就像一個正要出嫁的女兒;前者往往對母校依依不捨,後者對父母更一往情深,儘管平時對父母常有怨言,對母校更常常牢騷滿腹,但要離別的時候卻容易肝腸寸斷,這個時候如果像“根叔”那樣一煽情,那些多愁善感的女孩子肯定淚如泉湧,那些容易激動的青年學子肯定掌聲如潮——這是典型的投其所好和譁眾取寵。
如果說去年“根叔”的畢業演說還只讓我起一身雞皮疙瘩,今年“鳳哥”、“紀寶寶”等人東施效顰的畢業演說就讓人反胃,古人說“一之為甚,豈可再乎”?稍懂點古代文學的人就明白,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對象,要使用不同的語言語調,在畢業典禮上發嗲,既淺薄又俗氣,校長降格,聽眾肉麻。
由於自己是大學裡吃粉筆灰的教書匠,我偶爾也看看我國過去大學校長、西方和日本著名學府校長的畢業演講。這些演講內容不同,風格各異,但其主旨基本都是獻身學術,其風格基本都很莊重典雅,都具有一種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我們國內大學“根叔”、“鳳哥”、“紀寶寶”這類畢業演講,從內容到風格都俗不可耐。其實,我並不討厭通俗文學,也喜歡聽通俗歌曲,有時也看一下進口的肥皂劇和馮小剛那些搞笑電影,那些追求商業利益的文學、歌曲、電視,它們必然要迎合大眾口味,必然要看重票房價值,它們通俗和媚俗都可以理解,但一個著名高等學府的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發嗲和媚俗,卻叫人難以接受,更叫人無法認同。
記得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任校長在畢業典禮上說: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師和學子要立志引領美國和世界的科技潮流,麻省人要對學術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人類負責。這位校長在畢業典禮上期望自己的畢業生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棟樑,成為科技界的領袖和精英,他強調的是一個著名學府對國家和社會的擔當精神和學術雄心。2002年哈佛大學校長H·薩默茲畢業典禮的演講題目是《從“拿”到“給”,走向獨立》,他說畢業生正處在人生的轉折點上,即將從社會“拿”和“吸收”,轉變為向社會“給”和“奉獻”;從依賴家庭和老師,轉變為獨立思考、判斷和選擇。薩默茲校長演講的主題是“獨立”與“奉獻”。在他通篇的演說辭中看不到一句“哥的犀利”、“姐的狂放”這類輕佻的字眼。
自從大學創立之日起,法、德、英、美、日、俄大學畢業典禮和學位授予通常都非常莊重,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絕不會用“哥的犀利”、“姐的狂放”、“讓子彈飛”、“童鞋們”、“有木有”、“淚牛滿面”這類網絡“潮語”來賺得畢業生的淚水和掌聲,就像這些大學校長不會穿著運動鞋和牛仔褲參加畢業典禮一樣。一位耶魯大學校長說,耶魯人明白自己肩負的學術重任,請求校友和社會賢達不斷批評耶魯的錯誤,督促耶魯人奮進。他說自己常常回顧耶魯的過去和思索耶魯的未來。可是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根叔”卻說:“母校是自己可以罵幾十遍,但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什麼人都可以媚俗,但一個大學校長不能媚俗,因為一個國家的頂尖學府,代表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高度,引領這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每一個民族都有俗文化和雅文化,雅俗之間最好取得某種平衡。不過,只有雅文化才代表這個民族的文明水準,象牙塔裡那些發明創造才代表這個民族的智力水平。
一葉落而知秋,看看世界著名學府校長的胸襟、志向和眼界,再看看我們這邊校長們的做派、談吐和趣味,我們能對自己的大學有什麼奢望呢?人家的大學校長是頂尖科學家、著名教育家,我們的大學校長是副部級、正廳級、副廳級,你叫“哥”如何“犀利”?讓“姐”如何“狂放”?
校長,別在畢業典禮上發嗲,肉麻!
2011.7.6於華師
南門劍橋名邸楓雅居
(本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果麥文化傳媒發行,全部用芬蘭進口輕型紙印製。在噹噹、京東、天貓有售。)
閱讀更多 戴建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