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废气问答!粉尘、脱硫、脱硝、飞灰等

10个废气问答!粉尘、脱硫、脱硝、飞灰等

1. 什么是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三项大气污染物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的燃机要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相比较,将达到或者低于燃机排放限值的情况称为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其中,在燃用煤质较为适宜的情况下、采用技术经济可行的烟气污染治理技术,使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小于10 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的煤电机组,称为超低排放煤电机组;使得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小于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的煤电机组,称为满足燃汽轮机组排放标准的煤电机组。

2. 什么是静电除尘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电晕放电,使烟气中的灰粒带电,通过静电作用进行分离的装置。

它由放电极、收尘极、高压直流供电装置、振打装置和外壳组成。

3. 电除尘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电晕极和集尘极组成的不均匀电场中,以放电极(电晕极)为负极,集尘极为正极,并以72kV的高压电源(高压硅整流变压器将380V交流电整流成72kV高压直流电,由横梁通过电晕极引入高压静电场)产生。当这一电场的强度提高警惕到某一值时,电晕极周围形成负电晕,气体分子的电离作用加强,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正负离子被除数电晕极中和,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则向集尘极转移。当带有粉的气体通过时,这些带电负荷的粒子就会在运动中不断碰到并被吸附在尘粒上,使尘粉荷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尘粉很快运动到达集尘极(阳极板),放出负电荷,本身沉积在集尘板上。

在正离子运行中,电晕区里的粉尘带正电荷,移向电晕板,因此电晕极也会不断积灰,只不过量较小。收集到的粉尘通过振打装置使其跌落,聚集到下部的灰斗中由排灰电机排出,使气体得到净化。

4. 影响电除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电除尘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粉尘比电阻、气体温度、烟气速度、气体湿度、粉尘浓度、电晕极性、气流分布均匀性、振打方式等。

5. 造成电除尘气流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

1)由锅炉而引起的分布不均;

2)在烟道中摩擦引起的紊流;

3)由于烟道弯头曲率半径小,气流转弯时因内侧速度大大减小而形成的扰动;

4)粉尘在烟道中沉积过多使气流严重紊乱;

5)进口烟箱扩散太快使中心流速高引起流速分布不均;

6)锅炉漏风等。

6. 气流分布不均对电除尘的影响有哪些?

1)在气流速度不同的区域内捕集到的粉尘量不一样,气流速度低的地方电除尘效率高。总体上讲风速过高的影响比风速低的影响更大;

2)局部气流速度高的地方出现冲刷,产生二次飞扬;

3)振打清灰时通道内气流的紊乱,打下来的粉尘被带走:

4)除尘器一些部位积灰反过来进一步破坏气流的均匀性。

7. 电除尘器电场产生二次飞扬的原因有哪些?

1)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会产生二次飞扬;

2)烟气流速过高产生二次飞扬;

3)气流分布不均产生二次飞扬;

4)振打频率过快,使粉尘从收尘极板上落下时呈粉末状而被烟气带走,产生一次飞扬;

5)电除尘器本体漏风或灰斗出现旁路气流带走粉尘而产生二次飞扬。

8. 如何防止电除尘器电场产生二次飞扬?

1)使电除尘器内部保持良好的气流分布;

2)使设计出的收尘电极具有充分的空气动力学屏蔽性能;

3)采用足够数量的高压分组电场并将几个分组电场串联;

4)对高压分组电场进行轮流均衡地振打;

5)严格防止灰斗中的气流有环流现象和漏风。

9. 什么是飞灰比电阻?

单位面积、单位厚度飞灰的电阻值,常以其电阻率表示,单位为Ω/cm。长度和截面积各为1个单位时的电阻为比电阻,即导线长度为1cm,截面积为1cm2时的阻值,用ρ表示,单位为Ω·cm。

粉尘分通常分为低比电阻粉尘(ρ<104Ω·cm)、中比电阻粉尘(104Ω·cm5×1010Ω·cm),比电阻是影响除尘器效率的重要因素。

10. 常用脱硫方法?

国内外目前普遍采用脱硫方法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三大类。

燃烧前脱硫,是采用洗煤技术对煤进行洗选,将煤中大部分的可燃无机硫洗去,降低燃烧煤中的含硫量,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燃烧中脱硫(即炉内脱硫),是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同时投入一定量的脱硫剂,在燃烧时脱硫将二氧化硫脱除。典型技术是循环流化床技术;燃烧后脱硫(即烟道气体脱硫),是在烟道外加装脱硫设备,对烟气进行脱硫的方法,典型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喷雾干燥法,电子束法,氨法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石灰石-石膏法。

更多环保知识,可关注”安峰环保“头条号,每天更新环保内容,全是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