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情——湖北京山三阳岔河

京山三阳自古以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板栗,香菇,油茶被称为三阳的“三宝”,尤以板栗最为盛名。据《三阳史话》中记载,三阳板栗的特色是:个大、味甜、色红,号称“大红袍”,比其它品种提前十天上市,非常走俏。

而今,三阳特别是岔河村一带,漫山遍野的板栗树,却因为采摘艰辛,劳力缺乏,收购价格偏低,农民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惠,也很难享受到收获的喜悦。怎样减轻栗农负担,增加收入,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三阳人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山上的板栗熟了,那个谁谁谁,你老爸老妈喊你回家帮忙打板栗呢!”当微信圈里,大家戏谑着转发评论这条消息时,山坡上已影影绰绰有人穿梭在绿荫间,挑着驼篮扛着竹竿忙着敲打板栗刺苞。

记得五月,刚进岔河地界,路边绵延起伏的山体郁郁葱葱,正是板栗花开时节,远远望去,山上就两种颜色:新绿衬着米白。待到树脚下你才会真切看到板栗花的容颜,细细的枝条约尺把长,缀满无数米白小花,低眉顺眼悄悄绽放在枝头,空气中飘浮着板栗花特有的清香,树叶间洒落斑驳阳光,如水时光静静流淌。微风拂过耳畔,偶尔传来清脆鸟叫,落叶间还有不知名的柔媚野花。

万千烦忧在原生态氧吧中释怀,卸下满身铠甲,疲乏的脚步终能无所顾忌地歇歇。一切都慢下来,让我们的目光,长情驻停在欣欣向上的孩子和韶华渐逝的长辈身上,世人皆羡桃花源,其实世外桃源不离左右,看你自己如何用心用时间来感受。

小时候我曾在奶奶的堂屋后面看到过挂在墙上的花辫,用板栗花编的,当时很好奇,之前虽然板栗吃过不少,但从未看到过板栗花编成的辫子,任凭天马行空也想象不出一朵一朵的花怎么编成辫子,不由得感叹奶奶的心灵手巧,那么多一小段的细细花枝编织、连接成一条粗粗的麻花辫,同时也揉和了奶奶的满怀慈心,那板栗花辫更显得丰盈饱满。

待到八月,刺球一样的栗苞差不多都成熟了,当初的鲜绿渐变成黄褐色,有的已裂口笑,板栗开始上市,特别是叫“大红袍”的板栗比较抢手,栗子饱满充实,色泽油亮,口感爽脆微甜,让你爱不释手。

不过,打板栗却是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提前清除树下的杂草刺丛,还有那让人闻之色变的马蜂窝,这可都不是开玩笑的,准备工作不做足,到时可够呛。虽然天气炎热,但必须长袖长裤全副武装上山,矮点的枝桠站在树下举起竹竿就可以解决,高大的树冠就要展示十八般武艺了:爬树、上树梢,左挪右移,探身挥舞竹竿的同时还要注意脚下树枝安全……栗苞纷纷坠落,若不小心钉到头上或身上那可够你受的,平时不小心被针扎一下就会龇牙咧嘴,若数根针同时攻击,那会是怎样个心惊肉跳!最恐怖的是在山上被藤蔓树桩绊倒,栗苞刺扎进肉里密密麻麻,挑都挑不尽,真正的惨不忍睹……

掰板栗壳,有趣刺激。通常挑那裂开口的栗苞,用脚踩住,手拿特制的竹夹(竹片通过火烤从中间对折弯曲,像镊子一样)尽量把栗壳撑开,小心翼翼的掏出栗子,偶尔分神懈怠之际,板栗刺会很及时的给你来一针,让你像触电般瞬间精神抖擞。

掰板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边干边吃,看到嫩黄色的小板栗顺手塞到嘴巴里,又甜又脆,只要你的胃受得了,尽管敞开肚皮吃。不过,提醒一下,板栗吃多了肚子胀气会很不舒服。落霞满天的时候,炊烟袅袅,厨房里飘来浓浓的鸡汤香,那时奶奶健在,做得板栗炖仔鸡诱人无比,鸡汤浓而不腻,口感香醇还有丝丝甜味,让人回味无穷。劳作之余能有一锅原汁原味的鲜汤喝,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透露着舒畅。

对着夕阳的余辉抬起手指,眯着眼睛仔细辨认,可以看到指肚里有黑点,那是板栗刺,奶奶告诉我等过两天更容易用针拔出来,有了板栗鸡汤的滋润,那刺儿扎过的痛也早已忘到九宵云外。

每年的春节我们还能吃到新鲜的生板栗。打板栗结束后,细心的奶奶会挑选一些粒大饱满的板栗,一层沙土一层板栗贮藏在厨房的一角,过年时再挖出来淘净泥沙自然晾干,这种方式保存下来的板栗,跟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一样新鲜。

平时吃腻了那些精加工的零食,在脂肥油厚的春节还能有生板栗,自然很受大家欢迎。剥壳咬开,嘎嘣脆甜爽口,盘子里的各种零食堆起来,只有板栗最抢手。火烧板栗也惹人爱,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盆守岁,我们丢几颗板栗埋在炭火边,不要急,等到香味飘出来板栗就熟了,烧板栗很容易去壳,但需要按捺住性子等它稍微冷却一点才可动手动嘴,可嘴馋的人明知烫手又舍不得放下,只得不停在两手间换来换去,迫不及待咬一口,真香,就这烫手烫嘴的感觉心心念念难忘。

只是现在农村里差不多都是留守老人,青壮年都在外务工,板栗价格近几年也一落千丈,一天板栗打下来卖不到多少钱,还不够人工费,年轻一代便懒得来回折腾。

看着漫山遍野的板栗丰收了,可给父老乡亲带来的更多是无奈和痛心。打吧,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上山、爬树、拖栗苞下山、掰栗壳,所有的工序全部都靠人力解决,这都是壮劳力干的活;不打吧,可惜,眼睁睁地看着昔日给家里换来电器、衣服、孩子们学费的黄金果荒废枝头,哪个农人不心痛?最终还是拖着竿子上山,一来多少增加一点收入,二来跟在外的孩子、亲友准备点土特产。也许这板栗值不了几个钱,但对于老爸老妈来说这是最好的,他们不懂什么叫有机食品,但知道土生土长、没打药、没施肥、无污染的便是好东西。

看着家乡的每道山梁每条河流,那层峦叠翠的板栗林,天很蓝风很轻,树叶婆娑起舞,枝丫间栗苞球摇晃着像可爱的小刺猬,探头探脑的,我徜徉在祖辈们庇护的这片绿海里深深呼吸,久久凝望,祈愿风调雨顺,祈愿农人金玉满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