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改命指南",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

出国在外,留学生活表面光鲜

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谅

留学的辛酸和不易

有时候情绪到了想给家人打个电话

又突然想起来有时差

只能作罢

那感觉像是好不容易赢了一场球赛

却没人可以分享

还在国内的时候,都会幻想出国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每天起早贪黑做作业,上课没有中国学生互动

真正开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选择了留学,可能就是选择了更加艰难的路

而留学之后,更是各有各的走法

如果你有一台时光机

当你重新回到那个选择的当口

你会做出哪些改变?

Yu Gu

南加州大学,传媒专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要选择STEM专业

留学生

我们经常都会看到一些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难或者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新闻和消息。但从未想过自己会陷入这样的窘境。

我就读的大学是北美Top20的名校,传媒专业甚至传说中在西岸排名第一。作为一所私立学校,我们学校向来以自己发达的校友网为傲。

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我才发现,想要在LinkedIn上找到我们专业仍然混在美国的中国学长学姐,如同大海捞针。

留学生

我们专业坚持留在美国的寥寥无几。刚开始我还不解,现在轮到自己才终于明白,想要留下有多难;也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自己也是就业难群体中的一部分。

我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小升初,初升高,再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我没有一次失利,按部就班走在一条前途光明的大道上。

本科还没毕业,我就成功申请到了全美排名前二十的传媒专业研究生。我到现在还记得,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一向“抠门”的我爸请了一大群同事朋友吃饭。大家都说,我给爸妈长了脸。

我万万没想到,这样的我,在面临美国职场时却手足无措。

留学生

上学的时候,我并没有比别人少写了哪篇论文,并没有比谁少熬几次夜。我付出了很多才拿到了高GPA成绩,然而到了找工作才发现,GPA并不是那个帮助你拿到offer的关键指标。

回头看看我身边那些STEM专业的同学,我们学的内容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但STEM四个字母,代表的又何止是多了两年的留美时间,这四个字母蕴含了数以万计的工作机会!

留学生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时出国拿出一部分精力去认真了解这个自己即将生活学习的国家,不盲目选择专业,早一点去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我现在可能都会轻松一点。

Siyu Lu

芝加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想全力以赴,不负自己

留学生

“这一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知道第几次发出这样的感慨,抬头一看日历,也不过是星期二而已。

加班间隙摸摸鱼喘口气,翻开朋友圈看到研究生室友新发的图片:“又到了St. Patrict’s Day,芝加哥河又变成绿油油一片啦!”

默默点个赞,去年此时,我们曾一起站在芝加哥河边,看整条河一点点变成纯正的Irish Green。

上学时,我们是并肩写paper做项目、一起点灯熬夜赶due的好战友。如今,我在CBD的格子间里996加班,而她也变成了努力扎根美国的留一代

留学生

并非觉得毕业就回国是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室友也常常跟我抱怨,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美国职场上的挣扎。

但是,我却深深后悔于当初连尝试都没有,就轻易选择了回国,一条在当时看起来更为轻松的道路。

国内同事偶尔会好奇我的留学经历,我总是笑着说“就是混日子去了”。他们以为我是自谦,然而我却知道,在外两年,“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也不明白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奋斗”的我真的只能说是在混着

当初因为父母一句“别人家孩子都出国,我们不能落后”,我便被安排上了出国镀金之路。

不知道自己当初为啥要出来,就更没有去想过出来后要干啥。

我一心想着,毕了业,拿到学位,我就完成任务了。我以为毕业就是我的阶段性目标,而之后的人生,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留学生

于是每天的日子成了昨天的不断重复,心中只有尽快熬到毕业这一个目标,而那些更重要的事情,却来不及得去多思考。

临近毕业,我犹豫再三,“干脆回国吧,回国就是主场了,我一定可以的,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再一次的,我这样告诉自己。

然而,我后来发现“车到山前必有路” 或许只适用于那些心有方向的人

而对于我,不知为何出发,也不知何处是到达,最后往往是停在山前,踟躇不前,前无路,后无涯

Han

墨尔本大学,会计专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要早点出国留学

留学生

在澳洲读研究生的两年,对于我来说,是质变的开始

两年前,初来澳洲入读语言班,老师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需要阅读的文献和论文要求字数是硕士课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入读主课之后,才切身体会到“不熬夜是真的没办法毕业的”。

学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以及学术正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能力再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真真实实地体现在每一次作业的分数上,和完成每一次论文对自己思维模式的影响。

留学生

同时,澳洲留学最实惠也最实用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每两周兼职的40个小时。刚开始我谨记爸爸妈妈“一定要专心学习,不要打工”的教诲,在留学的前一年半里都是“一心扑在学业”上。

可对比同期上课的同学,他们学习之余,都会有自己的兼职工作,且很多是极其专业的工作。

而没有很多工作经验且也没有兼职工作的我,在课堂上讨论某些实践问题时候,就完全插不上话,张不开嘴。

那个时候感觉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其实是需要具行业素养的,相关的工作经历,会让对所学课程理解更通透、感悟更深沉,而不只是空谈理论。

留学生

留学的两年里,澳洲高校的教育模式让我受益匪浅,澳洲的生活也让我十分怀念。也因为此,才会后悔“如果当初早点来读本科就好了!”

留学生

和处理手机电脑似的,面对人生中的很多问题,我们也尝尝寄希望于“重启试试”这句万能回复。

我们所期待的回到过去,其实是期待一次“重启”。

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重新来过,有时候,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意焕然一新罢了。

究竟我们为何出国?

出国后又想要做些什么?

人生里,或许有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对于选择留学的大家来说,上面这两个问题不应该是无解的。

很多同学会抱怨,说自己留学并非自己所愿,而是父母强加给自己的“留学梦”,即便走在父母为自己规划的看似完美的道路上,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如此,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很累,毕竟出国留学上名校的竞争压力一点也不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小。

但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留学方式,尊重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留学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海外输出”。

祝每一个留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前进的理由和方向,拥有属于自己的不断追求的一盏绿光。

reference:

新地平线NewSkyline(XDPXnewskyline)

aussomelink

插图来源@shinmorae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