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縣:做好“扶貧三種人”的“最美扶貧人物”陳晴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辛服)現年46歲的陳晴同志,是新田縣人民法院綜合辦公室的主任,也是在法院工作多年的老黨員。作為女法官,在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役中,做到了服從安排,腳踏實地,深入基層,全力以赴,是新田縣做好“扶貧三種人”的“最美扶貧人物”。

一是提高站位,做好扶貧政策的明白人。脫貧攻堅是當前頭號政治任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陳晴通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和杜家毫書記在全省扶貧工作暨作風建設年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及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堅持以大局為重,以脫貧為己任,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委的各項決策部署,正確處理時間與任務的矛盾,妥善調整日常與扶貧工作的關係,一切工作均圍繞脫貧攻堅開展,一切工作均要為脫貧工作讓路。樹立擔當精神,對照問題,學政策、用政策、找差距、補短板。從貧困戶人人都可享受的醫保政策到外出務工的交通補貼政策,在家務農的產業扶持政策,以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孩子讀書的雨露計劃等等,均做到心中有數。在幫扶過程中讓貧困戶充分享受扶貧政策的實惠,真真切切做好扶貧政策的明白人。

二是因戶施策,做好貧困戶的貼心人。在結對幫扶的這幾年,因扶貧工作任務的不斷加重導致結對幫扶對象戶的不斷調整、變化,但陳晴都做到了入戶調查摸底清楚,並根據不同的扶貧對象有針對性地制定脫貧計劃,耐心宣講政策,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國家對群眾的真誠關懷。譬如:山口洞村陳土純是一個受教育不多,性格比較固執的中年漢子,陳晴初次登門拜訪時,他以為陳晴是搞保險傳銷的,攔著大門不讓進,而且口氣相當不滿。陳晴站在門口面帶微笑,向他表明自己的身份是結對幫扶人,並根據自身的法律知識,耐心的聽完他上當受騙的傾訴後,仔細的向他講解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十分鐘後,陳晴進了家門,並喝上了熱氣騰騰的茶……根據他有勞力、無技術的實際情況,陳晴聯繫菸草站技術員,對他進行技術指導,發動他種煙8畝,當年收益5萬元,全家4口人,實現脫貧。他現在笑臉常開,與以往判若兩人。有什麼事都喜歡與陳晴說一說,陳晴在他們心中從最初的“賣保險的”變成了值得信賴的老妹。再如:沙田村張日生戶,全家2口人,父子均在廣東長期務工,收入穩定。脫貧是絕對沒問題,但陳晴並沒有因為脫貧有望,而少管了、不理了。先是入村走訪村幹部、其親戚、隔壁鄰居瞭解他的基本生活情況,又與張日生建立微信聯繫,雙方留電話號碼,瞭解他父子倆外出務工現狀,除每月不定期在微信上宣傳脫貧政策。解答他的困惑問題外,還讓他全權委託自己的一個侄兒媳婦與陳晴直接結對幫扶工作中的一些具體事務。陳晴了解到他的腿部有問題,年初回新田住院,陳晴不僅帶上慰問金到醫院進行看望,還積極與鎮政府民政辦、中醫院等聯繫轉院治療、住院報賬、保險理賠等事宜。張日生2019年住院三次,均按政策報賬比例達90%,如今在家休養的他一直誇黨的政策好,扶貧政策好,讓他看得起病,又可以走路了。還如:山口洞廖有紅是陳晴曾經的結對貧因戶,他年過70歲,家裡只有老倆口,在清理四類人員時,因他擔任過村幹部,所以出列了,陳晴並沒有因為他不在是陳晴結對幫扶對象,而放棄交往。每次進村,陳晴都會到他家坐一坐、聊一聊、問一問。村裡的工作開展、老百姓的反映怎麼樣,村裡有哪些工作需要陳晴們加強,家裡的孩子們都打電話回來了沒等。他喜添孫子,陳晴送上一個小小的紅包,中秋佳節陳晴會帶上一盒月餅,孩子們放暑假回他家,陳晴會提上牛奶、水果看一看。清除貧困戶序列已一年多了,廖老不僅沒有半點怨言,而是每次見陳晴都會笑著說“小陳來啦,到家裡吃飯”。如此這般,該村貧困戶把她當成了“自家人”、知心人。

三是突出重點,做貧困村的熱心人。脫貧工作不能僅僅面對自己的結對幫扶戶,更要站在全院的角度去面對陳晴們結對的幫扶村,新田法院共有2個結對幫扶村,石羊鎮沙田行政村、山口洞行政村共有8個自然村、93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8戶,為加強聯繫,身兼法院婦委會主任的陳晴,積極發動本法院年輕幹警帶上自己的孩子,深入沙田行政村與村裡的留守兒童開展“小手拉小手做個好朋友”的聯誼活動;又與中醫院聯繫,在山口洞行政村開展義診活動,對該村村民進行免費健康檢查;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廣泛開展“送法到我家”活動。其中“七一”貧困黨員的走訪慰問活動,大學新生送溫暖活動年年在堅持中。根據不同時段的的工作重點,又組織開展了扶貧手冊填報大檢查,住房保障大排查,扶貧問題百日清零大走訪等活動。為提高群眾滿意度,在2018年12月底,利用兩天休息時間,在兩個扶貧村的8個自然村分別組織召開了8個座談會,請扶貧工作隊長作了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廣泛徵求村民意見併發入棉被246床。此外,還積極配合駐村扶貧工作隊、村兩委向縣發改局、縣農業農村局、縣農建投公司等部門積極爭取道路設施改建、背街小巷硬化建設等項目資金10萬餘元;為加快扶貧村產業化建設步伐,又聯繫陳晴縣恆豐糧油公司、三箭農業公司到沙田行政村禾尚嶺自然村實地考察,落實土地連片承包事宜。不言而喻,陳晴已成了當地貧困群眾的善心人、熱心人。

“高質量脫貧摘帽正處於攻堅階段,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落實,去完善。我一定要發揚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的精神,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陳晴頗帶法官意味且沉著認真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