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開播 王新軍秦海璐演繹衛國戰爭英雄譜

《河山》開播 王新軍秦海璐演繹衛國戰爭英雄譜

11月6日19:30,由王新軍執導,秦海璐監製,苗萌擔任總製片人,王新軍、秦海璐、韓立、王文綺領銜主演的大型衛國戰爭電視劇《河山》將於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正式開播。作為一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精品抗戰題材劇集,該劇以史為據,通過一群極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時代下守護大好河山的崢嶸過往,彰顯抗戰英雄身上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和必勝信念,激勵當下的中國觀眾不忘初心,在守護、建設祖國大好河山的征程中奮鬥前行。

《河山》開播 王新軍秦海璐演繹衛國戰爭英雄譜

戲骨陣容演繹民族之“魂” 王新軍秦海璐實力演繹抗戰衛國群像

《河山》講述了抗戰期間,衛大河(王新軍飾)懷抱民族大義,在地下工作者姜雅真(秦海璐飾)等人的影響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與八路軍團長高曉山(韓立飾)、父親衛錫鉻(李雪健飾)等軍民齊心奮戰,共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英雄讚歌。

《河山》主演陣容強大,看點十足,可謂戲骨雲集。王新軍、秦海璐、韓立、王文綺重磅領銜,演繹在硝煙前線和隱蔽戰線上的生死較量;李雪健、張嘉譯、辛柏青、尤勇、劉小寧、申軍誼、王輝、趙亮、姚剛等實力派演員,憑藉多年沉澱的過人演技,呈現出抗戰時期的中國軍人和中國百姓的多樣形象與精神面貌。

在實力陣容的詮釋之下,《河山》不再僅僅是一個人的成長傳奇,而是一群人的年代群像,因多元而真實,又因真實而感人。不論是忠肝義膽、在一次次戰鬥中誓死衛國的衛大河,還是沉著堅定、在隱蔽戰線上奮戰不止的姜雅真,抑或是舍小家為國家、為支援抗戰奉獻一切的衛錫鉻,都在共同傳承那份中國人獨有的、歷久彌新的民族之“魂”。

《河山》開播 王新軍秦海璐演繹衛國戰爭英雄譜

精良製作講述家國之“事” 匠心細節定義抗戰題材新品質

在已公佈的“民族之魂”版預告中展現了大量精良的製作細節。戰場上深挖的戰壕、簡陋的武器、殘缺的城樓、斑駁的軍服,以及以坦克為掩護步步緊逼的侵略軍,無不還原出前線緊張的氛圍。據悉,在製作層面,《河山》力求還原抗戰時期的真實場面,不論是戰地風雲還是社會圖景,都儘可能地做到貼近現實。在6個多月的拍攝中,劇組跋涉近4000公里,走遍了山西14個縣市區取景,動用群眾演員近4萬人,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只為講好這一眾英雄的家國之“事”,努力打造一部精良的品質劇集。

和以往的抗戰題材劇相比,《河山》更加強調在真實的基礎上,挖掘抗戰題材本身的戲劇性和感染力。為了實現這一點,《河山》的製作團隊從細節上進行嚴格把控。大到地形的還原、城池的構築,小到一條戰壕、一次衝鋒,都邀請眾多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專業指導,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實現,以期體現抗戰題材影視劇的全新品質。對於這一點,一個故事令該劇主創至今印象深刻:有一次,導演提出希望在兩座山丘之間增加一條道路;劇組的大型挖掘機連夜開工,在第二天清早即告“竣工”。劇組人員來到片場後,在驚訝於製作團隊的高效率之餘,也不禁戲言,“挖掘機是《河山》劇組最重要的拍攝設備。”

《河山》開播 王新軍秦海璐演繹衛國戰爭英雄譜

價值內核詮釋復興之“力” 小人物抉擇詮釋中華民族復興之道

中華民族歷盡滄桑,最終得以走出苦難、走向復興,其背後的精神力量到底在哪裡?《河山》由表及裡,見微知著,用一個個平凡中國人捨生取義的壯烈選擇,對這一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從衛大河在抗戰中的成長蛻變,以及以大柳鎮父老為代表的關中百姓為抗戰傾盡所有的經歷可以看出,中國人身上固有一份對家國故土的熱愛、一股對正義的執著。在戰爭年代,這樣的力量會化作面對侵略時決不屈服的勇氣;而在和平年代,這樣的力量又會化作拼搏奮鬥、建設祖國的強大動力,這是《河山》所詮釋的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民族精魂,也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最強大的精神動力所在。

據悉,該劇11月6日起每晚19:30於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