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一中2019-2020學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貴州銅仁一中2019-2020學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詩歌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視"興"的作用。所謂"興"的作用,在中國詩歌傳統上可分兩個方面來看。

從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見物起興"。《詩經》上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鳥"關關"的叫聲,引發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興"的作用。但宇宙間不只草木鳥獸等種種物象能引發我們的感動,人世間種種事象也能引起我們的感動。《詩經》"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是寫對時代動盪不安的感慨,這也是引起人感動的一種重要的因素。

"興"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讀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讀李白、杜甫的詩歌時也能產生與他們同樣的感動,那麼你也就有了與李白、杜甫同樣的詩心。不過,詩在使人感動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是一對一的感動,就是聞一知一,不產生更多的聯想。陸放翁和他的妻子分離之後又在沈園相遇,他寫了一首《釵頭鳳》,千百年之後,我們仍然為陸放翁的悲劇和他的感情所感動,這就是一對一的感動。

可孔子說"詩可以興"的感動則不僅是一對一的感動,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感動。有一次,子貢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於是子貢就說:"《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詩經》裡所說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與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貢卻從中悟到做人的道理,這正是"詩可以興"的感發。由此可見,詩的作用不僅是使作者有一顆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讀者有一顆不死的心;不僅有一對一的感動,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興"的感發。

同樣,西方文學理論中也有類似"興"的說法。接受美學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讀者反應論",認為讀者的興發感動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認為讀者可分成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普通的讀者;讀明月就是明月,讀清風就是清風,只從表面去理解。第二個層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讀者;他們能夠從藝術的表達、文字的組織、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賞作品。第三個層次是"背離作者原意"的讀者:他們對作品的解釋可以不必是作者本來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引發。只有這第三個層次的讀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讀者。

南唐中主的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攤破浣溪沙》),王國維從中看到了什麼?看到一種"眾芳蕪穢,美人遲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寫的是相思愛情,王國維說這是成大事業大學問的第一種境界!王國維的這種感發正是中國詩歌中讓人心不死的"興"的作用。

(摘編自葉嘉瑩《什麼是好詩》)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就作者方面而言,"興"的作用既包括見物起興又涵蓋因事象而引起感動。

B. 就讀者方面而言,"興"的作用表現在讀者對作者及其詩歌作品產生感動。

C. 子貢從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無疑當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讀者之列。

D. 中國詩歌中的"興"的重要作用在王國維"為學"境界的讀詩感發中得以體現。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文章段與段之間銜接十分緊密,如中間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 文章既援引古代經典中的言論,又以《詩經》及唐宋詩詞為例,論證方式靈活。

C. 文章論述"興"的作用,主要通過對作者和讀者的對比論證,重點論述後者。

D. 文章通過對西方文學理論的論證,突出了閱讀中讀者興發感動的重要性。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對作品的理解越背離作者本來的意思,就越能體現讀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 讀明月即懂明月,讀清風即懂清風,只從表面理解作品,就是第一層次的讀者。

C. 孔子的"詩可以興"既是說詩能表達多種含義,也是說詩能感動眾多讀者。

D. 王國維對《攤破浣溪沙》和《蝶戀花》如此解讀,證明他是第二層次的讀者。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據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佔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客觀地講,在我國目前未富先老的情況下,要徹底解決空巢老人"不敢老"的問題仍存在困難,需儘量採取多種措施以減少老年人的擔憂。

(摘編自王慶海《破解空巢老人養老難題》)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問題,折射著中國經濟、社會的轉型,交織著現代化過程中的矛盾。地區發展不均衡,勞動力候鳥式的遷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種保障難以無縫銜接;戶籍制度的堅冰,讓老年人隨子女遷徒難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間資本進入不暢,導致養老服務供給不夠且水平較低……時代的列車一往無前,老年人卻已步履蹣跚;而最為弱勢的空巢老人,更是難以承受的時代之重。

從要求各級政府"用於養老服務的財政性資金重點向農村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問題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國務院決定合併"新農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無疑將有助於解決老人們面臨的問題。

(摘編自賈壯《"空巢"之痛時代之重》)

材料三:

農村空巢老人安全現狀令人擔憂。具體體現在:一方面由於年老體弱而面臨著外在危險的威脅,由於年老體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時無力抵禦和抗衡;另一方面由於年老體弱而多陷"內在疾患"。調查顯示,農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農村空巢老人安全問題主要發生在以下六個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隱患,用藥不當,不法分子詐騙、入室盜竊、搶劫,住房老舊。

下圖是對農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調查統計分析。

貴州銅仁一中2019-2020學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摘編自張曉瓊、侯亞麗《晚年何以安度:農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問題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齡化社會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如何把"互聯網+"和養老服務結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進行這樣一種有益嘗試。

這種基於"互聯網+"的"一鍵呼叫式"養老模式,其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體所最為期待的。通過"互聯網+"把以上這些老人在居家養老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種資源、服務整合到一起,老人身邊只要有一個電話或手機就可以輕鬆享受這些資源和服務。

養老服務網絡等於是通過"互聯網+"這種新的技術手段,在市場和老人之間建立了一種直接而密切的聯繫,進而實現雙方的共贏。

但我們也要看到,老年人群體要想充分享受到這種服務的便利,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那麼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對那些被納入養老服務網絡的企業、商家在服務質量、服務價格上給予必要的引導,以避免有企業和商家哄抬服務價格,導致老年人群體消費不起的情況;二則,對於那些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老年人群體,政府應該加大養老補貼和救濟的力度,以類似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來幫助他們享受養老服務網絡上的各種資源和各項服務。

(摘編自苑廣闊《盼"互聯網+"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中國空巢老人的數字驚人,主要是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且是人口大國。

B. 當下,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難題,這說明老年人已成為社會負擔。

C. 農村空巢老人安全現狀可謂"內憂外患",其中,突發疾病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D. 把"互聯網+"與養老服務結合起來,是一種創新,能使市場和老人實現共贏。

5.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數量很大,徹底解決空巢老人"不敢老"的問題仍然困難。

B. 中國經濟、社會正在轉型,出現了諸如地區發展不均衡等各種各樣的矛盾,空巢老人問題日益嚴重。

C. 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諸如"醫保"改革政策得以落實,"空巢"之痛將有望獲得有效解決。

D. 經過市民政局的積極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可以享受到便利的"一鍵呼叫式"養老模式。

6.我們應該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兩個時間可以聞出來。

一是在被碾壓或攔腰斬斷的時候,這時候的草,像是慷慨就義,被割斷、碾壓,散發出奇特的生命的香,這香味,讓人覺得有一種拿生命才換得來的美。我小時候餵過牛,給牛鍘過草,當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鍘刀下,我奮力揮動胳膊,向下一壓,咔嚓,草被斬成了兩段,旋即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我追求這種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人是具有動物性的,格外愛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時候。我的父親是一位中醫,小時候,我常常愛在他的中藥櫥邊轉悠,可以聞到與眾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這些香味糾纏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病的侵擾一樣。遇到病人前來抓藥,父親把那些或葉、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藥材用紗布包起來,放到砂鍋內熬煮,滿屋子的中藥香。在滾沸的高溫作用下,我覺得這樣才能徹徹底底地聞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個男孩走向青年,一個女人發育完善。舊時,在鄉間,我喜歡睡在小溪邊的草甸子上,一邊看藍天白雲,一邊嚼草根,我覺得,這簡直是神仙般的日子。小時候,身小力薄的我幹不了農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邊的小樹上,確保它們只吃草,不會啃食莊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著羊羔吃奶,母羊反芻,我呢,則效仿羊的樣子,去嘗一嘗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來,簡直是一件藝術。用舌頭把草攬到嘴裡,嚓嚓而食,羊毛潔白似雪,羊的嘴唇粉紅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樣耐看,整幅畫面簡直太有感覺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進土地,通過葉面來進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納天地靈氣的。所以,維生素多蘊含在很多青草當中,牛羊通過青草來攝取營養,我們再通過牛羊的肉來攝取營養,然後,牛羊和人的糞便又可作為肥料給青草帶去營養。這個循環看起來有些弔詭,實際上,又是多麼巧妙的一個輪迴。

青草,在這樣的一個輪迴中,無疑扮演了"雙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掃垃圾,還這個世界天藍水碧,它們的一生近乎偉大。

我有一位詩人朋友,他有種奇怪的感覺,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魚大肉,詩性會逐漸泯滅,會寫不出東西,這個時候,他都會到山區的寺院裡,找一處周遭長滿茂密樹木的禪房來住,日日食蔬,這樣,就能詩性重返。他說,他獲獎最多的詩作,一般都是寺院裡的那些草木和蔬菜給予的。

——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時候,我實在羨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構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這樣,才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現如今,你披著滿是塑料味道的雨衣,穿著不透氣的膠鞋,能"任平生"嗎?

我不是過激。只是想表達,人一親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構建了和諧。草木的恩典,也許是它們自己都不知曉的義舉,但,一歲一枯榮,它們一直在照做。也多虧了草木的這份堅守,這種任性,才讓我們有機會——食草,刷新自己;聞香,愉悅心智;觀色,養眼醒神。

7.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草木在被碾壓或攔腰斬斷時會散發出奇特的香,這種香有一種用生命換來的美。

B. 文中關於羊吃草的描寫,色彩鮮明,用詞精準,比喻形象,具有一種藝術美。

C. 作者借古人親近自然草木,擁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情懷,呼籲自然、和諧。

D. 全文運用了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的表達方式,由實而虛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內涵。

8. 文章以"草木恩典"為題,有什麼深刻內涵。(6分)

9. "格局,佈局,步局。心中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可見,結構對文章非常重要,那麼,本文是如何以"草木"為核心來謀篇佈局的?(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侯益①,汾州平遙人。唐光化中,李克用據太原,益以拳勇隸麾下。後唐明宗立,益面縛請罪,明宗日:"爾盡忠節,又何罪也?"晉初,範延光反大名,張從賓據河陽為聲援。晉祖召益謂日:"宗社危若綴旒②,卿能為朕死耶?"益日:"願假銳卒五千人,破賊必矣。"益率禁兵數千人,次虎牢。從賓軍萬餘人,夾汜水而陣。益親鼓,士乘之,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汜水為之不流。晉祖大喜,拜河陽三城節度。契丹入汴,益率僚屬歸京師,詣契丹主,自陳不預北伐之謀。契丹授以鳳翔節度。漢祖即位,加兼侍中。益自以嘗受契丹命,聞漢兵入洛,憂之,浚城隍為備。孟昶遣益所親王處回齎書招益,復遣綿州刺史吳崇惲厚遺之。益遂與其子歸蜀。漢祖知其事,遣王景崇率禁軍數千,倍道趨岐下,召益入朝。時漢祖已不豫,召至臥內,謂之日:"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苟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益懼,即謀入朝。會聞漢祖崩,景崇欲誅益。從事程渥,景崇里人也。益因遣之說景崇日:"君致位通顯,亦可少知止足,何必懷禍人之心,為已甚之事乎?況侯君親戚爪牙甚眾,事若妄發,禍亦旋踵至矣。"景崇怒日:"子去,勿為遊說,吾將族爾。"益知不用渥言,即率數十騎奔入朝。隱帝遣侍臣問益結連蜀軍之由,益對日:"臣欲誘之出關,掩殺之耳。"益厚賂史弘肇輩,言景崇之橫恣。諸權貴深庇護之,乃授以開封尹兼中書令。景崇聞之,遂據城叛。顯德元年冬,告老,以本官致仕歸洛。太祖即位,以耆舊厚待之。乾德初,郊祀,禮與丞相等。三年,卒,年八十,贈中書令。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十三》,有刪改)

【注】①侯益一生經歷了整個五代十國時代。②綴旒:比喻君主被臣下挾持,大權旁落。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苟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B.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苟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C.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苟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D.侯益貌順朝廷/心懷攜貳/爾往至/彼如益來/即置勿問/苟遲疑不決/即以便宜從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節度,即節度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可全權調度一地的軍、民、財三政。

B.崩,古時用來比喻帝王或王后的死。諸侯或有封爵者死稱薨,大夫死稱不祿,士死稱卒。

C.致仕,指古代官員將官職交還君主,退休回家。類似的表達還有致事、致政、休致等。

D.郊祀,古時君王會帶領諸大臣,依據禮法於國都郊外祭祀天地,為百姓和國家祈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侯益勇猛善戰。晉初範延光、張從賓反叛,形勢危急,他率數千士兵在汜水打敗了張從賓一萬多人的軍隊。

B.侯益善於掩飾。隱帝派遣侍臣問他暗中聯結蜀軍之事,他以引誘蜀軍出關以消滅之作為藉口,為自己開脫。

C.侯益富有心機。王景崇要殺他,他派景崇的同鄉去遊說;遊說不成就賄賂權貴,設法逼反景崇,解除了危機。

D.侯益善變保身。他投奔李克用後又歸降唐明宗;在漢擔任侍中,孟昶先派人送禮後又派人招降,他又歸附蜀。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益親鼓,士乘之,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汜水為之不流。

(2)況侯君親戚爪牙甚眾,事若妄發,禍亦旋踵至矣。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4~15題。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楊炎正①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徵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裡,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楊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於南宋統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負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傳說范蠡助越滅吳後,棄官歸隱,泛舟於五湖之上。

14.下列對詞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起首兩句,輕描淡寫愁態,夕陽西斜,詞人手持酒杯,臨風懷想,突發奇問。斜日,實寫景物,點明時間。

B."胭脂"兩句,以樂景襯哀情,寫詞人問西風:為什麼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顏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這樣紅?以此反襯愁懷,頗為沉鬱。

C."天在闌干角"兩句,寫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狀態,一邊收束上片的離愁別緒,一邊又開啟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徑菊花叢"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詩意,也暗含詩人的軟弱和對現實的逃避。

15.整首詞抒發了詞人哪些複雜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共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詩中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虛筆誇張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實虛結合卻異曲同工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兩句,以多種自然界的聲音為喻,描寫音樂旋律的變化。

(3)杜甫在《登高》中" , "兩句集中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如建瓴走坂、百川東注,前人把它譽為"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我一向固執地認為,是秀麗神奇的中國山水畫哺育了唐詩、【甲】宋詞空前絕後的絢麗和輝煌,成就了王維、吳道子、米芾、張旭等震古爍今的丹青宗師和繪畫巨匠。而中國的山水自然,又是擁裹著風花雪月、夾纏著離愁別緒、浸漬著愛恨怨憂的歷史境況和人生體驗。在平平仄仄的詩賦歌詠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韻的丹青繪畫中,張揚魅力。

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酷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

駕一葉扁舟,蕩槳西湖,賞湖光山色,夏荷秋桂,聽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撲面都是唐宋的遺風餘韻;【丙】泊舟楓橋,在疏疏的江楓和寥落的漁火中,靜候殘月下的寒山寺鐘聲,於千年後再度敲亂一個遊子的愁懷;( ),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掛在婆娑的樹梢;穿越漫漫黃沙,在大漠深處如柱的炊煙和長河盡頭渾圓的落日裡,傾聽那些長眠不醒的遠古將士們的鼾聲……【丁】南國山水的溫婉與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與奇異,西域山水的蒼涼與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與清寒,莫不令人心曠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書。暢遊好山好水,猶如欣賞一部傳世名著。

17.文中【甲】【乙】【丙】【丁】四處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喜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

B.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酷愛,"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

C.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喜愛,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

D.我特別酷愛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捫參歷井,沿羊腸逶迤蜀道而上

B.春江花月,佇立如震的江沙之上

C.攜壺老酒,翹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出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垃圾分類是垃圾進行科學處理的前提,為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奠定基礎。

① 。一是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 ② ,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汙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於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汙染風險;三是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 ③ ,提升全社會對環衛行業的認知,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形成尊重、關心環衛工人的氛圍。

21.閱讀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條嚴禁警方執行市長關於不允許在學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級的劇場的指示的禁令。

(1)地方法院究竟允許不允許在學校附近修建劇場(2分)

(2)將上面句子改寫成三個連貫的短句(可適當調整語序,增減詞語)(3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知識付費"正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產業一個引人矚目的發展趨勢,眾多知識付費平臺如新浪問答、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吸引了大批網友,願意付費獲取知識內容的人越來越多,有的知名答主的付費用戶多達10餘萬,影響力不可小覷。

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和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信息,付費的同時也激勵了優質內容的生產。但知識付費也存在弊端,即知識的碎片化。因為知識付費直接把觀點、結論呈現給你,跳過了原因、推理、依據,你得到的只是一堆結果。

對此,你怎麼看?請以"我看'知識付費'"為副標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1.B。本文論述的是"詩"的興,不是關於作者的"興",讀者對於作者的感動是從作品中來的,不是源於作者本身的。

2.C。文章有重點論述"讀者"方面,但沒有對比論證。

3.B。A項,"越背離……越能體現……"的說法錯。原文"第三個層次是'背離作者原意'的讀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讀者"。C項,原文"《詩經》裡所說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興'的感發",孔子說的"詩可以興",是指從詩歌所表達的本意中讀出其他的含意,而沒有指出感動的讀者的多少。D項,王國維的解讀是符合"他們對作品的解釋可以不必是作者本來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引發。"的,所以,他應該是第三層次的讀者。

4.D。A項,空巢老人數字多與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沒有因果關係,而且,中國空巢老人的數字驚人應該有多方面的原因。B項,文章沒有提及"老年人已成為社會負擔"的問題。C項,突發疾病是農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主要原因。

5.D。"一鍵呼叫式"養老模式的對象目前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老年群體",而不是"空巢老人"。

6.①加快經濟發展,促進地區發展平衡,減少勞動力候鳥式遷徙;②推進社保制度和戶籍制度改革,為解決"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創造條件;③加大政府投入,同時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④加大扶持力度,探索新的養老模式。(一點1分,兩點2分,三點4分,四點6分)

7.D。沒有"說明"的表達方式。

8.①滋養健康:草藥治病,食草充飢,替人畜打掃垃圾,還世界天藍水碧;②培養情趣:愉悅心智,養眼醒神,使詩性重返,培養"任平生"的瀟灑情懷;③構建和諧:生態系統的循環和諧,人與自然的關係和諧;④啟迪人性:草水養人而不知曉,堅守卻不居功。(一點1分,兩點2分,三點4分,四點6分)

9.①聞草木香:鍘青草或熬草藥時聞其香;②觀色悟意:放羊時嘗草根、看草色,繼而聯想到草木的一生,感受草木的偉大;③受恩憶古:朋友親近草木,詩性重返,古人親近自然,情懷瀟灑;④贊草本品:揭示草木恩典的內涵。(一點1分,兩點2分,三點4分,四點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

10.A

11.B(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

12.D(蜀主孟昶先派王處回招降他,再派遣吳崇惲給他送厚禮)

13.(1)候益親自擊鼓進攻,士兵趁著這股氣勢,大敗張從賓的軍隊,幾乎殺光他的士兵,汜水因此而斷流。("鼓""乘""殆"每處1分,句子大意正確2分)

(2)何況候益的親屬和黨羽非常多,如果事情輕率發動,(你的)災禍也迅速地到了。("爪牙""妄""旋踵"每處1分,句子大意正確2分)

侯益,汾州平遙人。唐昭宗光化間,李克用佔據太原,侯益憑拳術勇武投入其帳下。後來唐明宗李嗣源即位,侯益兩手反綁請罪,明宗說:"你盡忠節,又有什麼罪呢?"後晉初年,範延光在大名反叛,張從賓佔據河陽給他聲援。晉祖石敬瑭召見侯益,對他說:"國家危急,您能為朕犧牲嗎?"侯益說:"希望(您)借我五千精銳士兵,打敗敵人是一定的。"侯益率禁兵數千人,駐紮虎牢。張從賓率軍隊一萬多人,在汜水兩邊列陣。侯益親自擊鼓進攻,士兵趁著這股氣勢,大敗張從賓的人馬,幾乎殺光他的士兵,汜水為此而斷流。晉祖大喜,拜侯益為河陽三城節度使。契丹攻入汴京,侯益率領手下回到京師開封,拜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主動陳說自己沒有參加後晉北伐契丹的謀劃。契丹授侯益為鳳翔節度使。後漢劉知遠稱帝,下詔加侯益為侍中。侯益認為自己曾經接受契丹的任命,聽說漢軍進入洛陽,很擔憂,疏浚護城河作為防備。蜀主孟昶派遣侯益親近的王處回送來書信招降侯益,又派遣綿州刺史吳崇惲厚贈禮物給他。侯益於是和他的兒子一起歸降後蜀。漢祖劉知遠知道這件事後,派遣王景崇率領數千禁軍,每天加倍行程趕去岐下,召侯益入朝。此時漢祖劉知遠已經病危,召王景崇到自己的臥室,對他說:"侯益表面上順從朝廷,實則心懷貳心。你去他那裡召他入朝,如果侯益來朝,就放過他,不用過問;如果他遲疑不決,你就自行處置(可把他殺掉)。"侯益害怕了,就打算奉詔入朝。恰好聽說漢祖劉知遠駕崩了,而王景崇打算誅殺侯益。從事程渥是王景崇的同鄉。侯益於是派他去遊說王景崇:"您官至高位,應該稍微明白不做什麼了,何必懷有危害別人的心,做過分的事呢?何況侯益的內外親戚和親信黨羽非常多,如果事情胡亂發動,你的災禍也迅速地到了。"景崇大怒道:"你趕快走,別為侯益遊說。你再多說,我就滅你全族。" 侯益知道了王景崇根本不聽程渥的話,當即率數十騎奔入朝中。後漢隱帝劉承佑派侍臣問侯益暗中聯結蜀軍的原因,侯益回答說:"我是想誘蜀軍出關,趁其不備突襲他們。"侯益厚賂史弘肇等人,訴說王景崇橫行霸道的行徑。諸多權貴大力包庇保護侯益,於是朝廷授予他開封尹兼中書令。王景崇聽說這些事情,於是據城反叛。顯德元年冬,侯益告老還鄉,以本官退休回洛陽養老。宋太祖趙匡胤稱帝,以耆舊老臣的地位厚待他。乾德初年,侯益入京參加郊祀,待遇與宰相等同。乾德三年,侯益病亡,終年80歲,追賜中書令。

14.D

15.(1)歲月蹉跎、青春難駐之悲慨。起首兩句中的"西風"與"斜日"暗含年華流逝之意。(2)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愁思。詩人憤然發問:誰是國中豪傑?寫出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3)欲歸隱田園之心情。詞人"尚想三徑菊花叢","借我五湖舟楫",願效法陶淵明與范蠡大夫,做個高潔的隱士。(4)飄泊的愁緒。下片"千萬裡,江南北,浙西東"三句,詞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遊他鄉,飄泊不定,由此發出人生如寄的感嘆。(5)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之情。詩人回首故國,"此意莫匆匆",還是希望能夠為國效力,收復失地。

16(1)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2)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17.B(B處是並列分句間的停頓,用逗號不當,應該用分號。)

18.C(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為"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酷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該句有兩處語病:一是成分贅餘,"酷愛"指非常愛好,與"特別"重複,排除B ;二是結構混亂,前半句的主語是"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後半句的主語是"我",應統一主語,排除AD。

19.D(括號後的句子是補寫內容的主要依據,下文語境為"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掛在婆娑的樹梢","詩仙"對應李白,這句話是對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意境的描繪,D項"峨眉"一詞正與之照應。)

20、(1)那麼垃圾分類的好處有哪些呢?

(2)二是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

(3)普及環保與垃圾分類的知識

21.(1)不允許(2分)

(2)某市市長髮出了關於不允許在學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級劇場的指示。但警方卻接到了嚴禁執行市長這一指示的禁令。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這一禁令。(3分)

22.寫作提示:

在寫作中,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積極肯定,指出其優勢,又可以指出其弊端,也可以一分為二地看待。綜合考慮,可以有以下立意:

(1)知識付費的出現與流行凸顯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巨大進步,既體現了付費者可貴的求知熱情,又體現了知識的價值,還提高了獲取知識的效率,可謂多贏。

(2)不能一味依賴"知識付費",要保留自己思考的權利,不管技術如何發展,我們都應該把思考的主導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利用"知識付費"要科學適度,要保證自己有更多的通過思考探索獲取知識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