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道光年間河北梆子逐漸形成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在清代的順治年間,陝西的秦腔就流傳到了北京及其周圍的地區。據清代學者劉獻廷的《廣陽雜記》記載:秦優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

清乾隆時期,秦腔日益盛行,對崑曲形成壓倒之勢。如《夢中緣傳奇》的序中記載:北京之梨園……所好唯秦聲、羅、弋。厭聽吳騷,聞歌崑曲,輒鬨然散去。至嘉慶年,盛尚秦腔,盡系桑間濮上之音。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從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清代康熙中葉京畿地區已經有了秦腔,延續到乾隆、嘉慶年間,這裡一直有非常活躍的演出活動。

秦腔之所以能夠流入河北,主要是山西、陝西的商業向京師及河北各地延伸的緣故。在當時,山西、陝西的商業尤其是山西商人所經營的錢莊、典當行、釀造業,幾乎遍於河北各主要城鎮。商人出於業務聯絡、應酬等需要,便把家鄉流行的山陝梆子,引進到他們經商的地方,以此來取悅顧主並壯其聲勢。

山陝梆子流入河北後,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為了贏得當地群眾的喜愛,就根據當地群眾的語言習慣、情趣、愛好等,在藝術上進行了不斷的改革與創造。特別是在山陝梆子的演員隊伍中,河北人逐漸增多,這更是導致山陝梆子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

至清代道光年間,這種長期活動在河北的山陝梆子,便逐步發展成河北梆子了。據後來的戲劇研究家鄭法祥所著的《談悟空戲的表演藝術》一書中記載:鄭法祥之父鄭長泰,生於清道光十七年。七八歲時,入河北故城黃毛科班習直隸梆子,出科後常演於保定一帶。

由此可知,早在19世紀40年代,河北就有了河北梆子科班。到了清代道光末年,在北京城南的河北雄縣馬務頭和定興,相繼又湧現出三慶和、祥泰等直隸梆子科班,學生多是當地窮苦農民子弟,教師中既有梆子藝人,也有高腔、梆子全能的藝人。

這類科班畢業的藝人,主要活動於河北定興、徐水、容城、高陽、霸縣一帶。其中,在清代光緒初年就已聲名鵲起的藝人田際雲就是定興科班出身。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田際雲《黃鶴樓》劇照

田際雲是保定高陽人,他自幼就對戲劇產生了濃厚興趣,9歲時進入了趙俊與人同辦的“雙順和”科班正式學戲。

田際雲學戲不光有興趣,也有天資。一副好嗓子,練功時吊起來往往引得學友和師傅們駐足屏息靜聽。他又有模仿和創造的靈氣,主學花旦,又兼學青衣乃至生角等多種戲路。

田際雲不但天資聰慧,而且還非常刻苦努力,所以在其青少年時期就成了戲班裡的頂樑柱,先後跟隨戲班到北京、熱河和天津等地演出。15歲時已嶄露頭角。21歲時在北京創辦小玉成科班,後為玉成班。並邀黃月山等著名京劇演員入班。使之成為北京第一個梆簧合演的戲班。

田際雲在23歲時又率班赴上海演出,歷時達4年之久。有一次他在上海演出《海潮珠》。這出戏演的是春秋故事,劇中講的是春秋時的齊莊公昏庸無道,見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貌美,與其私通。崔杼聞知後,非常氣惱,假裝有病不起。齊莊公以探病為名又與棠姜私會,並密謀毒死崔杼。此時崔杼已暗設伏兵,殺死莊公,並追殺棠姜。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在這出戏中,田際雲扮演棠姜,扮相俊美,表演傳神,讓觀眾們看得如醉如痴。當時有無聊之人在報章上著文稱,看了田際雲扮演的棠姜,使他“靜思榻上想九宿而揮之不去”。

田際雲聞知後,便將“想九宿”改一字成“想九霄”為藝名。後來,有一次慈禧太后在宮內看田際雲的戲,稱他的唱腔“響遏行雲,直衝九霄”,田際雲遂把藝名又改為“響九霄”。

田際雲主工花旦,但青衣、武生、老生、小生行無一不精,具有堅實的基本功和精湛的表演技藝,行當廣博,能戲很多。至於他的本行花旦戲,諸如《珍珠彩》《辛安驛》《英傑烈》《榮三貴》《跪樓》等更為出色,是當時河北梆子的代表人物。

在那時,河北湧現出了眾多的班社,除了田際雲最初進入的“雙順和”外,有記載的還有北京以東的河北灤縣高老裕梆子班。

這個梆子班在1853年成立,全班40多名學員。學員畢業後,經常在河北豐潤、開平、玉田、樂亭、灤縣、昌黎、山海關一帶演出。

此外,這時期著名的科班,還有河北涿縣白塔村雙順班以及河北寶坻縣的永勝和班。那時,永勝和班的著名教師張國泰,培育了不少出類拔萃的演員,如一盞燈、四盞燈、小茶壺、程永龍、毛毛旦等。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另外,據同治年間成書的《都門紀略》以及《精忠廟報廟花名冊》記載,當時在北京露天演出的河北梆子戲班,還有萬順和、全順和、雙順和等,可見其發展的逐漸興盛。

隨著河北梆子戲班與劇社的大量產生以及大批優秀演員的湧現,直隸梆子在清代同治年末年和光緒年初,開始呈現繁榮昌盛的景象。這是它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發展高潮。

在那時,河北梆子的蓬勃興起,同當時正在北京稱雄的皮黃,即京劇,形成了爭妍鬥盛、分庭抗禮的局面。河北梆子的科班和戲班,簡直如雨後春筍一般,遍佈河北各地。

僅京南、京東的著名的戲班與劇社就有河北文安的吉利,安次的德盛魁,永清的永盛和,大城的洪順和,霸縣的三慶和、永生和、慶勝和、李海班,高陽的長慶和、常勝魁,定興的信勝和、保慶和,淶水的晉連魁。另外還有河北獻縣的長勝和,任丘的同盛魁、天順和,南皮的義順和、張家班,東光的皂戶陳班,饒陽的崇慶,武強的同泰和,棗強的順成,無極的四舉,新樂的源順和,等等。戲班與劇社的大量產生,使河北梆子在廣大河北農村成為了無可匹敵的劇種。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下河東》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河北梆子在大舉興辦科班後,造就了大批藝人。據當時的史料記載,在那時,著名的鬍子生角色有蓋天紅、童子紅、靳志卿、蓋景州、吳永順、勾兒紅、梁宗旺、楊娃子、小元元紅、八百紅、十二紅、十四紅、馬雲峰、七百紅、十七紅、二寶紅、燕子紅、海棠紅、雲遮月、劉長順、一千紅、十三紅等。

其中,蓋天紅原名王步雲,他11歲進入“紅菊花”承辦的喜盛園科班學戲。他學戲非常刻苦,寒暑不輟,苦練童子功,備受師傅厚愛,傳以秘宗,為其藝術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步雲身材中等,扮相俊雅,功底紮實,戲路寬闊。紗帽戲,靠架戲,各有所長。他天生一副高亢脆亮、一生不敗的童子音嗓子,洪亮悠揚,剛勁挺拔,吐字真切,噴口工穩。上揚一句宛如高山流水,一瀉千里,氣足聲瀾,餘味無窮,堪稱“一句定太平”。

他擅演的劇目有《大報仇》《金沙灘》《下河東》《取成都》《殺府》《北天門》《斬子》《蘆花》等。

“童子紅”是當時著名藝人趙崇波的藝名。他出生於河北任丘,10歲時去饒陽縣“大崇慶”河北梆子科班坐科,因聰明伶俐、刻苦好學,深受班主和教師賞識。

他出科後往返於北京、天津、保定及石家莊、邢臺等大中型城市演出,很有觀眾緣,又因其身材矮小,故取藝名“童子紅”。劇團戲報一貼,凡有“童子紅”登場的戲,便座無虛席、叫好不斷。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太白醉寫》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童子紅”的代表劇目有《太白醉寫》《狀元譜》《打侄上墳》《文昭關》等。與其他名家流派比較,雖然劇本相同,但趙崇波的做戲、唱腔、道白均有獨到的發揮,體現了自己脫俗的風格。

清代光緒末年,趙崇波曾多次被請進皇宮為宮內導戲、演戲。有一次,他閒來無事,四外遊逛,出於好奇,敲響了金鑾殿的大金缸,驚動了聖駕,欲將其開刀問斬。幸虧一個被稱為“八千歲”的崇拜“童子紅”的戲迷太監苦苦講情,才免於一死。為此,皇上還點了他的戲,將功折罪。

趙崇波曾與蓋天紅、靳老虎、水上漂等知名演員在北京萬順和梆子班演出。後來又改搭全勝和梆子班,與“十三旦”俟俊山同臺演出。他會的戲很多,因長期在北京演出,唱腔中摻有北京語言,故有人稱他唱的是“京梆子”。代表劇目《斬黃袍》。

那時著名的旦行角色有十三旦、水上漂、紅兒、海兒、皂兒、雙屏、金鑲玉、響九霄、人人紅、小銀鸛、六月仙、蓋陝西、油糕旦、紅菊花、撈魚鸛、天明亮、飛來鳳、靈芝草、玻璃翠、小旋風、六六旦、小金鐘、五月鮮等。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斬黃袍》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其中,“十三旦”是著名藝人侯俊山的藝名。侯俊山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他2歲時母親就病故了,父親把他寄養在懷安縣兩旗屯村的姥姥家中。

那時候兩旗屯秧歌劇興盛,每逢過年過節,必定要唱戲鬧社火,侯俊山看戲看得如痴如醉。舅舅看他是個唱戲的苗子,就讓他拜村裡的秧歌藝人為師,並登臺演出。

侯俊山9歲時進了張家口的山西北路梆子戲班,學旦角,他技藝提高很快,10歲便登臺演出了一出小戲《鬼拉腿》,博得滿園觀眾喝彩。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打金枝》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13歲時,侯俊山一出科便成為頂樑柱,“十三旦”的藝名不脛而走,傳遍了張家口。侯俊山17歲時,到北京改唱河北梆子,“豔名掃噪京都”,有口皆碑。當時主演《打金枝》《辛安驛》。

1875年,侯俊山在福壽堂演出《回荊州》,飾孫尚香,聲名大振,被譽為“京伶八傑”之一。

1892年,他被送入清宮的演戲機構昇平署,入宮唱戲達10年之久,慈禧贈其黃馬褂、戲裝、賜六品頂戴,並認侯俊山為“御兒”,賜字“喜麟”。那時的大學士徐桐麟曾讚譽說:“狀元三年一個,十三旦蓋世無雙。”

侯俊山曾到上海、天津演出,使兩地觀眾為之傾倒,他還錄製了唱片。他把山西梆子的精華融進了河北梆子,開創了唱腔風格獨具的京梆子,深受歡迎,他自然地成為河北梆子的創始人之一。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鐵弓緣》劇照(圖片來源網絡)

他戲路頗寬,集武生、各種旦角於一身,在《三上轎》《斷橋》《牧羊卷》《三堂會審》《烈火旗》《鐵弓緣》《蝴蝶夢》《鳳儀亭》《伐子都》《迷人館》《八大錘》《回荊州》《青石山》等戲中均演主要角色。

那時著名的淨行角色有童雷紅、銀玉、麻怪、牛春化、七百里、於永海、一聲雷、崇懷、黑燈等。著名的醜行角色有禿醜、劉五、劉義增、張黑、不賴醜、劉七、王子實、孫福泰、驢肉紅等。

其中,有一部分演員一開始並不是唱河北梆子的,而是半路上由山陝梆子改唱河北梆子的。

那時,活動在河北各地鄉鎮的演員,多不見記載。後來據老藝人、老觀眾回憶,當時的何達子、元元紅、大吉高、鐵蟈蟈、小禿紅、冰糖翠、嗄崩翠、小達子、還陽草、七金子、小二寶紅、海棠花、水仙花、郭達子等,在河北城鄉影響十分巨大,這些演員全部是河北人。

何達子原名何景雲,武強縣何家村人,因常在天津演出,又有“衛達子”之稱。早年何達子曾入本村“同泰和”科班學藝,後在天津寶坻縣大官屯“同盛和”深造。工老生,在藝術上學習達子紅(即梁宗旺),在天津與“小元元紅”魏連生齊名。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何達子做功以發綹功見長,他用的發綹比一般人用的要長八寸多,可是他甩起來輕鬆自如,毫不費力,頗得內行人讚許。演《四郎探母》中“見娘”一場時,一般鬚生都要把面牌摘下,不然發綹掛在上邊,就會當場出醜,何達子卻仍舊戴著面牌表演,而且甩起來從容不迫,足見其深厚的功底。

何達子的唱腔鏗鏘有力、獨具韻味。他道白清晰,表演逼真,藝術造詣很高。有一次,海參崴一家劇場邀他去演出,前臺問他用什麼戲打頭炮,他說:“《四郎探母》。”

該劇場原來有一個叫“八百紅”的鬚生,《四郎探母》是八百紅的拿手好戲,劇場主事人覺得何達子唱得好壞都會影響他與八百紅的關係,讓他改一改,可是何達子堅持要演這個戲,主事人只得依了他。

演出時,劇場裡座無虛席,掌聲不斷,那位叫八百紅的鬚生覺得相比之下自己差得太遠,第二天就坐火車離開了海參崴。

第二天演出時,劇場主事人又問何達子演什麼戲,何達子說:“《蜜蜂記》。”

主事人想了半天,覺得這個戲裡沒有何達子的戲可演,問題:“何老闆在《蜜蜂記》裡演哪個?”

何達子笑了笑:“演個配角,一個家院。”

主事人知道他性情孤僻古怪,不便多問,只好依了他,晚上演出時,觀眾聽說何達子演《蜜蜂記》,都覺得新鮮,座位坐得非常滿。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蜜蜂記》開演後,何達子在唱腔和身段上一改故轍,使人耳目一新,不斷博得掌聲,一個家院,竟在觀眾的心中成了主角。

“元元紅”是河北梆子著名元派創始人魏連升的藝名。魏連升是河北省安次縣人,他12歲入永勝和科班跟隨“一千紅”紀發習藝。

魏連升天資聰穎,頗有模仿能力,學起戲來也格外用功,所以在師傅的精心傳授下,藝業進步很快。

他的唱比師兄弟優美,他的戲比師兄弟會得多,出科以前就常在霸縣、永清、文安等地演出,人們知道他是“一千紅”紀發教出來的徒弟,都管他叫“小一千紅”。

從那個時候起,他在所到過的地方就小有名氣了,永盛合科班到哪兒去演出,當地群眾就互相招呼開了:“走哇,看小一千紅去!”

1898年,魏連升結束了科班學徒生活,正式出科。此時的魏連升不僅出落成為姿容出眾的美男子,而且練就了超人的演戲本領。

同年,他辭別了與他相伴6年、情同父子的紀發老師,來到梆子名家薈萃、好角如雲的天津衛,開始了獨立搭班的藝術生涯。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魏連升來到天津後首演於天津的金聲園,深受歡迎。後來,他又改搭位於河東奧租界的東天仙戲班,並在這裡結識了正稱雄於天津劇壇的前輩“小茶壺”吳永順和“何達子”何景雲。

這兩位藝術家在唱功和演技方面都有相當深厚的造詣,是河北梆子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魏連升同他們交往,觀摩他們演出,還從他們那裡“偷藝”,使他眼界大開,見識驟增。

魏連升的好學精神和上進心驅使他出師後仍堅持學藝,他向梆子劇種的名家學,也向皮黃藝人學;他向生行演員學,也向旦行演員學。凡別人之長處,他都要認真加以研究。他學習別人的藝術並不“死學”,而是一面認真揣摩前輩名家真功所在,一面研究如何開創適應天津觀眾欣賞趣味的新路。

魏連升廣泛吸收了他人唱、做的長處,再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去發揮、改造。他在舞臺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嘗試,使傳統的聲腔板式、旋律結構以及演唱技法,都出現許多變化。他在這樣反覆變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特色獨具的演唱風格。

魏連升的唱韻味纏綿悱惻,高低起伏幅度大,行腔中巧妙加入襯字,甩腔、拉腔痛快淋漓,敘事性唱段又唱得抒情、俏美。高音的地方多使用背工即假聲,落音時使用本工即真聲,真假聲銜接自然、順暢,華彩間有凌厲,激昂不失優美。他的聲腔美都體現在自然之中,不見矯揉造作。

另外,魏連升在唱、念中毅然捨棄山陝派、直隸派所保持的濃重的山陝語音,易為河北地方語音,不“酸”不“侉”,字正腔圓。他還剔除所演劇目裡的水詞、拗口詞,變一段唱多道轍為一轍到底。這些改進,有力地推動了河北梆子聲腔、音樂的發展,形成河北梆子老生行當的一支新流派。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這個流派就是由魏連升創建、一直延傳後來仍然為人們所稱道的“元派”藝術,為此,當時有人評論說:宣統年間,異軍突起,出了一個魏連升。他把老調梆子的唱腔加以修改,另創新腔,專趨悱惻纏綿一路,此調一出,大紅大紫,一時風尚所起,全是元元紅一派。

魏連升創建的元派唱腔是對河北梆子的一大發展。它一掃老直隸派唱腔的生硬之氣,以華麗流暢、變化多彩的風格贏得觀眾喜愛,為後輩許多老生演員所效法。後來的小香水、王金成、銀達子等人都是“元派”的繼承者,為河北梆子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魏連升的藝術成就,除唱功方面外,還表現在他的做功上。清末時候的天津戲曲舞臺,時興梆、黃“兩下鍋”,許多造詣深厚的皮黃演員都與梆子演員同臺合演。藝人們彼此相幫,互相借鑑,關係十分密切。

魏連升在與皮黃演員合作中,隨時注意吸取別人的長處,為己所用,彌補了自身的缺欠。人們稱讚他水袖技巧表演精到,眼神的運用傳情達意,善於用面部情緒的變化刻畫人物心理狀態,等等。殊不知他這些演技,都是在那個時候向皮黃藝人請教,或看皮黃藝人表演受到啟發後練就的。

那時,同班皮黃名演員李吉瑞演《請宋靈》,做戲非常有情緒,臺下觀眾每每被感動得掩面哭泣。這使魏連升震動很大,懂得了演員在舞臺上不光是表現技巧,更重要的是真實地展示劇中人的感情,這樣才能打動觀眾的心。

從此,他努力鍛鍊運用不同的情緒處理,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再登臺演戲,他不光是注意做功的穩重、大方等外在形式美,更注意運用恰如其分的演技,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體現來,爭取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魏連升在這方面的成就,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直至他逝世20多年以後,天津戲迷還在《新天津報》上著文,回憶當年魏連升演《探母》的精彩表演,文中寫道:至見娘一場,他不但臉上有戲,跪步、甩髮情勢緊張,唱做細膩,均非今日皮黃所能企及。唱功則迴腸蕩氣,曲折有致。臺下觀眾凡富於感情者,莫不掬同情傷心熱淚,可見感人之深有如此哉!

由於內因和外因的促成,魏連升在短短的幾年當中,在天津紮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成為內行和外行都擁戴的河北梆子老生行當的一代宗師。

譽為國劇的河北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