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长记:跨过赣江展新颜

蜿蜒赣江,犹如一条有力的臂膀,挽起南昌老城与新城。

城市的边界是城市成长的年轮。把南昌各个时期的地图放在一起,可以发现,从解放前偏居一隅的滨江老城,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带形状,直至今天的一江两岸,一圈一圈的边界正是南昌每次扩张后留下的痕迹。南昌城就像一棵老树,历经沧桑,城市成长的故事便沉淀在一圈一圈的“年轮”中……

从最初的8平方公里起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南昌城区虽然有所扩展,但是始终在原地打转转。新世纪之初,南昌终于打破桎梏,“跨江而去”——红谷滩新区从一片滩涂之中拔地而起,城市发展迎来飞跃。筚路蓝缕,有过彷徨,有过“七年之痒”,但发展初心始终未变。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是时候讲讲南昌的故事了。

观念一变天地新

1949年5月,南昌市刚刚解放时,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比宋代鼎盛时期的城区缩小了一半,公共设施也十分落后。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民谣:“风刮黄尘迷无路,雨打积水须行舟。”南昌城旧面貌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新南昌建设拉开序幕,城市框架渐渐扩大。到上世纪80年代,南昌城区面积已经比1949年增长了近7倍。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昌城市发展隐忧初现:由于城市主要依托旧城向赣江以南发展,南昌8平方公里的旧城内居住了40万人口,成为当时中国最拥挤的城市之一,城市现代化进程受阻。

由于过江通道的缺乏,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成了南昌城市向北拓展的障碍。彼时,对于南昌城市的发展有诸多讨论,有人说继续向南发展,有人说跨过赣江向北发展,一时间,不同意见沸沸扬扬。

直到1995年,时任南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李豆罗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专门就红谷滩的开发建设,代表南昌市委、市政府向人大代表作了一份8000字的说明,“一江两岸”首次出现在南昌人的视野中。

至此,南昌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尘埃落定。“跨过江去”——观念一变天地新。顷刻间,原本被视作“障碍”的赣江成了发展的“本钱”。

“改革开放后,很多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武汉都开始跨江发展,让南昌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跨过赣江发展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多年以后,在谈起当时跨江发展的初衷时,李豆罗如此表示。

除了上述原因,当时还有一个考虑:如果向南发展,势必要占用更多宝贵的农田,而红谷滩是一片滩涂,向北发展有节约的意图。

然而,红谷滩发展开发真正拉开大幕,还要等到4年之后的1999年。

滩涂地上造新城

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南昌市借昌北大堤被列入江西省鄱阳湖防洪治理工程的良机,启动了“一江两岸”道路防洪系列工程,并确定采用抽沙造地的方法,将红谷滩4400亩低洼地改造成红谷滩中心起步区。

红谷滩建设发展真正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12条抽沙船昼夜不停地从赣江抽沙上来造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原来的滩涂地上造出一片7平方公里的地块。

那时李豆罗任抽沙造地指挥部总指挥,在当年的条件下,要在一片滩涂上造出一座新城来,困难可想而知。

“条件很艰苦,自然环境很恶劣。当时我们开玩笑说,白天人吃猪,晚上蚊子吃人。工地在荒郊野外,风沙遍地,蚊子又多又大,爬在人身上吸血。”李豆罗回忆道。

吴韶宸现任南昌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早在1998年,他就率先进入这片荒滩,参与了南昌市“一江两岸”道路防洪系列工程,目睹和建设了红谷滩的多个“第一”:第一台变压器的使用、第一条施工便道的修建、第一座变电站的建成……

当时整个红谷滩只有一条320国道,江边是一片荒滩,一片污泥,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只有牛、水鸟和野草。

吴韶宸回忆道:“稍微起点风,风沙就往鼻子里灌。在工地上吃饭,一揭开锅,嗡一声,一大群苍蝇飞过来。”

地造好了,高起点的规划也规划好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热火朝天的建设。

“白天尘土飞扬,晚上挑灯夜战”,热火朝天的场面支撑着飞快的建设速度。

2001年7月11日,红谷滩中心区开发建设正式破土动工。11月8日,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接待中心六栋建筑全面封顶。

紧接着,2001年12月28日,南昌市行政中心全部北迁至红谷滩,南昌市正式开启“一江两岸”时代。为城市换个心脏

南昌市行政中心北迁,不但开启了“一江两岸”新时代,更表明了开发红谷滩的决心和信心。

从古到今,2001年之前,南昌城的“心脏”一直位于老城区民德路一带。此次南昌行政中心搬迁,从提出构想到形成决议,直至最后实施,经历了两届政府,经过了省内外专家反复论证,最后提交南昌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会议最后总结的理由有四条:一是利用了河滩荒地,不占良田;二是无需拆迁,不扰民;三是能拉动红谷滩土地开发;四是直接促进“一江两岸”格局形成。

“我当时讲了一句话,南昌以前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现在成了‘豫章故郡,红谷新府’。”李豆罗说。两字之差,折射出的是南昌城在“城”长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在酝酿了数年之后,南昌城终于跨过了赣江,将“城”长的“障碍”变成了“城”长的“本钱”。

2002年4月9日,南昌市委、市政府批复成立红谷滩新区管委会。5月15日,红谷滩新区管委会挂牌运行,从此以后,红谷滩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有城无市”成为历史

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红谷滩区域面积迅速扩大。管委会挂牌运行后,新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2007年,南昌市又将当时的新建县生米镇4个成建制行政村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至此,红谷滩新区面积达到了78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新城区框架的迅速拉大,问题也随之出现。

自红谷滩开发以来,新区一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城区基本框架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迅速拉开。与此同时,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却没有跟上城区面积快速扩张的步伐。

城市城市,有城无市不算数。红谷滩发展初期隐忧有三:人气严重不足、土地存量不足、过江交通不畅。

当时,红谷滩很多楼盘刚推出便销售一空,但是入住率非常低。根据2005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红谷滩十个楼盘销售总户数为14286户,入住居民仅有2033户,仅占销售量的14%。

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底,红谷滩新区总人口为65510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4405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9191人,除去这两部分人口,红谷滩新区常住人口仅仅1万余人。

“商气等人气,人气等商气”的尴尬局面给生活在新区的老百姓带来诸多不便。

不少当时搬到红谷滩的居民回忆,生活在老城区时,一日三餐,购物买菜,散着步就能解决;搬到新城区之后,楼盘周边没有菜市场,只有一些零散的商铺,不得不每周乘车到老城区采购,买菜成了一件烦心事。

然而,新区的建设发展虽然曲曲折折,但是初心始终未变。

时任红谷滩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卢晓健表示,那个时候,一部分居民住进了社区,生活却非常不便,好不容易引进的生活配套设施又常因人少而撤回。红谷滩陷入了“有城无市”的尴尬。

2005年1月17日,红谷滩“强力推进社区生活配套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卢晓健在启动仪式上讲,强力推进社区配套建设,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必争朝夕。

如今,过江买菜、看病的辛酸事已经成为过去。从无处买菜到商超遍地,从零星灯火到万家通明,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商圈遍地,红谷滩华丽蜕变。

红谷滩的发展离不开南昌市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定力,更离不开江西省的支持。2016年,随着江西省行政中心搬迁至红谷滩九龙湖,红谷滩也成长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

矢志不渝“强身体”

如果说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可以在城市发展中逐步解决,那么缺乏持续增长的经济动力,则让南昌市及新区的当政者更为揪心。

作为新的城市中心区,红谷滩最大的遗憾就是产业构建前期规划缺失。

从2001年南昌市行政中心北迁到2007年的七年间,新区一直处于“摊大饼”式的急剧膨胀阶段。“这是一种粗放型扩张,发展空间和结构存在明显不平衡。新区发展遭‘七年之痒’是历史必然。”李豆罗说。

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刚开发数年的红谷滩何去何从?

实际上,到2007年,红谷滩各类配套已经完善,人气商气日渐兴旺,新区已经成为南昌乃至江西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

随着《南昌市红谷滩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的编制,以当年8月份红谷滩中央商务区金融大街项目签约为标志,红谷滩产业发展大幕徐徐拉开。

时间来到2012年,当年2月份召开的江西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南昌红谷滩新区规划建设全省金融服务商务区。

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红谷滩重点实施了金融机构倍增计划。如今,落户全省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近千家。江西省80%以上的省级金融机构集聚在金融商务区内,填补了多项空白,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3月,金融商务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3万亿元,占全省的84.4%;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占全省的81.7%;保费收入157.28亿元,占全省的49.9%;金融业增加值实现221.8亿元,占全省的近69%。

城市要变大变强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是红谷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红谷滩‘强身健体’的必经之路。只有矢志不移地发展产业,才能给百姓幸福生活铺就坚实基石。”红谷滩新区党工委书记周亮表示。

经过多年的发展,服务业已成为红谷滩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77.45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比重达75.57%。

如果说,从2002年5月红谷滩管委会挂牌起到2012年这十年,是红谷滩第一轮开发,2012年江西省级行政中心的建设是红谷滩新区第二轮开发的话,2016年9月九龙湖新城的建设,则拉开了红谷滩新区三次开发的序幕。周亮表示,“我们将用一流的规划理念,一流的建设标准,把新区建设成代表南昌未来水平和实力的标志性区域。”

续写南昌“新故事”

在红谷滩成长的同时,南昌瑶湖片区也渐渐拉开,南昌城区面积迅速扩大,由原来的长条形状,长成了一个“大胖子”。

随着今年4月份洪都大道高架的开通,南昌一环线即将成型,未来的南昌还要建成二环、三环。

城市框架快速拉开,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铁2号线全线贯通,南昌地铁迎来双线地铁换乘时代。昌南大道快速路改造工程、九洲高架快速路东延工程、瑶湖隧道工程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为南昌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城市变大不仅体现在城建数据中,更体现在市民钱袋子和人居环境中。

今年上半年,南昌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8%,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上年同期的1.82缩减到1.81,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钱袋子不断充盈的同时,人居环境质量也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绘就美丽南昌“底色”。今年上半年,南昌市总体环境质量状况继续保持良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5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7.8%,位列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早在2018年,南昌即再次被江西省委寄予厚望。

当年8月份举行的江西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联动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县市,打造融合一体发展的大南昌都市圈。

而根据2019年7月份江西省政府印发的《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大南昌都市圈的定位是: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试验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表示,江西省委提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强化了南昌核心地位,赋予了南昌宝贵机遇,也赋予了南昌更大责任。 “我们将强化首位担当、展现省会作为,切实发挥好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

南昌像一棵幼苗,在赣江之畔长成参天大树。今天的南昌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大都市圈的核心;而随着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的展开,南昌的新故事还将续写下去。

(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秦海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