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如何打造一個互聯網知識社區

​有人說,知乎、豆瓣這種不掙錢的公司是互聯網的恥辱,但是,我想說的是:目前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本質上都是賣流量掙錢,這才是互聯網的恥辱。我們自詡信息文明,但是,那些真正通過人們大規模協作產生了高質量信息的地方,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說明,在信息時代,我們還不夠文明。

其實,遠在Quora/知乎成立之前,就有一場偉大的互聯網實驗延續至今,這場實驗,就是「維基百科」。本質上,維基百科和Quora/知乎要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用分佈式協作的方式打造出一個龐大的動態的「互聯網知識庫」。只是,Quora/知乎更進一步,有了更強的交互,也讓參與者有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舞臺,可以說,Quora/知乎是比維基百科更為複雜的「知識生態系統」。

那麼,這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需要說明的是:知乎生態系統,並不屬於知乎公司,相反,知乎公司只是知乎生態系統上的一個角色而已,這個生態系統上更重要的角色,其實是那些高認知且熱愛分享的用戶。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一群熱愛分享的人,這些高能量用戶一定會找一個平臺棲身,他們之所以選擇知乎,是因為知乎恰好培育出了適合他們的「環境」。

一個複雜系統,往往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基於簡單規則反覆迭代」生成的。維基百科和Quora/知乎這兩種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二者的「底層規則」足夠簡單。

維基百科是:以詞條為中心,開放編輯;知乎是:以問題為中心,競爭回答。

對於前者,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元,所以,詞條天然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習慣。開放編輯讓知識生產從「中心化」走向「分佈式」,並相信,一群業餘愛好者的反覆優化可以達到不輸於專業人士的效果。當然,維基百科也不是一味相信民主,他們也有資深的維基人擔當管理員,以「對沖」民主的風險,這也是制度設計中關鍵的一環。

所以,什麼叫好的「底層規則」,就是不需要任何解釋說明,你看一眼就知道這個平臺的規則是什麼,然後,你只要玩起來就會上癮。說實話,在知乎寫出一個好的答案非常辛苦,沒有強大的「內在動力」是不可能堅持下去的。

這裡,我們再說一個維基百科、知乎這種平臺的優點,那就是:內容的「槓桿率」高,也就是說,生成內容的「啟動成本非常低,後續收益特別大」。比如天涯模式,槓桿率就比較低,發帖者需要寫很長的內容,回覆者的東西卻很短。維基百科就不一樣,只需要拋出一個詞條,就能吸引一堆人前赴後繼為之奮鬥,知乎更甚,一個問題可能只有十幾個字,但是,後面的回答卻是動輒上千字,還能達到上千條。

這是否意味著想做一個知乎這樣的平臺非常簡單,只需要照抄「問答模式」就行了,然後,把「黑話」也照抄一遍?並不是。

當年,和知乎一樣,想學習Quora模式的公司至少有二十多家,按理說,這麼多公司競爭,必然會發生一場大戰,但事實上並沒有。知乎完全沒有理他們,這些公司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全部消失,一個不剩,這就是為什麼知乎一路走來看上去特別順連個競爭對手都沒有的原因。

「規則簡單」只是最基礎的要求,為了保證內容不斷「優化」而不是「水化」,還要加上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價值觀」。

「價值觀」這個東西說出來特別虛,但對知乎而言,卻是非常實在的。很多用戶並不知道知乎的價值觀是什麼,但你把價值觀說出來的時候,他會由衷地說一句「對,就是這樣」。這才是好的價值觀,不是嘴上喊的口號,而是已經融入到知乎生態系統的血液裡。

但是,讓「價值觀」融入血液,沒有任何速成的辦法,只能拿時間去磨,所以,那些耐不住寂寞經不起誘惑的公司都消失啦。

知乎於2010年12月19日開始運轉,用戶內測花了40多天,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線,一直採用「邀請制」,即使知乎微博的評論區和郵箱裡塞滿了索要「邀請碼」的留言和來信,甚至在淘寶上知乎邀請碼被炒到了120元一個,知乎都沒有開放註冊,直到2012年10月,知乎才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並於2013年3月完成了從封閉邀請制到開放註冊的轉變。正是這種執著的堅守,打下了知乎的底子,使知乎受益至今。

那麼,知乎到底在堅守什麼?其實很簡單——「專業」、「認真」、「友善」。

當然,很多人可能對知乎的「專業」不屑一顧,認為肯定沒有「中國知網」專業,這裡,我們要為知乎正名。

學術圈是如何保證「專業」的?靠的是「同行評議」。知乎是不是一個面向學術圈的網站?很顯然不是。就算採用「邀請制」,很多時候,其內容,也是寫給外行看的。那麼,面對外行,就不能再用專業術語啦,得用大眾能聽懂的語言,但是,又不能在這方面走得太遠,走得太遠,內容就會嚴重「水化」。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不是把一個標準堅持到底,而是同時使用兩套標準,卻很好地維持了「平衡」。知乎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實現了「專家評議」和「大眾評議」兩套標準的統一。有很多國際名校的博士都喜歡在知乎上寫答案,他們的答案不僅是寫給大眾看的,還要寫給別的學校的博士看。為了學術尊嚴,他們不敢寫得太水,否則就會有別的博士站出來「實名反對」他的答案,但是,為了照顧大眾,他也不敢太學術化,而是儘量把語言變得淺顯易懂。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就是專門在「專業知識」和「大眾認知」之間「搭建橋樑」的,這種人,就是老師。從這個角度講,知乎某種程度上具備了「教育」的屬性,雖然知乎公司沒有養任何一個老師,甚至這家公司根本不懂教育。但是,沒關係,知乎社區是一個生態系統,知識公司只是其中一個角色而已,他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夠了,他不會的,有人來做。

說完專業,說說「認真」。認真就簡單了,知乎上的優秀答案往往動輒幾千字,旁徵博引,圖文並茂。除此之外,還有人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回過招幾十次,反覆爭論,不知疲倦。如果在別處,可能有人會評論說「不就是個簡單的問題嗎,你那麼認真幹嘛」,但是,在知乎,大家會尊敬「認真」的人。寫長文這件事是需要不斷的「正向激勵」的,這份認真,造就了「知乎風」。

最後說說「友善」。「專業」、「認真」的價值觀一旦確立,就是知友們主動維護啦,但是,「友善」的維護,則需要知乎公司長期參與,絕不鬆懈。我想,應該所有的知乎大V都被懲罰過,大家每一次都憤怒不已,最後還是忍了。這裡,我得為知乎公司說句話,大V們看到的可能只是自己的言論自由受損,但是,知乎公司必須對社區的整個環境負責,所以,沒法做到百分之百公正,寧可錯殺,不可漏過,以「防微杜漸」。事實上,知乎大V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公眾人物」啦。哪一個「公眾人物」不曾承受委屈?這「正是」出名的代價。能學到這一課,大V們也不算吃虧啦。

簡單的規則+清晰的價值觀,構成了知乎社區的「環境」,接下來,用戶們就要在這裡完成「進化」啦。事實上,「價值觀」只能粗略地告訴用戶,知乎不歡迎什麼,但是,具體到一個問題,怎麼問,大家才樂於回答,具體到一篇回答,怎麼寫大家才會積極點贊,沒有人清楚地知道。不過,這沒有關係,大家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探索,一個生態系統的好處就是擁有足夠的多樣性,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優秀的問題和回答就會被沉澱下來,其他人看到這個方向是對的,就會往這個方向靠攏。但是,大家的相似度太高了,就會有人探索新的方向,這些創新中,又會有一些被保留下來,成為新的標準。這個過程非常像「自然選擇」:大家朝不同的方向「創新」,相當於「變異」,但只有適合環境的「變異」被保留下來,然後,其他人就會向優秀答主學習,於是,優秀的「性狀」得到了「擴散」,之後,繼續「變異」,繼續「被選擇」,繼續「擴散」,反覆迭代,就完成了進化。

其實,除了「專業」「認真」「友善」,知乎還有個隱藏的「價值觀」,那就是「平等」。

這種「平等」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知乎用戶和知乎公司是平等的,大家都是知乎社區的一部分,只不過各司其職而已,知乎社區不是知乎公司的私有財產,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家園。不然的話,你沒法解釋,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知乎社區「無私」奉獻,因為這兒本來就是他們的家,他們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也因此有了很強的分享輸出的「內在動力」。

另一方面,知乎大V和知乎普通用戶是平等的。知乎上沒有「粉絲」,只有「關注者」,大家支持的是你的內容而不是你本人,所以,你越是大V,在輸出內容的時候越要慎之又慎,哪怕對方是一個關注量為零的人,只要指出你的錯誤,你都得虛心接受。沒有人可以憑藉身份壓制其他人,所以,每個人都能在知乎暢所欲言,多元化的觀點都能被看到。

可以說,平等的精神激發了知乎社區每個人的積極性,讓整個社區欣欣向榮。

到這一步,我們算是把知乎社區的整個運行機制梳理了一遍,接下來我們探討一個腦洞大開的話題:知乎這種平臺,有沒有可能參與到一個更偉大的事情中,比如,人類知識大廈的重建?

我們不妨提出一個問題:人類的知識,是否有一天,能夠被真正互聯網化?

我之前的文章就提到:書籍這種載體,對知識而言,太不合理啦。知識本身是無形的流動的,書籍作為知識的容器,大大限制了知識的各種可能性。大家刷知乎上癮,看書卻不會上癮,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不是因為書上的東西太難,知乎的東西簡單,而是因為,看書你只能跟著作者的思路走,刷知乎卻可以根據自己的思路找內容。所以,知識本身不應該被「封裝」,互聯網本身就是知識的載體,不需要別的載體。當然,由於人腦容量有限,所以,人腦中的知識不得不被「封裝」,但每個人封裝的東西可以不一樣。我們可以把互聯網端的知識看成「知識雲」,然後,把每個人的頭腦看成一個個「終端」,當無數的「終端」和一個「雲」進行交互,也許就是「腦聯網」的未來。像知乎目前這種樣子,可能只是具備了「雲」的雛形,但已經融合了很多人的智慧,大家從社區吸取知識,重組之後,又反哺社區,於是,雲在進化,人也在進化。

這才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真正想象,而不僅僅是賣點流量~

知乎:如何打造一個互聯網知識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