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进入11月之后,最近的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朋友,已经纷纷穿上大衣抗风保暖,今年的11月8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冬,根据天气预报显示,随着立冬的到来,接下来还有两波冷空气接接连来袭,并且将影响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除新疆北部外,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及东北地区都有降雨或者降雪,大部分地区还伴有4~6℃降温。刚进入11月就出现这么明显的降温,不少朋友也纷纷预测:难不成今年将会迎来一个寒冬?

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冷冬还是暖冬就成了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冷冬是形成是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整个冬天的平均气温都低于常年值,相反,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就会出现暖冬,关于冷冬还是暖冬的争论,农村还流传着很多相关的俗语,例如有一种说法叫做“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意思是如果立冬或者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没有下雨的话,这个冬天十有八九就是一个暖冬,以河南的天气情况为例,不管是十月初一还是立冬这天,都没有下雨的迹象,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农民都就此判断今天又是一个暖冬。

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不过,这样的俗语虽然是农民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并流传下来的,但是全国这么大,“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的说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地区,关于冷冬和暖冬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过,不过目前气象局已经给了个准信:今年冬天又是个暖冬。11月5日,中国气象局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表示:根据专家预测,2019-2020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比较弱,今年冬天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是零。

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每年立冬之前,大部分人就已经开始做过冬的准备了,而暖冬的好处是看得见的,不仅意味着人们可以省下来一部分过冬的费用,冰天雪地的天气也会减少。不过对种地的农民来说,暖冬反而会让人发愁,因为它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麻烦。从表面上来看,天气变暖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但是实际上,冬天气温升高只会让土壤里的水分加速蒸发,对于本来就比较干旱的北方而言,这样的水分蒸发其实是致命的,尤其是开春以后,冬小麦之类的农作物可能会因为缺水而长势不好。

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另一方面,冬天天气变暖,土里的虫卵反而跟着受益,原本应该在冬天被冻死的虫卵,因为温度升高得以安全越冬,到了来年春天,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到时候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地里的庄稼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比起暖冬,冬天下几场大雪反而是最好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尽是因为下雪后一方面能冻死病虫害,也能阻止水分的蒸发,雪化之后还能及时为土地补充水分。既然今年又是一个暖冬,为了减少损失,农民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俗语“立冬无雨一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今年冬天又是暖冬?

在今年这样的暖冬天气里,一定要及时的做好防护措施,一方面要保证土壤的水分充足,同时做好预防病虫害的准备,为了预防地里的害虫,最好提前拌一些药物洒在庄稼地里,另外后期还要及时的追加肥料,才能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庄稼在来年有个好收成。关于冷冬和暖冬,你还有哪些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