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当下的我们,身处在一个娱乐反智时代。

或许你会觉得这个结论听起来有一些装,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有那么一些危言耸听,但可能它的确是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


2014年,一档脱胎于传统辩论模式,但又充满当代人解构与自嘲的中国第一个网综节目《奇葩说》在爱奇艺开档。

这里面充满语言的激辩,充满火药味十足的机锋,插科打诨、奇葩朵朵,以看似最为反智的方式来制作一档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反反智娱乐秀。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奇葩”,一直就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奇葩说》就明目张胆的用奇葩作为自己的节目名。来这里打辩论的素人选手们,面对“奇葩”这个称呼,人人骄傲,还因为越来越多同好之人的聚集,变成了充满family情愫的奇葩星球。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千呼万唤,第六季《奇葩说》如约回归,奇葩星球又重新开张。新一季《奇葩说》以全新赛制和更多新奇葩拉开了舌灿莲花的BB大战。上线第一集,就在豆瓣赢得了8.7的高分。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新一季中,前五季的BBKing回来了三位,邱晨、肖骁、黄执中依然以各自的方式成为了焦点。而上一季涌现出来的人气选手傅首尔、詹青云也一并返场,他们将和新进奇葩们一起,为了争夺象征奇葩星球最高权力的宝座——BBKing,倾尽全“舌”。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新一季的残酷赛制从一开始就展示了其“六亲不认”的奇葩属性,新老奇葩不管资历和荣誉,都要举行1v1的生存大战,也诞生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赛况赛果:

被誉为奇葩说“灭霸”的少爷黄执中在第一集就上演了“少爷落难记”,差点就被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奇葩淘汰。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少爷落难记-黄执中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收放自如的BBKing- 肖骁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美貌知性新奇葩-许吉如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声形违和的新奇葩-小黑

肖骁更是在成为了第四季BBKING和第五季导师之后,仿佛打通了辩论的任督二脉。

在“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复活一个最爱的人,你会不会按”这个辩题中,他用一段描述了奇葩说这么多季来来往往经过的人和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并在最后用海贼王的“一场粉红色的雪”上了全网热搜。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因为如下的这些理由,让我自发pick,自动推荐!


初识奇葩

很早就知道《奇葩说》,但真正开始看,还是从去年开始。曾经以为,这是一个辩论节目。

一个辩论节目有什么好看的?这种电视节目类型是上世纪80、90年代流行于大学生群体的象牙塔式节目。洋洋洒洒高谈阔论,看完一场辩论,能记住的只有双方快如子弹的语速,和每次都要以“对方辩友”做开场的说话方式。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曾经又以为,这是一档瞎bibi节目。谁让它节目的英文名称就是you can you bb呢。肯定是一群怪人、为了一个无聊辩题,一顿诡辩,各种歪理,吵吵嚷嚷,感觉就是大街上看人吵架搬到了摄影棚而已。

但真正看了《奇葩说》,真正走进一期期的话题,随着一个个个性真实,鲜活张扬的奇葩选手们一同去思考,去逆向思维,去转换立场,你会发觉,《奇葩说》,是在用看似浮夸和自嘲的节目形式,去提醒人们好好思考,好好说话,勇于表达不同观点,据理力争。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人要声张正确的事,往往比践行正确的事更加不易。在如今社会里,上述提到的每一条看起来都是极度稀缺的品质,在这个奇葩星球上,都能被发现,被保护、被发扬。

善辩的天性

从西方历史来看,辩论是一种属于上古天真般的天性。古希腊城邦里到处都是互争互辩的传统。如今西方的政治家在选举时还要电视实况传播两位候选人的1v1battle。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藏传佛教里一直保持着“辩经”这样一种学佛的法门和课程。有一问一答的对辩模式,还有一种更为奇特的立宗辩。一个人抛出一个观点,便坐于地上,接受周围任何人的提问和反驳,此人只可回答不能反问。

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以高声怪叫,可以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来回踱步,也能用各种方式来嘲弄奚落对手,听起来有没有一点《奇葩说》的现场感觉?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类一辩论,上帝应该也会侧耳倾听。

儒家的陷阱

虽然辩论是人的天真天性。但在中国长期的儒家文化影响下,能言善道,并不是值得推崇的品质。《论语》里都说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追求真理,越辩越真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并没有太多市场,反而会落得“夸夸其谈”、“巧言令色”这样的评断。

就好像我们看武侠小说,都会敬佩不善言辞的郭靖郭大侠,虽然我们心底可能会更羡慕舌灿莲花的韦小宝,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奇葩说》好像就是给了表达一个宽容和珍惜的平台。敢于大声说出来,敢于为自己的观点执着的维护,努力的辩论,纵然反了一些传统,却赢得了更多尊重和自由。

Z世代的新世相

参与《奇葩说》的各路奇葩们,年龄不同,经历和背景也不同。但不可否认,这个节目的核心是作为Z世代,也就是互联网一代的人看的。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在一个权力体系和话语传统相对固化的社会体系中,Z世代,后者说有着Z世代气质的人,敢于发声,敢于辩论,敢于和自己的父母、领导、和其他社会权力平等交流,这是属于未来的勇气。

莫欺少年穷,就从勇于表达开始。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社畜们,戳心了吗?

很多《奇葩说》忠粉都会告诉你,奇葩说最好看的部分,不是那火星撞地球般的机锋对抗,而是在面对一个有共鸣的话题时,被奇葩选手一段感人的论述所击中。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六年《奇葩说》,讨论了许多当下的实际话题,让众多辛苦奋斗的“社畜”们唏嘘和感动。

“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前任婚礼到底要不要去”、“我没有上进心、有错吗”、“毕业后混得很normal,要不要参加同学会?”等等。这些看起来“血淋淋”的直面话题,总有一款戳到你。

还有一些人,正是看了《奇葩说》某一集,被某个观点打中,继而重新选择生活和工作。这样的例子恰恰反映了《奇葩说》在话题设置上的普世价值。不讨论宏大的、广博的,先关注自身的,屑小的,实际的。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新一季,一位男团队长袒露《奇葩说》对自己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愈发深入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获得网络变革带来的好处之外,沉渣也开始慢慢泛起。

网络暴力、非黑即白、抱团站队,这些看似实在更加自由的表达,本质上确实缺乏思考,缺少理性和辩证的结果。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现在,人人都是发生的自媒体。互相之间反而变得更加难以沟通。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个社交媒体场合下,当你认识的人都在表达同样的一种观点时,你很可能就会选择自发认同、或者沉默。因为一旦硬刚,会产生极高的沟通成本,更会对自己的社交融入不利。

久而久之,网暴来了,网络谣言来了,“不转不是中国人”的论调也来了,反智的潮流也就随之而来了。

《奇葩说》,本身不承担这样沉重的社会属性,但却给了我们娱乐中找到一些冷静思考的方式,我大胆表述我的,我也乐于倾听你的。当我们不用来强调“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种论调时,才是对倾听彼此做到了真正的敬畏。

《奇葩说》真的那么好?不好意思,是真的

《奇葩说》第六季,继续追,继续吹,继续Pick你!!直到这些善于辩驳、不愿妥协、死磕逻辑的人不再被称之为奇葩,不再被另眼相看;直到每个人心里都能为有一杆平衡的秤,一边有表达,一边有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