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感同身受"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我们每天所能接触到的世界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只会将注意力关注在自己和与自己有关联的人身上,其实,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发现,在我们狭小的世界之外,还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具备更高的层次和修养才能"看见",而通往这个世界的钥匙就是"感同身受"。

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

01

由此想到了一直引发网友议论的话题,那就是高铁上是否应该禁止方便面。

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

这个问题在提出后,就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有的人认为应该禁止,而且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但是有一位网友用自己的话语道出了另外一个世界的真相,也再次引发人们深省。

这个网友称:"建议有这个疑问的人,半夜可以去候车厅里逛一逛。整个中国有13亿人,一个春运,40天客流量能达到30亿人次。不是只有你我他才会坐火车,才会坐高铁的。"

这位网友的话直观的阐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百态,有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有人活得不如蝼蚁,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就连坐个高铁吃个方便面还要备受指责。

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经济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在购票还是在出行的时候,都很便利。但是我们在花着大把的钱买票买高铁套餐的同时,却忘记了,还有很多一直在外务工的人,他们一年到头可能只能回一次家,而且这次回家的路费都是平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他们能够买上一张回程票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所以哪里有钱买高铁餐,用方便面充饥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奢侈。

当我们可以用更加宽广的胸襟去理解世间百态,不仅能活得更有人情味,也会深切的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质。

02

还有一则新闻引发人们的热议。一个小伙子驾驶宾利出行,在路上和三轮车发生了碰撞,骑三轮车的是一位老大爷。虽然碰撞之后双方都没有受伤,但是老大爷马上就和小伙子道歉,还追问小伙子车是不是很贵。当时小伙子也直言不讳的说车子确实不便宜,但是在老人说要赔的时候,小伙子却说不用了,只要老人下次骑三轮车上路的时候慢一点注意安全就好。

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

但是老人感觉不好意思,所以就赔给小伙一捆葱,在小伙子要将车开走的那一刻,老大爷真的将一捆葱扔到了车上,后来小伙子开着车走了。

虽然老大爷知道把宾利给撞了要赔很多钱,但是面对小伙子的婉拒后,他依然想要补偿,即便他什么都没有,也要扔出一捆葱。

而小伙子也没有拒绝老大爷这样的做法,如果他没有同理心,也许会因为爱车被撞而情绪失控,甚至会和老人争论起来。但是小伙子非但没有那样做,还接受了老人的"赔偿"。

小伙子用自己的尊重和理解化解了老人的难堪与无奈。

如果细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有的人虽然学历高,可是却对人颐指气使。比如学识很广的教授会对环卫工人动手,而看起来很绅士的男子会和服务员争论。在他们的眼中,身份地位就是尊严的象征,但是却忘记了对人基本的尊重,这不仅是不尊重他人,也是在侮辱他们自己的人格。

所以陈道明说:"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

03

一位专业的运动医学科的王医生对一位患者印象深刻,他也通过这段经历让自己对本职工作,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

在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当时还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在看到一位弓着身子走进诊室的老奶奶之后,只是按照在学校所学习的方法给老人进行检查。这位老人穿的衣服很破旧,而且还有严重的O型腿,走路很困难。

王医生在给老人看病后,就对老人说,想要治疗腿部疾病,针对您的情况,只有做手术这种方法,回去准备十万元做手术吧。

随后老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了病房。

几年后,王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期间,再次看到了这位老人,当时他才知道,这位老人连几百元都拿不出来,更不要说十万了。

这次经历让王医生深受触动,几年来,老人是承受着莫大的病痛一直在坚持劳作,她为了生活,为了家人,只能忍受着病痛努力生活,直到承受不住的时候,才会到医院来看病。

就在这一天,王医生本来不准备出席义诊活动的,但是却因为再次看到这位老人,让王医生想到,自己每一次义诊对病患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帮助了病患,其实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一次自我救赎。

《摆渡人》里面有一句台词说的好:"做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感同身受。"

这句简单的话语,恰恰道出了人性里慈悲和良善的本质。

04

在1918年,北京大学当时成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很特别,老师都是由学术泰斗级人物来担当,可是学生都没有什么文化,有的甚至大字不识一个。

人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是

这个班级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扫盲,希望让更多的半文盲和文盲学习知识和文化。而通过这个班级所配备的老师,也可以看出校方对这次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以及对学生的尊敬。这就是北大的精神,也是北大的教育理念。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教养无需通过华丽的辞藻来说明,也不需要费力去表现,生活中的一句感同身受的话语,一个友善的动作,就是教养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