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豬的風采

隔壁三叔家抓來了一頭白花花的豬仔,年少的我和堂弟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小白”。

自從小白來了之後,三叔家就沒消停過。剛抓來時還小,沒進圈,放在院子裡散養。看家的大黑子可樂壞了,天天興奮地攆著滿院子嚎著跑,小白總是一路尖叫,一路狂奔,刺激的很。往往三五圈之後,大黑子就會搖著尾巴,張著嘴停下來歪著頭看著轉蒙了小小白畫著一個完美的弧線,向自己狂奔而來。然後就是伏低、躍起、按住、咬耳朵一套嫻熟無比的動作,行雲流水般的展開!剩下的就只有小白哀嚎的份了。由於嚎叫聲太過滲人,三媽建議把大黑子拴起來,小白關起來一了百了。可三叔不同意,說:“這樣長大的豬皮實、瘦肉多,好吃!”後來想起正應了佛家的因果循環了。

就這樣在這魔性的嚎叫中過去了一兩個月,小白也長到了七八十斤,已經初現崢嶸了,此時的大黑子雄風不減,還天天攆。或許是壓迫已經成為了習慣,黑方仍舊是常勝方,不過此時勝負已經不太明顯了,而由於天天運動直接導致了小白不長膘,估計到過年也沒多少肉,於是三叔把它關進了圈裡,誰知這一關就出了問題。

別人家的豬是打小在圈裡長大的,所以都安分的很,巴掌大的豬圈就是它們的天地,和井底的青蛙一樣,不知外面世界的精彩。可小白不一樣———打小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生活在一片廣闊的天地,雖然總受欺負,但也能搶那些雞、鴨的口糧,多少能找回一些自尊。所以它是一頭有熱血的豬,一頭嚮往自由的豬,一頭不甘於平凡的豬!終於在一天下午,在大黑子挑釁的狂吠聲中,它越獄了,帶著對自由的嚮往,帶著對對手的思念,帶著100來斤的體重,衝破了柵欄,撞翻了老對手,向敞開的院子門外狂奔而去。只留下傻傻的大黑子,心有餘悸的站在院子中央,一臉的懵逼!

而此後已經脫離牢籠的小白,終於找到了豬生的意義:門口一連排成壟的白菜和紅薯,在裡面打著滾的拱也能自由遨遊,這裡就是它的天堂!等三叔和左右鄰居們聞訊而來時,已經連滾帶刨的霍霍好大一片了。頭頂的白菜葉、散落四處的紅薯碎片,無不彰顯著此時快樂。

最後一群人費了老大的勁,將它趕進豬圈,重新囚禁起來。但已經品嚐到自由快樂的小白,又豈能甘心被圈養著,每天受一點嗟來之食?從那以後越獄成了它的專長,給菜園子松地就成了它的職業。也是從那以後,左鄰右舍圍豬就成了我們這些半大小子眼中的一道風景,運氣好的還能參與其中來親自體驗一場狩獵者的遊戲。心疼勞動成果被毀的嬸嬸、大娘們也會在事後站在一片狼藉的菜園中給我們上一堂生動的“語言藝術”課。

好景不長,三叔在鄉親們的責難中,在三媽“只有天天吃肉,哪有天天趕豬”的道理中叫來了殺豬匠。於是在某一天放學的傍晚,我在進村的路上,聽到一陣悽慘的嚎叫聲,等我跑近時,聲音已經終不可聞,只有濺撒一地的血漬宣告一個嚮往自由的靈魂離我們而去。

為了表達對鄉親們的歉意,三叔用並不多的豬肉請大家吃了一桌殺豬菜。或許真如三叔所說:散養的豬肉好吃些!那天大家都很盡興,在舉杯喚盞談笑之間,這頭豬所帶來的一切不愉快,也終於有了一個交代。

說實話,當時的我是有些失落的,畢竟小白給我們這群小子們帶來過不少樂趣,但是直往鼻子裡鑽的肉香味讓我拋去了所有的失落,好久沒吃到肉啦!那種記憶中的味道,現在實實在在的擺在了面前,還有什麼比吃兩口更加有樂趣的事情呢?“啊彌陀佛,小白,原諒小僧的薄情吧!”

長大以後我也離開了村子,走向了更廣闊自由的天地。但是每年回家一桌恰逢其會的殺豬菜總能趕上。記憶中的殺豬菜,各有滋味,但現在回想起來,唯有一道燉肉最是美味。燉肉其實就是一道大雜燴:將頭頓沒吃完的菜夥在一起,用打霜之後的白菜蘿蔔燉的一大鍋現菜。邊吃邊燉,越煮越香!我做了廚師之後,每年回家也做這道菜,只不過不用吃剩下的菜了。具體做法簡單直接,現在連鍋一起端上!

材料:豬臀肉、豬血、大腸一截、大骨一塊、白菜、凍豆腐,姜、蒜、八角,桂皮各兩三片,13香、雞精、味精,豆瓣醬一勺、鹽適量

步驟:①大骨焯水,單獨用火鍋煲燙,加入八角桂皮。

一頭豬的風采

②豬肉切片,大腸切塊,放入鍋中炒熟後加姜、蒜、豆瓣醬(不吃辣可以不放)炒香。之後放入煨好的大骨湯裡一起煮,13香、雞精、鹽調味

一頭豬的風采

③待肉食煮好後放入白菜,壓到最下面。豬血、凍豆腐切塊鋪在上面造型,稍煮片刻即可開食

一頭豬的風采

此菜做法簡單,是標準的農家菜。相信不少70後,80後都曾回味過,新鮮的肉香味、濃濃的大骨湯、還有越煮越香甜的冬白菜,動動手就能解決的相思味,你們還在等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