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球好貨”裝進河南“購物車”

河南日報客戶端評論員 馮軍福

11月的上海,“四葉草”再一次燦爛綻放。會笑會鬧會賣萌的機器人、不插管可做胃鏡的膠囊胃鏡、全球最細最短的胰島素注射針……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不少新奇的“明星展品”組團現身,讓人大飽眼福。展館內,各國參展商摩拳擦掌,全球最優質產品紛至沓來;採購者躍躍欲試,約50萬人的“買手團”開啟“掃貨”模式。

我省同樣奮勇爭先。本屆進博會,由外貿、外資、服務貿易、物流等多行業領域企業組建的河南省交易團也赴上海,發佈採購清單,捕獲“全球好貨”。這既表明了擁有1億人口的河南所蘊藏的強勁消費需求,更體現了我們大膽走出去、主動引進來的開放姿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齊聚黃浦江畔,優質商品觸手可及,先進技術近在眼前,機遇難得。

當前,我們正沿著高質量發展道路闊步前進,在擴大開放上積累了一些優勢、搶佔了不少先機,但優勢還不夠穩固。作為擁有巨大人口規模和市場潛力的中原腹地,作為諸多國家戰略平臺疊加的先行先試地區,我們迫切需要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充分利用好進博會這一重要的開放窗口和平臺,把更多優質資源裝進河南“購物車”。

要買更優質的產品,將進博會上的高端、優質商品引進來。去年通過和參展商的合作,澳大利亞的藥品、日本的美妝及母嬰用品等,已成為河南人的生活用品,更好地滿足了老百姓多樣化消費需求。要買更先進的技術,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去年參加首屆進博會,眾多河南企業通過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大大提升了產品競爭力。要買更高效的服務。如今的競爭態勢,除了拼品質、拼技術,還要拼服務,依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歡迎境外投資者來豫發展文化產業、參與產品設計研發,對於河南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意義重大。

“全球捕貨”,並不是簡單“拿來”、機械“移植”,而要精準採購、有效採購。只有把準產業轉移的新需求、站上新興產業佈局的風口,才能看到“嫁接”“育苗”的巨大潛力。在招商引資上,要聚焦優勢產業、重點領域,大力招引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產出效益高的重大項目。在外貿發展上,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標準為核心的競爭優勢。近年來,自貿試驗區洛陽片區引進美國傳奇3D公司,牽手好萊塢打造影視製作服務外包基地,就是一種積極探索。

“全球捕貨”,也不是隻“進”不“出”、只“買”不“賣”,而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進博會不是一般性的會展,除了把高精尖的技術和產品引進來,也為全國各地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開放平臺。今年的進博會上,河南非遺“三大件”鈞瓷、陝州剪紙、絞胎瓷驚豔亮相,吸引大量觀眾參觀,讓更多人瞭解了河南、愛上了河南。

開放大潮勢不可擋,在全方位開放中拓展空間、贏得主動,做實做優進口這篇“大文章”,我們定能在高水平開放中更好走向世界、綻放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