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作為政治平臺的議會是如何生長的?

上一講,我們講了英國人以《大憲章》為起點所做的制度創新。但是,在《大憲章》之後,還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疑問:

起初,《大憲章》約定,由25名男爵成立一個臨時機構來監督國王;而後,《牛津條約》又約定,設立一個由15名男爵組成的貴族會議來約束王權,但它後來怎麼就成長為一個現在我們看到的規模龐大的議會了呢?

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議會還把王權管住了,成了英國的主權機構,後來又實現了下議院的全民普選。那麼,你可能會想,英國議會到底是如何演化的?

英格蘭議會的起源

其實,這裡涉及到一個基本的政治學原理:一旦一個政治實體誕生,它的生長和演化,既不是由創設這個實體的初衷決定的,又不是由哪個政治博弈者單方面決定的,而是有著一套它自己的演化動力機制。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要簡略回顧一下英國議會最初的歷史。上一講講到,國王不見得會遵守《大憲章》。於是,貴族們就發明了一個由25名男爵組成的臨時機構,來監督國王。但這種監督機制的成本非常高,主要就是靠戰爭威脅。通俗地說,國王不守規則,貴族們就要聯合起來打國王。所以,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1258年頒佈的《牛津條約》中,貴族們決定創設一個由15名男爵組成的貴族會議。貴族會議儘管規模很小,但權力卻很大,國王在處理國務時,必須要遵從這個貴族會議的意見,它還有權任命首席法官、大臣與財政大臣等。這樣,約束國王的,不再是一套憲章規則,而是一個有形的實體。

在政治領域,你經常可以看到,僅有政治規則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個相應的機構來執行這套規則;否則,這套規則就會落空。

好,我們剛才的鋪墊,主要是為你解釋,英格蘭議會最初是如何起源的。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這個貴族會議,起初不是隻跟國王和大貴族有關嗎,但它後來為什麼會吸納不同階層的代表呢?

這就需要討論當時的政治格局。貴族會議創設以後,在貴族這邊,15名男爵發現,自己畢竟只是少數人的代表。國王儘管有可能胡作非為,但他至少看起來是全英格蘭人的代表。所以,貴族們考慮的,是要提高這個會議的正當性。

國王這邊呢,由於事事受到貴族會議的制約,他更是感到不爽。只要一開貴族會議,國王就成了孤家寡人,他也急需其他政治力量來平衡大貴族的權力。

正是這種邏輯,使得國王與大貴族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要吸納其他政治力量。這樣,到了1295年,第一個現代版的英格蘭議會就形成了。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參會的有49名伯爵與貴族,有為數不少的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長,有各郡選出的各兩名騎士代表,以及各自治市鎮選出的各兩名市鎮代表,後面這兩種代表加起來有292名。

這一下,貴族會議就變成了全國性的議會。但出乎意料的是,國王和大貴族們本來是要把騎士代表和自治市鎮代表吸納進來,給自己幫腔,結果卻是,新進入者後來竟然慢慢成了議會的支配性力量。

兩院制的由來

這個議會剛出現時,原本是主教、男爵、騎士們在一起開會,因為騎士也是貴族。但慢慢地,各郡騎士代表發現,自己跟大貴族相比,

  • 財富上,差距過於懸殊;
  • 政治上,大貴族們是國王的大議事會成員,騎士們則不是;
  • 代表性上,大貴族是世襲制,代表他們自己,而騎士們是選舉的,代表的是各郡。

所以,其實,騎士代表跟來自自治市鎮的代表們更為相似。這樣,慢慢地,到了14世紀上半葉,大貴族和主教們在一起開會,而騎士代表就跟市鎮代表一起開會了。這樣,英格蘭議會的兩院制格局就確立了。

但即便如此,這個時候的英格蘭議會還不是英格蘭的主權者。在此後幾百年間,國王、大貴族、主教、騎士代表以及自治市鎮代表,繼續在議會這個平臺上博弈,每一方都試圖主宰。

這種博弈最終呈現出兩個趨勢:一個是議會相對於國王的權力不斷上升,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另一個是下院相對於上院的權力不斷上升,原因就在於,下院議員是由選舉產生的,他們具有更高的代表性與正當性。

議會主權的由來

到了1688年,詹姆士二世的統治被推翻以後,英國議會批准授權威廉與瑪麗統治英國,瑪麗是查理二世的長女、新教徒。這就是著名的光榮革命。但隨後,議會要求威廉和瑪麗必須遵守《權利宣言》和《權利法案》。

這兩份文件規定:沒有議會的同意,國王不得中止法律,不得徵稅,不得維持常備軍。此外,後來的《王位繼承法》還明確了一條原則,議會可以以立法干預英國王位的繼承。這樣,議會主權就在英國完全確立起來了。

正是因為議會主權的確立,導致後來出現了國王的統而不治,出現了對議會負責的內閣,然後是責任制政府的興起、政黨政治的形成,等等。而所有這一切的起點,就是議會這個起初很不起眼的政治平臺。

普選權的由來

講到這裡,我們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到19世紀早期,議會還只是少數人的議會,僅有百分之幾的人擁有投票權。從1832年開始,英國先後推動了多次選舉改革。到了1928年,終於落實了不分男女的普選權。

但問題是,你可能會想,英國的很多精英起初都是反對普選權的,他們又掌控著議會。那麼,為什麼這個議會又會通過選舉改革,賦予普通平民投票權呢?

簡單地說,這裡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兩種政治動力機制。1832年選舉改革之前,英國僅有4.4%的成年公民擁有投票權,而且當時只有男性可以投票。所以,平均下來,每100個家庭中,大約有8-9個家庭擁有投票權。這8-9個家庭中,真正的富人家庭可能就1-2個。剩下的7-8個家庭,不過是上層中產階級。

所以,1832年前有資格投票的多數人,並不是特別富有的貴族與富人,而是上層中產階級。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主張,應該讓更多中產階級、甚至讓普通平民擁有投票權。這樣,一部分人先擁有投票權,就成了讓更多人擁有投票權的驅動力量。

這種自下而上的機制,還推動了自上而下的變化。上層中產階級的政治態度,使得那些明確反對普選權的政治家更難當選。這就迫使託利黨,也就是後來的保守黨,不得不調整政治綱領。

在當時,貴族們更願意支持託利黨,而中產階級選民更願意支持輝格黨。輝格黨,也就是後來的自由黨。這樣一來,輝格黨產生了一種政治想象:如果更多的普通中產階級或平民獲得投票權,輝格黨將會獲得更多的票倉,因為新獲得投票權的普通人更可能支持輝格黨。於是,輝格黨就更贊成給予更多人投票權。

使選舉改革變得緊迫的是,輝格黨1831年提出的選舉改革方案,被託利黨主導的上院否決後,多個城市出現了騷亂和暴動。這樣,選舉改革就成了大勢所趨。逐步降低並取消選民的財產資格限制和落實男女平權,成了選舉改革的主要方向。

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從1258年到1928年,經過漫長的670年的演化,英國議會終於完成了從一個小型貴族會議,向一個下院由普選產生的龐大代議機關的轉型。這一進程,既不是國王或貴族起初有意設計的,也不是他們單方面能夠控制的。英國議會一旦產生,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它就有了自身生長、演化的邏輯與動力。

政治學認知升級清單

好,這一講我帶你解讀了議會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演化。除此以外,我還要跟你分享兩個觀點:

  • 第一,正如經濟學家哈耶克所言,很多重要事物並非人為設計的結果,而是社會演化的產物。起初,為了約束王權,創設了貴族會議。後來,為了尋求更大的合法性,議會不斷擴大規模與代表性。最後,國會下院議員的選舉權得到普及,終於落實了民主制。正是通過這一系列舊瓶裝新酒的操作,英國完成了向現代政治的完整轉型。
  • 第二,政治往往是社會結構的投射,社會結構的變遷是引發政治變遷的重要動力。從中世紀到近代,英國政治變遷的動力,是封建主義的社會結構,貴族與國王的博弈是關鍵。後來,工業革命以後,工業化和城市化推動了普通平民在政治上的崛起,這又構成了推動英國普選權的社會條件。

好,這一講的最後,我們討論了英國普選權的落實。這其實就是現代民主政體興起的過程。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麼雅典的古典民主制失敗了,而到了19世紀,現代民主制卻開始大規模興起呢?這正是我們下一講的主題。

延伸閱讀

此外,我要給你推薦一本書,題目叫做《民主的邏輯》。這本書的第2講和第3講系統介紹了民主政體的緣起、進化以及後來全球性的擴散。——包剛升《政治學通識三十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