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公社文书主管知青的老杨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原创:张玉梅,1951年生,北京市人,1964年进西安市第六中学五年一贯制高6届就读,1969年10月到陕西省商南县清油河公社涧场二队插队,1971年3月招工到商洛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工作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遇见

岁月带走了无数的记忆,但回忆会越来越清晰。说起上山下乡,说起清油河的往事,一准儿绕不开关于老杨的话题。老杨,注定是清油河知青今生倾心驻足的风景,一世不舍的眷恋。

老杨,清油河公社的文书,主职文案的收发撰写,分管知青的负责人。世界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而老杨正是给予知青温暖、支撑着我们走过每个难熬时光的人。

他,四十多岁年纪,个头不高,睿智幽默,豪爽热情,人很干练,写得一笔好字和一手好文章。第一次初识是在我们初到清油河那天,而且仅仅是因为他的声音。

那天,送我们的卡车刚刚在公社院子里停稳,就听到声音洪亮的西安腔:“各队队长注意咧,把自己队的知青领回去,安排好吃住,甭(Bao)把人领错咧!……。”哇!在远离西安、耳边满是陌生的柔柔软软的陕南腔中听到这亲切的乡音,让人惊喜异常,不由遁声望去,虽尚不识他是何人,但却初步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老杨是抗美援朝的兵,是当年“最可爱的人”。可能是因为家庭出身或其他原因(他从未说起,我们也从未问过),转业时被分配到秦岭深山的商南,在清油河公社当了文书。他为人正直,思想深邃,行为理性,办事公正,在当地老百姓中口碑不错。是一个本色、真诚、从不矫饰的人。他对西安知青更是关怀备至,热情相帮,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知青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并尽可能创造机会让诸多知青参加一些有层次、有意义的活动,多锻炼,多见世面,多长见识。但老杨对知青管的紧、要求严也是出了名的,我们探亲回家,有事外出都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不打招呼随意外出是绝对不允许的,自由散漫,吊儿郎当,违反群众纪律的行为在清油河是没有市场的。

公社文书、主管知青的老杨

有一次在县上的“四月物资会”上,有个别知青偷拿老乡出售的落花生、核桃、水果、草帽等,还未等他们走回清油河,县上已把电话打到公社。老杨立即派人在路边截住他们,及时进行批评帮助,遏止坏风气的蔓延。

老杨还多次利用出差、探亲去西安的机会进行知青家访,和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家庭境况,及时掌握思想动态,适时解决问题。有次老杨去我家家访,和我老爸长谈数小时,一时兴起俩人还跑到钟楼“同盛祥”吃顿羊肉泡馍,回来接着聊……。这事也是在我被招工后才知道的。

老杨在讲述自己往昔遇到的不公正对待和困顿时,从来没有站在一种发泄的角度,而只是平和的、客观的面对,他对历史的真诚和深沉,令人十分赞赏、敬重!

他还经常爱和知青拉家常,平易近人,从不摆出高高在上的领导架子,那润物细无声的感动常常沁人心扉。和老杨聊天也总是有不期的收获,他常鼓励我们多读书充实自己,因为我知识面的局限,有时和他对话总会有一种没见过世面的局促与辛苦,但更多的还是有一种意外获得的幸运与满足。有次我们聊起了关于人的品性的话题,老杨说:“人本真的内在才是最可贵的,做人一定要做精神明亮的人……。”我非常认同,就我的理解,在人生修习过程中,将它写进你的底层代码,不失为一种自珍的明智。

老杨对工作的投入也源于他有一个“贤内助”的支持。谈起他的妻子,老杨禁不住流露出得意之情,满脸幸福地向我们讲述他因一场报告会的相遇而得到一世爱情的故事。 那年他从抗美援朝战场凯旋归来,受邀到某中学作报告,当时还是学生的解君颜(老杨妻子大名)坐在台下听报告,被老杨的精彩演讲及英俊形象所吸引,对英雄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继而到后来的书信往来。待她毕业后两人毅然幸福携手,相濡以沫,结下一世情缘。老杨来到大山深处,她不离不弃追随,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贫瘠的山区,相夫教子,辛苦付出成就丈夫的事业。生活虽过得艰辛,但清苦并未浇灭她对丈夫对家的热爱,朝夕相伴着最爱的伴侣、可爱的孩子,坦然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实现生活和生命恒久的价值。在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能够从容应对这一切的女人,该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内心?!正是这颗虔诚坚守的心,使她收获了无价的精神富足和坚若磐石般的家庭幸福。

老杨和他的妻子解君颜

每每说到这里,老杨略显神情凝重,他对妻子细腻而温柔的爱意,触碰心灵的感激和深深的歉疚都显露无遗,我们也为这个故事深深感动。在日后的接触中,温婉如邻家姐姐的她清秀、端庄、文静的外表下,那内心的善良,接人待物的真诚,人品的内在都如她的名字一样漂亮。在清油河生活久了,和当地人融洽相处,她的口音里竟时不时也夹杂着柔柔的商南腔,很是可爱。

半个世纪过去了,每当想起清油河插队的日子,老杨夫妇可亲可敬的形象却是那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心潮久久难以平静……。亦师亦友的老杨,感恩在我的世界里遇到你!

知青往事:公社文书主管知青的老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