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2》观察

《声入人心2》观察
《声入人心2》观察
《声入人心2》观察

先导片(7-12)

7分多钟的先导片,精美。无论画面质感,还是象形文字的意象。

36位美声以群像方式首次亮相,以院校高材生、年龄从18到47、主演多部音乐剧、国外院校高材生、国内院校专业第一等身份逐批介绍,最后以36子对首席和替补的理解收尾。

精美,但缺了点什么?没有了36子初认识时,相互之间好奇的打量和脱口而出的点评。

说到底,缺了真人秀的真。

第一期(7-19)到第七期(8-30)

先回顾一下《声入人心》第一季,三位出品人既有正宗美声,也有流行女声和擅长小提琴的综艺咖;已经有知名度和一定高度的选手,包括参加过《歌手》的男低音王晰、《好声音》周深、《好声音》冠军李琦、《星光大道》总冠军鞠红川等;正是在这些知名选手的映衬下,双云等纯音乐剧选手随着节目进程,慢慢出圈了。

应该说,第一季《声入人心》只能说是个半成品。尽管有韩版《幻影歌手Phantom Singer》模版在先,但由于一个卫视只能上一个有淘汰概念的歌唱类节目,《声入人心》最大的难题,是无法像《幻影歌手》那样通过逻辑清晰的层层淘汰,选出最终的四重唱。于是,《声入人心》设计了首席和替补的规则,通过6位首席和30席替补的不断轮换,实现既没有淘汰选手、又保持节目的竞争机制的节目效果。但在节目进程中,这一设计始终困扰节目组,如何更好地分配好节目时间,在用一定篇幅体现替补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篇幅放在突出首席上?应该说,节目组这方面的得分只能说勉强及格。

另一个最重要的规则,是三位导师对首席、替补的评判方式和表现方式。第一季用卡片上敲章的方式,给出“首席或替补”建议。但究竟谁给出首席建议、谁给出替补建议?理由又是什么?节目中并没有交待。无论规则还是表现方式,第一季是非常困惑的。

由此,首席、替补席位的舞美设置,也一直没有定案。除了第一季第一期和第二期,其他场次只能用混乱和寒酸形容。

因此,《声入人心2》能否在第一季基础上改善,便是我最关心的。

先看导师,第二季保留了廖昌永和尚文婕的配置,HENRY刘宪华换成张惠妹,看似咖位升级了。但从第一期节目效果看,张惠妹的加入,并没有给节目很多的加分。导师之间意见几乎从始至终的统一,也让节目少了一大看点。

再看选手,第二季网罗了大批海内外音乐学院尖子,47岁音乐剧演员刘岩和38岁男高音张英席这两位高龄选手的加入,算是节目的亮点。但和第一季相比,音乐上知名度已经打开的选手,几乎一个都没有(快男尹毓恪勉强算一个,周奇则是热播电视剧演员),不得不说是第二季导演组的一个糟点。(特别是总导演任洋宣称有意弃选知名度高选手的说辞,让人难以理解。)

三看规则,或许这是第二季最大的遗憾,竟然在第一季存在明显短板的这一点上毫无改观,仍然是首席建议,仍然是老土的卡片和敲章,仍然是出品人谁赞成谁反对一片模糊的暗箱操作。

四看新鲜感。如果说第一季在节目模式很混乱的情形下,仍有选手成功出圈,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国内观众先入为主的新鲜感;那么相隔短短半年,第二季就匆匆出炉,虽然在舞美、灯光等细节上有所加强,但总体规则不变,选手来源基本不变,导师变化不大,舞美虽有升级但框架未变,节目整体的新鲜感无疑大打折扣。

五看空间设置。36子除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时坐在同一空间,彼此有非常多碰撞外,此后便被分割到二到三个空间(首席空间、表演替补空间、其他替补空间),选手之间有趣的碰撞被人为地减弱了。揭晓结果的空间做了单独设置,本意是强化悬念过程,但又把出品人和选手的直接碰撞消于无形,选手先得到信封(已获知结果)、再互相揭晓的环节,更像是选手演出来的,这与真人秀的真是背道而驰的。

从七期节目流程看,每期6、7首歌之外,大量篇幅给了下一组选手是谁、首席建议揭晓等悬念以及出品人似是而非的评论。这本是真人秀常规的操作,但是,当出品人永远一团和气、口吐莲花,而所谓悬念又是出品人、选手表演出来的,作为观众,会期待吗?

《声2》本不应该如此。

选手设置上,既然第一季主打学院派,第二季选材眼光本应该更宽泛,比如:加入纯粹的乡村野嗓等非学院派,出现第一季回炉选手,或者第二季干脆全部换成女选手等。当然,更少不了已经具有知名度的熟脸,这是真人秀捧人不二的法宝之一。

和《中国好声音》导师过于活跃以至于选手被淹没相比,《声2》出品人之间的交流基本一团和气、毫无火花,两位流行歌手的点评显得底气不足,有点装,有点端,缺的是真诚、专业和直接的点评,把节目看点拉下了不少。导师不是一定要意见相左或尖锐逆耳,但务必直抒胸意而不是总是模棱两可。

选手与出品人关系上,最核心的是,在不淘汰任何选手前提下,对每一组表演选手,出品人应给出专业、直接或许不那么统一的意见;首席或替补的决定,应该由每一位出品人当着选手的面直接给出,并说出理由。这就需要对老土且不透明的卡片敲章规则,作出大胆的、更清晰、更有视觉感、更有趣的修改。

在选手空间布局上,完全可以把首席、替补放在同一空间(只需把第一、二期选手区域的替补席位加高到与首席等高即可),选手之间的交流会呈现很多的火花。这已在《创造101》等诸多选秀节目中得到验证。

虽然不能淘汰选手,但《声2》本质上就是一档选秀节目。因此,除了每期6-7首歌,重点应放在选手性格的塑造上,这样选手的形象才能一期期立体、丰满起来。因此,选手三个月封闭生活、平时的训练和小考、和亲友粉丝等各种勾连,都应该借由外景VCR展现出来。

《小欢喜》方一凡的演员周奇出现在选手阵中,本是《声2》一大炒点。然而,在《小欢喜》热播期间,节目组没有及时调动电视剧资源如剧中方一凡爸妈扮演者黄磊、海清探班或以特殊出品人身份在节目中亮相,不得不说,是导演组一大失误。

替补究竟在节目中可以做什么,除了端坐替补席评论?可以通过先导片,表现替补之间竞争正式席位;可以在节目开始以合唱方式亮相;可以在正式表演中担任伴唱;还可以为每组表演担当管家角色,鞍前马后服务。总之,导演组有发挥的余地。

第七期开始,演播室终于带上了观众。但奇怪的是,没有人主持过渡,也因此没有了选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为什么不能让上季高天鹤出演这个主持角色呢?幸好,第八期终于等来了第一季选手与第二季选手的合作。用好第一季已经出圈的选手,是导演组必须想到的一招。当然,之后更可以搭配热度高的艺人,比如第一季出品人HENRY,迪马希等。@湖南卫视声入人心@任洋Jiny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