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青春与梦想幻灭

还是因为《宸汐缘》,网罗全部我神尊的电影来看,当然不能少了这部张震最早,然而却是年少成名,一战即提名金马奖的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青春与梦想幻灭

电影时长近4个小时,经常都是些昏暗的夜景。而我找到的资源,也不支持投屏,我只能在手机上看,差点累瞎双眼,中间还停了两次,看不下去,好歹坚持着看完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青春与梦想幻灭

影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剧中小四的原型是导演杨德昌中学时期的同学,事件发生30年后,杨德昌将这起案件改编拍成电影,影片于1991年上映。

剧情: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城市上空。在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的男生小四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在小学代课,1949年从大陆迁来台北。家里共有5个孩子,张震是家里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缘,暗生情愫,“小公园帮”的老大也倾心于小明。小明父亲早逝,母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过早地成熟,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数学考试,因滑头抄袭,后来爸爸去学校交涉,但最终因为不满于学校领导的官僚腔调而与学校领导发生争执,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到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由于帮派之间的纷争,哈尼一个人去对抗“眷村帮”,结果被对方的老大山东推到了汽车轮下。小四参与了围剿“眷村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迫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受到迫害,近乎神经质;母亲受牵连被免掉了教职。小四因为冲撞校方被勒令退学,准备努力学习考日间部的插班生。小明的母亲到马司令家帮佣,马司令的儿子小马是小四的朋友,是一个早熟但够义气的少年,小明因母亲的原因住在他家。家庭和学校所发生的事件让小四难以承受,他觉得小明变了,而小明与小马的交往又使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中,他与小马吵翻。在的旧书市上,小四看见了小明,再次向她表明心迹,而小明却断然拒绝了。失去控制的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初审被判死刑,由于此是国民党当局迁台后第一宗少年杀人案,各界纷争后,台湾高等法院更审为15年徒刑。

在未得到这部影片的资源前,我已经看过好多介绍和影评,大多是关于时代背景对于小四的性格形成的内容。我觉得,如果这是导演和编剧要传达给我们的,不会有如此时长和基调的表达。因为实际上,哪个时代的年轻人,因为迷惘,因为理想的幻灭,或者仅仅因为一时冲动,不可能出现一个小四,小五呢?因此,仅仅为了分析讨论小四为啥杀人,就用了四个小时,这么超常规的方式来展现显然小题大做了,但是,如果,我们说导演和编剧,通过这一事件的还原来展示一整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青春幻想,命运转折,言而简之,这是一部关于那个时代的史诗片,那这个时长,这个基调就完全解释得通了。特别是导演兼编剧杨德昌,有评论说是:悬疑和杀人戏剧的爱好者,其作品《海滩的一天》《恐怖分子》《独立时代》《麻将》是这类题材的代表。有机会要找来逐一观看下,可能会更加有助于对他加强了解。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青春与梦想幻灭

小四张震在里面的台词不多,唯一一次和小明表白时,说话超过三句。但是,他整个表演流畅自然,很好地完成了角色,让人相信,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悲情的小四。影片中有两处给我印象深刻,应该是编剧想让观众记住的,一次是他爸爸在他被无辜记过后和他说过一句话:读那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地相信它的话,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这一点上,小四是有坚持的。还有就是影片最后,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A brighter summer day》送给小四,却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我相信,这个小情节,是预示小四虽然逃过了死刑,但他的青春与梦想已经幻灭,他本来的命运,注定还是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