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江为民的成长让所有身为父母的人反思

《父母爱情》江为民的成长让所有身为父母的人反思

因为个头矮,江为民在全家福里的镜头就跟他在家庭里的存在感一样弱

01

《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和安杰有五个孩子,而江为民的存在感最弱,甚至成为全家人可以随意攻击的对象。江为民这一路上的成长,让我看到了身为父母对待孩子诸多该反思的地方。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江家五个孩子的性格和成长路径。江为国是老大,做了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甚至不惜绝食。后来得偿所愿去了中苏边境当兵,成年后变得稳重成熟,也颇有包容心。

江为东小时候就很机灵,跟在大哥后头,唯大哥马头是瞻。后来成为了一名空军,遇事也相对冷静。

江亚菲是个暴脾气,倔强又执拗,爱憎分明。她的爱和恨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保护母亲在家的地位时,和江昌义对抗到不惜和全家反目。为了自己的爱情,根本不顾父母的感受直接就先斩后奏。因为过于极端,所以也并不是很讨喜的一个人设。

江亚宁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也很棒,坚强的内心柔软的身段,最难得的是在诸多个性鲜明的兄弟姐妹中,也保有自己的性格,进退有据。

最后就是江为民,排行老四。可是自小性格就怯懦,一个男孩子动不动就哭鼻子,还爱告状。要命的是还没主见,呆头呆脑,带着媳妇在家啃老了一段日子,还是靠父母兄弟姐妹的赞助开了一家茶楼。

02

弹幕上很多观众也是对江为民诸多差评,用在他身上的词汇都是消极贬义的,比如窝囊、缺心眼、不上进、巨婴。

可是,他们似乎都忘记思考了,为什么江为民会变成这样?是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他的性格就是这么不讨喜吗?或者,有没有觉察到父母兄弟姐妹对他的态度和用语有什么问题吗?

此处荡开一笔来例举江家所有人对江为民的“所作所为”。

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他四个孩子把安杰锁在柜子里的桃酥都偷吃光了,江为民傻呆呆的没吃上,在安杰的质问下,又气又怕就一股脑儿把哥哥姐姐偷吃桃酥的事情抖出来。

可是结果却令人咋舌,安杰不是第一时间去教育偷吃的孩子,而是直接就一巴掌向江为民头上招呼过去,还变本加厉地责骂江为民没出息,就知道告状。

请原谅我无法理解安杰这样的脑回路。家里的孩子本来就多,而大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个别被忽视可以理解,但这不代表被忽视的那个就要变成出气筒。

再者五个手指头都有长短之分,兄弟姐妹之间各有千秋长短也是情理之中,这不能说明因为某个孩子的性格不讨喜就要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教训。

还有江德华为了撮和江德福和安杰,故意将安杰的房门上锁,被安杰质问后江为民又一股脑儿抖出了姑姑。江德华劈头盖脸地骂他是最没爷们样的一个。

江为民被邻居家的小孩欺负,哭着跑回家的时候,江亚菲也是劈头盖脸骂他没出息,窝囊废。两个哥哥呢,因为心里不解气,一言不合就照着江为民的脑袋左右开打。

我想说,被家人这样对待,性格没有问题才怪。手心手背都是肉,孩子不济的时候,鼓励和引导的方式不一定能改善,但打压的方式肯定只会越来越糟糕。

《父母爱情》江为民的成长让所有身为父母的人反思

03

当江家的五个孩子分别长大各有出息时,江为民和媳妇下岗了,因为没文凭又没见过世面还爱慕虚荣,所以一时没有出路,一度成为啃老族。

这个时候弹幕上更多的恶评接连不断,说他是个巨婴,是个窝囊废。怪他自己不争气反要抱怨不公平。

对于啃老族,我也十分瞧不起。但是,这里容我为江为民辩白几句。

首先,除了江亚宁,江家的孩子都是江德福给安排的出路,包括安欣的两个女儿以及江昌义都是靠江德福才有好前程。而江为民是江德福的亲生儿子,凭什么他不能靠老爸谋前程?

其次,因为时代的原因,江家觉得缺个下乡的农民,于是就把江为民塞到了这个岗位。江为民知道这样对他不公,所以会说他只是家里的替罪羊。可是他没有为难父母,背着行李就去了。

又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就是军人到如今地位都是被有意抬举的。而农民呢,明明最辛苦但获得的利益和收获却微乎其微。所以,江为民依然没有赶上时代的红利,反而成为了被社会最先淘汰的那一批。

他自小就是在被家人各种否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胆小和没有安全感的心理不仅没有被及时引导和保护,反而成为了性格上的污点,成为了家人一个不顺心就任意攻击的对象。

04

武志红老师在《家为何会伤人》中提到这样一个育儿观念: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情绪为中心。

不仅电视剧里的安杰,包括现在很多为人父母的,面对这个问题总是本末倒置。孩子不小心犯错时,家长首先就因为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而暴怒,对孩子的打骂完全就变成了情绪发泄,而不是解决问题。

记得我刚引导孩子独立吃饭的时候,一开始会比较频繁因为孩子不吃,而是把玩碗筷而弄得满桌满地都狼藉的时候发火。

看着孩子因为看到妈妈愤怒而流露出无辜和害怕的眼神时,我愧疚心疼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后来我用示范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独立吃饭,并且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耐心再耐心,渐渐孩子会在听到一声声很棒很棒的鼓励下,一口一口吃完饭,虽然依然洒得到处都是,可是进步神速。

还有一次,孩子去游乐场玩耍,要求脱鞋才能入场。可是不到两岁的小人儿就是执拗地要穿鞋进去,当时又有工作人员催促,我下意识就想发火把孩子强行抱出去。

可是想到孩子到时候必然会有无辜和害怕的眼神时,我突然就冷静了下来。蹲下来,一遍一遍地跟孩子讲道理:“要进来玩球和滑梯就是要把鞋子脱掉的,你要是不想脱鞋,那我们不在这里玩,我们出去玩可以吗?”

神奇的是,孩子竟然听懂了道理,自己脱了鞋屁颠屁颠地拿到鞋架上。当时,我这个老母亲欣慰得差点就哭出来了。

再说,眼下是鼓励全民二胎的时代。二胎出生时,孩子的心里健康更应该得到关注。父母要不断言行一致地告诉孩子,就算有了弟弟妹妹,依然还是很爱TA。

如果像安杰家这样,孩子最初的坏习惯不仅无法及时得到引导和改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问题只会随之扩大和持久。最后成为江为民这样,到底是该怪孩子无能还是怪父母没有教育好?

最后还是送上武志红老师的一句话,

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至于孩子如何探索那是孩子的自由。

而所谓的安全环境,不仅仅是指客观物质上的安全,更是指心理精神上的自信和豁达。愿天下所有身为父母的人都能够以“江为民这一路的成长血泪史”为明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