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本期导读:

七匹狼借鉴去年爆火的网综节目《偶像练习生》的赛制,历经88天、设计5轮晋级PK,精选出7位与企业文化价值观高度匹配的“超级狼人”进入后备人才池。

  • 广撒网,捕“大鱼”:借助测评择优才

  • 煮酒“论”英雄:围绕企业经营,展开辩论PK

  • 要能说,更要善战:实体店运营+5分钟演讲

本文是2019年11月推送的第5篇干货,计3453字,阅读时间7分钟。

文 | 陈焱霞 七匹狼战略经管部负责人

李育怀 七匹狼人才管理负责人

来源 | 《培训》杂志11月刊

“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相信你一定听过这句七匹狼男装的广告词。

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在七匹狼,“狼性精神”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

奋斗、团队精神、执行力成为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寻找到一群血液中充满狼性的优质人才,为企业发展建言建功?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在外部竞争加剧,内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七匹狼作为国内领先服装品牌,亟需从内部选拔一批各个维度都比较优秀的综合性人才进入后备人才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升建言献策——“超级狼人计划”由此诞生。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如何才能选出深藏不露的真正“高手”,而不仅仅是领导眼中的“尖子货”?“超级狼人计划”项目组经过考虑,针对全司所有员工开放报名通道。

同时,项目组以公司核心价值观——客户为本、保持狼性、拥抱变化、合作共享为标准,提取出5个维度的胜任力模型,针对前来报名的员工,借助《偶像练习生》综艺节目的赛事精髓及选拔思路,历经88天,通过五轮晋级PK,最终从不同维度选出7位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进入后备人才池。这种赛马机制也成为七匹狼人才选拔的有效方式。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超级狼人能力要素模型

1 广撒网,捕“大鱼”

七匹狼门店遍布全国,总公司举办的人才选拔活动要触达各分公司,需要充分有效的宣传,才能取得一定效果。项目组的项目经理,其工作除了与团队成员明确整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框架,详细跟进计划、任务分工外,还要主抓项目各阶段的线上线下宣传预热工作。

守好“第七频道”主阵地

七匹狼内网“第七频道”作为企业内部宣传窗口,成为此次项目在前期引流的重要平台。初期,项目经理策划后决定通过海报、文章推送发帖等形式,在“第七频道”中做足宣传。

在帖主的带动下,一传十、十传百,形成员工自发传播;同时,活动也成功吸引了员工的好奇目光,踊跃前来报名参赛。

办公楼各个楼层的展板、楼宇电视广告屏,能够广泛覆盖企业员工,零距离锁定受众群体,也在项目宣传初期成为重要突破口,为正式比赛引来流量。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办公楼楼层展板

借力测评,开启PK大战

针对蜂拥而至的报名人员,项目组开展了第一轮选拔。此轮选人标准比较宽泛,只要符合“司龄1年以上,总监以下级别,近1年内绩效考核等级获得一次A”的员工,即可进入第二轮PK。

要识别未来可以晋升至更高职位的高潜人才,自然需要测评其发展潜能,不能局限于现有能力。为此,项目组在第二轮选拔中引用了A-FAST模型,借助模型的线上标准题目,让参选者在答题过程中获取高潜人才评估报告,考察他们在践行抱负、敏锐学习、人际通达、跨界思考四个方向的能力。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FAST潜能测评四个方向

此外,项目组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考察候选人在“动机能量、思维决策、情感成熟度、人际互动、任务执行”5个方面共20项个性特征,采用迫选法的方式,让候选人必须在众多选项中选择其一,测评他们在以上5个方面的真实水平。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部分选题示例

迫选法

指按照要求,一定要从不同选项中选择其一的方法。此种选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价中的主观偏向,并提供对评定项目真实有效的指标。

在测评工具的助力下,项目组从第一轮晋级的77名候选者中,筛选出30名愿意追求更多职业发展空间,渴望承担更大责任的员工。

2 煮酒“论”英雄,言论“辩”高下

拥有潜在实力,也需要实践检验。通过测评工具筛选出的员工,必须真枪实弹上场,在辩论中验证自身实力,以言论争得一席之地。

因此,项目组在第三轮选拔中,将30名员工随机分为6组、每组5人,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两两PK,根据嘉宾个人评分和现场观众投票得分的总分进行排名,取前15名晋级。

充分考虑到不仅要测试参赛选手的现场应变能力,也要从辩词中了解他们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思所想,项目组选择了以企业经营方向为主的辩论题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第三轮选拔辩论主题

导师辅导,谁“语”争锋

这些选手来自各个岗位,并非都具备思路清晰的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对策略,为了帮助他们梳理逻辑和临场发挥技巧,这一轮比赛中,项目组加入导师辅导环节。通过经典辩题的练习,导师助力参赛选手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导师在充分了解了各辩手的的特长之后,确定适合各自的辩位;在立论之后,一起写出立论稿,通过资料搜集合适的案例,支撑自己的观点;在练习中一同寻找可以打击对手的问题;当然,也辅导选手猜想对方观点,提前准备好如何回答。

大众评委,全力“打Call”

传统的“考试型”设计,由老师直接评定,参与者难免觉得无趣。本次项目在多个比赛环节设置大众评委,一来通过大众评委为自己心仪的选手“打Call”,加油助威,提升全员参与感,二来也让选手更加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展示。如在第二轮比赛中,项目组设置了一张“免死金牌”,保证大众评委点赞最多、呼声最高的候选人直接晋级。

在第三轮主题辩论中,项目组更是邀请要公司领导作为嘉宾,参赛者家属、好友、同事作为现场观众,由他们决定场上赛者的去留。每场辩论结束后,由嘉宾对每个辩论小组及个人表现进行评分;辩论结束后,现场观众每人投7票,项目组按照最终票数决定可以继续竞赛的人选。

3 要“能说”,更要“善战”

出谋划策者不仅要能说会道,还需具备实战功夫。在最后两轮选拔中,先通过实体店的实战行动,再经过演讲比赛,择出文武双方的儒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第三轮成功晋级的15名参赛选手,项目组按照运营、销售、职能部门进行混合搭档,3人一组,分配到相应门店,通过业绩策划,取同比业绩增长及过程表现成绩综合排名前10名晋级。

终端实战为5天,前3天为爆破策划,后2天开展具体营业。项目组在资金、人员上都给予相应支持,比如,每组给予1000元经费,实体店的店长和销售人员也供他们“差遣”等等。

在比赛中,参赛者合理分工,将所学所思全部投入到生产当中,切实有效提升公司业绩的同时,个人也获得了成长。

比如某小组3名成员由店员、HR、审计人员组成,在具体策划时,他们友情邀请了宝岛眼镜和林肯汽车为其加油助威。通过林肯轿车的门前展示,为店铺引流;将宝岛眼镜的眼光测疗器械引入店铺,为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免费提供眼疾筛查服务。经过两天实践,该店的销售业绩提升高达347%,他们也成为此轮比赛的冠军组。

终极PK,打破“第三面墙”

成功晋级的10名员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进行终极PK——5分钟现场演讲,评委在逻辑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选出优胜者。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第五轮10晋7主题演讲评分维度

在终极PK中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在运营上巧妙构思,不仅引入直播形式,也调动现场评委,让他们成为比赛气氛的营造者。

首先,项目组打破“第三面墙”,将这场比赛通过“第七频道”面对公司内部直播,全体员工可以实时

关注,并参与到人才选拔的过程中,共同见证“人才偶像”的诞生。通过视频直播,不仅为场外员工带来感官刺激,现场扣人心弦的比赛也为项目的下次启动做足宣传。

其次,嘉宾评委作为评分导师,也不断调动大家的情绪,将决赛推向高潮。这轮比赛中,参赛选手围绕主题进行5分钟演讲后,部门负责人上台为选手进行1分钟的拉票陈述;接着,嘉宾代表对场上选手一一点评;最后,由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投票确定最终获胜者。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总决赛奖牌

通过各轮晋级PK,项目组选拔出7名超级狼人成为后备人才。此次项目采取的赛马机制,不仅为基层员工提供了发声渠道,也形成了可复用的人才选拔机制,让所有员工得到有效利用与配置,不断为企业发展“供血”,打造公司专属人才梯队。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11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当“超级狼人”遇上“偶像练习生”,这剧情有点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