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Libra飽受摧殘,對國內相關行業有什麼啟發?

Libra正在緊鑼密鼓地開發推進中,圍繞libra的爭論在繼續。

不過,繞來繞去仍然是那幾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挑戰主權貨幣,幫助跨國轉移資產,逃避各國監管等。就連挑刺者的機構和議會議員以及專家都變換不出多少花樣來。

“四面楚歌”的Libra飽受摧殘,對國內相關行業有什麼啟發?

美國眾議院金融委員會召開的由扎克伯格親自參加的聽證會,議員們提問題都提的不準確,甚至提不出問題,不著邊際,說一些白話、外行話。

說明加密貨幣太新了,對此,都基本是空白。找毛病都找不準,提問題都外行。

當然,也可以理解。因為目前連開發者自己貌似也沒有弄清楚加密貨幣的真正內涵。包括Facebook團隊在內都是似是而非的。

比如,Libra要與主權貨幣和債券掛鉤,這本身就扭曲了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的本質含義之一。再比如,Libra幾十個、上百個成員就要做到全員共識信用?這也是匪夷所思的。加密貨幣底層技術區塊鏈一個特點就是解決了信用問題,即全員共識信用,基本無法篡改,做死了。

而這必須要求這個“全員”足夠多,多到誰都無法更改篡改,全員多到沒有任何力量和可能去更改它。

僅從去中心化、全員共識信用看,除了比特幣是真正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外,全球沒有一家真正的區塊鏈技術公司和加密貨幣。都是在忽悠。這一點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認識清楚。

在Libra四面楚歌之際,全球證券監管機構“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發話了:現有的證券法規可適用於Facebook Libra(天秤幣)等“穩定幣”項目。

IOSCO由世界各地的證券監管機構組成,包括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證券監管機構。IOSCO稱,經過對“穩定幣”的評估發現,它們既可能帶來益處,也會帶來風險。

所謂的“穩定幣”是一種與“穩定”資產或一籃子資產掛鉤的數字加密貨幣,而Facebook Libra將與數種貨幣(如美元和歐元)的銀行存款和政府證券掛鉤。雖然如此,Libra項目還引發了業界的各種擔憂。

相比於國外質疑聲不斷,打擊不斷的混亂局面,我國已經確定了要發展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定調,國內相關行業得到利好。

“四面楚歌”的Libra飽受摧殘,對國內相關行業有什麼啟發?

其實所謂Libra是美國未來參與全球貨幣競爭的一種新的金融工具,說白了就是想再度接力現在“疲軟”的美元,是想繼續維護所謂的美元霸權,以一種新的形式來繼續所謂“領導”全球經濟,到最後只會成為美國製裁他國的又一種手段,我們也應保持警惕。

IOSCO還表示,在“穩定幣”方面,將向全球金融穩定委員會(FSB)提供幫助。

IOSCO還會幫助Libra掃清前進路上的監管部門障礙。這對於Libra是求之不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