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全產業鏈開發,讓藥材變“藥財”

踏著泥土,穿行在長治市屯留區民康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裡,芬芳的藥草清香撲鼻而來,工作人員或彎腰除草、或執管澆水,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據瞭解,今年該公司種植中藥材3萬畝,直接為農民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在農業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和市場雙重約束的條件下,如何有效破解“山上見綠不見富,山下高產不增收”的難題?採訪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在民康公司種植基地,黃芪進入開花期,長勢喜人。放眼望去,黃芪頂部淡藍色的小花整齊排列,筆挺挺地向上伸展。綠色的葉,藍色的花,生機勃勃,煞是好看。公司董事長賈忠漢介紹說,黃芩三年長成,現在的120畝黃芪已進入第二年生長期。三年生的黃芩平均每年每畝地能收益2500多元,比種植玉米每年每畝增收1500元。同樣1畝地,種玉米與種藥材收益相差1倍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市地形複雜,氣候多樣,獨特的盆地生態環境,孕育出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1996年,賈忠漢看準了中藥材行業的廣闊前景,瞄向了滿山的“金銀財寶”,自己承包農場試種生地等中藥材。連續兩年,因為沒有種植經驗和技術,他試種的100畝藥材出苗不全、長勢不好。賈忠漢不甘心,找原因、聘專家,第三年不僅熟練掌握了生地種植的籽粒深淺、種苗管理等關鍵技術,還成功申請了種植專利——生地地膜覆蓋打孔種植技術。

技術出產量,規模化才能出效益,賈忠漢深知這一點。

如何調動大家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2002年,賈忠漢成立了民康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之路。

正在黨參標準化育苗基地澆水的魏小琴,工作間隙掰著手指給記者算起了“幸福賬”:“我家跟公司簽了合同,種了5畝苦參,收入有了保障。我來基地打工,每天能掙七八十塊錢,每年出300多個工,能掙2萬多塊錢。”魏小琴家的情況,屬於“公司+基地+農戶” 模式的典型代表,公司與農戶簽訂委託種植和保底回收合同,為農戶提供產前墊付生產資料、產中技術指導、產後上門收購、及時兌現等服務,為種植戶保底價回收產品。這樣使企業與農戶形成了穩定的購銷合作關係,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

村民牛翠玲告訴記者,她把自家的5畝耕地流轉給了民康公司,每年每畝地收取土地流轉金700元,自己在基地打工,能掙2萬多元工資,生活越來越好。這是民康公司“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第二種,即根據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將農戶承包的土地租回,實行統一管理,按照標準化、規範化的生產標準實行中藥材種植,再讓農戶出工並支付他們勞動報酬。

讓撂荒地流轉起來,讓賦閒勞力忙碌起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第三種就是開發連翹荒山荒坡種植。民康公司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並負責種植及生長期相關技術指導,待藥材成熟後按照地理標誌產品價格進行回收、加工和銷售。目前,民康公司已經發展荒山連翹種植2萬餘畝。

規模化種植、規範化管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如今,民康公司發展中藥材基地3萬畝,品種擴大到連翹、黨參、黃芩、苦參、生地、板藍根、柴胡等十多種,帶動周邊鄉鎮1800餘名農戶種植中藥材,直接為農民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實現了中藥材種植產業脫貧。

種植規模化帶動群眾致富,產品品牌化則是制勝市場的法寶。

行走在屯留區,不少田間地頭都豎有“區域公用品牌——上黨黨參”的牌子。身為市中藥材行業協會會長的賈忠漢,越來越意識到品牌對中藥材發展的重要性。

為了保證中藥材種植質量,賈忠漢和山西農業大學中藥材種植專家,聯合制定了黨參、黃芩等十餘個品種的綠色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並通過集中培訓、田間技術指導等方式將先進的種植技術傳授給種植農戶。先進技術的普及應用使中藥材品質得到穩步提高,民康公司的“麟山”牌中藥材成為市場上的“明星產品”、熱銷產品。2014年,民康公司相繼註冊了“上黨黨參”“上黨連翹”“潞州黃芩”三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全產業鏈開發,藥材變藥品,藥材才能真正變“藥財”。

在民康公司展廳內,黃芪、地黃等被加工成中藥材切片,黨參被包裝成不同規格的產品,外形美觀又使用方便。隨著中藥材加工精細化程度提高,企業收入也一路攀升。

從種植、儲存、加工到銷售、研發,民康公司正在不斷完善中藥材的全產業鏈發展。這是我市致力於提高中藥材企業的精深加工能力、完善中藥材全產業鏈開發、全力打造上黨中藥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一個縮影。

目前,我市共有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近30家,其中製藥企業有振東製藥、太行藥業、康寶生物等近10家,中藥材種植和初加工企業有黎城太行山、壺關邦仕得、屯留民康等近20家,中藥材專業合作社270餘家,已形成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物製藥等門類比較齊全的醫藥生產體系,帶動了全市中藥材產業的發展。

2018年,我市憑藉獨具特色的上黨中藥材成為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也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中藥材特優區之一。

為把“中國特優”做強做大,我市制定了《上黨中藥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方案》,將通過實施上黨中藥材品牌戰略、建設產地收儲交易市場、建設上黨中藥材倉儲物流交易市場、發展中藥材電子商務等措施延伸中藥材服務業鏈條,打響“上黨中藥材”品牌。目前,總投資1780萬元的上黨中藥材交易市場已經建成並進入招商階段,預計年底可吸納100家中藥材企業入駐,將我市優質中藥材產品推向全國。

從野外採摘到田間種植,從零星散種到集中連片種植,從賣原料到深加工,從小打小鬧到集群發展,從藥材到藥品,從藥材到“藥財”……不僅是屯留區,近年來,我市重點建設了平順、沁源、黎城、武鄉、屯留、沁縣、長子、壺關8箇中藥材產業基地,主要發展連翹、黨參、柴胡、黃芩、苦參、板藍根、金銀花、白芍、知母、地黃10大中藥材品種。去年,全市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100萬畝,總產值超過20億元,眾多農民從濃濃藥香中嚐到了甜頭,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寬。

記者:孔穎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