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一、“真棒”是失當的誇獎

我上樓梯時,還沒看到人,就聽到了下樓梯的兩個人的聲音。是一位奶奶溫柔慈祥和鼓勵的聲音:“對,你真棒!”這種語調,一聽就是對小孫子(女)說話。

果然,話音剛落,我就看到奶奶弓著身子,牽手小孫子,高高地提起他的手臂,小心翼翼地輔助他下了一個臺階,又要走下一步了。能說“真棒”的奶奶,已經是很有進步的奶奶了。

小孩子只有三歲多,雖然不太理解“真棒”是什麼意思,但在奶奶的動情語調下,也能感受到被鼓勵,一步步堅持著。

大多數人相信“誇獎”孩子可以建立他的自信,讓他們有安全感。說“真棒”時,確實讓孩子當下受到鼓勵,繼續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和理解,接下來他會怎樣呢?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1、以為自己是“王”,過度自戀

僅僅是做了一件事情而已,大人用“真棒”代表對他全面的肯定和讚揚!孩子會形成一種虛幻的力量感,會過度自以為是,這樣慢慢地就聽不進別人的勸誡,認為自己就是好的,是對的。

2、事實和內在矛盾,試圖擺脫

許多孩子經常有針對家庭成員的破壞性願望,當父母跟孩子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時,他可能無法接受,因為他對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他知道自己有時想法很黑暗,他希望媽媽消失,或者哥哥下個星期在醫院度過。

因此為了掙脫“好孩子”稱呼,剛被誇“乖”和“棒”的孩子就開始變野了,他在反對大人的讚揚。

3、為了保住“王”之冠,不敢輕易嘗試

如果孩子被稱讚聰明,他很可能不太願意接受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因為他們不能冒險失去高分,失去王之冠。

心理學博士海姆·G·吉諾特說:“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二、“努力”是讓人滿意的誇獎

1、稱讚孩子的努力,能形成成長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告訴我們“讚美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會慢性地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斯坦福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率領團隊,耗時10年,對紐約20所學校的400名學生開展了實驗,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得出的“成長型思維”結論震驚學術界。

實驗一開始,讓孩子們完成簡單的拼圖,所有孩子都能出色完成。然後將孩子分成兩組給予不同表揚。一組表揚他們的智商,“你很聰明”;另一組表揚他們的努力,“你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出色”。

第二輪測試,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相對簡單的,一種是較難的。結果發現,被誇聰明的孩子,大部分選擇了簡單任務;而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

第三輪是很難的任務,結果孩子們都測試失敗。只是他們對失敗的反應不同:被誇聰明的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很灰心;而被誇努力的孩子則認為自己不夠努力,還要繼續努力。

最後一輪測試的題和第一輪一樣簡單。結果出人意料:被誇努力的孩子的測試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而被誇聰明的孩子的得分相比第一次,卻退步了約20%。

德韋克解釋說:“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2、你若看到我的努力,我必積極擁抱世界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裡提到:如果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那麼他們可能對於艱難的任務會更加堅持不懈。

書中提到幾個令人滿意的稱讚:

(1)只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誇獎他們的品性和人格。

當孩子打掃地板了,說他辛苦了,或者地板看起來多麼棒啊!

(2)讚美的話語讓孩子看到真實情況,而不是他品格的扭曲變形。

例:八歲的肯尼幫他父親修補地下室,期間搬動了一件很重的傢俱:

父親:工作臺很重,搬起來很吃力。

肯尼(驕傲地):但是我搬動了。

父親:那需要很大力氣。

肯尼(彎起胳膊顯示出他的肌肉):我很強壯。

在這個例子裡,肯尼的父親只是評價了工作難度,是肯尼自己產生了力量感和自我肯定。

假設父親說“你真是很強壯”,肯尼可能會說:“不,我並不強壯”,接下來可能就是爭論了。

對孩子使用描述性語句,由孩子從中得出積極性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上會使他們對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的看法。

因此,稱讚孩子努力,客觀描述的語句,都不失為一種令人滿意的誇讚。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三、“有趣”不是誇獎,卻勝誇獎百倍

1、評價系統,由外界評價牽引行動

以上說到 “真棒”和“努力”的誇獎,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依賴外來評價系統,依據外界的評價系統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來形成自己的三觀。

可是外界評價系統會帶來一些損失,比如失去了自己做事的出發點。是因為自己好奇、熱情,想要探索這個世界,探索自己的身體,還是因為周圍人的要求、評價和鼓勵?

“有趣”是為孩子內心動力下定義的說法。

比如:文章開頭的孩子,他走下一個臺階,是想獲得外界的一身“真棒”的肯定嗎?是自己很努力地在跨步嗎?是以後每次跨步就想到,原來走下樓梯是這麼難的事,以致都要去努力嗎?

其實,孩子跨這一步,不為其他,只為探索自己的身體和這個世界,是沒有負擔的事,是有趣的事。

他感覺到自己對身體的控制,也感覺到某些部分不受控制,他跨一步,發現站穩了,很開心,接著想要再試試其他的跨步法。他的身體有無限的可能性可以發展,他的世界有無限的可能性要去打開。

而這時,奶奶說:“你真棒”,父母說:“你真努力”,孩子會很疑惑,把自己的行為重新做了錯誤的定義,原來,自己的行為是“棒”是不懈的“努力”,那種探索的樂趣完全消失了。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2、不能簡單地誇獎

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表現在孩子的身上尤為突出。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路邊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玩具店裡琳琅滿目的玩具,甚至成人眼中毫無作用的小石塊、小瓶子、廢螺帽、廢紙、空火柴盒、廢舊筆筒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們留連忘返,百看不厭的“研究”對象,對於那些在成人眼中平談無奇的事物,他們卻會感到那麼神奇和不可思議。

他們需要探索這個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大膽想象與猜測,並陪同他們一起耐心地探索與發現,解開更多的秘密。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3、行為已達到目的,就會停止嘗試

前段時間我跟老師學習費登奎斯。它是一種身體療愈方式,而在進行的過程中,能感受到時間慢了下來,能感受到自己,能喚醒對自己身體和行為的好奇。

小孩第一次學習翻身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翻轉自己的身體,像在玩一樣,也許玩幾十次,他終於翻過身來。可他並不會停止,下一次,他會用新的角度和方式來翻身。

但他是帶著樂趣和好奇在使用自己的身體,每一次的探索,都讓他與世界連接更多,讓他更覺得自己身體的神奇,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身體。

而一旦他被評價,被誇獎,就容易被阻止。

例如,媽媽在廚房忙碌時,孩子總喜歡跟進去摸摸這個摸摸那個。這時,媽媽可以讓他洗黃瓜、西紅柿、拌涼菜,昂媽媽拿調料。

從中,孩子可以瞭解蔬菜的特性,觀察食物的變化,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更多的體驗是創造性的基礎,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保證孩子充分地體驗是父母的責任。

“真棒”“努力”“有趣”,告訴你哪個才是誇獎孩子最好的方法

綜上三種方法,“真棒”最簡單卻失當,“努力”相對科學且最容易學習,“有趣”不是評價,卻比評價更重要,因為他看中孩子的好奇心,保護這一份好奇心,就是保護孩子的世界。

父母不是世界的英雄,卻是孩子的英雄。作為守護者,請還給孩子一個有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