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找回傳統文化“魂魄”與中醫復興


樓宇烈:找回傳統文化“魂魄”與中醫復興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大國之大,不僅在於經濟發達、體量龐大,更在於文化繁榮、垂範萬邦。在中國日漸崛起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去除百年文化悲情,重塑文化自信,迎接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

中醫或是一個突破口。

樓宇烈認為,中醫的根本精神跟中國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最充分、最全面地實踐了中國文化的理念精神,中醫能喚醒中國人的文化認同,重塑國人文化自信,中國文化復興將有賴於中醫的復興。


樓宇烈:找回傳統文化“魂魄”與中醫復興


1

找回傳統文化的“魂魄”

“如果讓我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我會用四個字,那就是‘失魂落魄’。我們要把魂重新找回來,整個國家才能體魄強健。”

近代以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在戰爭炮火與思想變革中逐步瓦解。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中體西用”“託古改制”“打倒‘孔家店’”等口號相繼被提出,中國社會經歷了一個從技術、制度再到意識思想的變革,傳統文化的地位正是在這樣的變革中逐步淪陷,西方的思想文化佔據了主導地位。而用西方觀念衡量中國文化的結果就是讓我們失去了傳統文化的主體意識。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文化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一個包袱。

一個民族要真正走向現代化,必須根植於自己的傳統、自己的文化。當下中國傳統文化已是“失魂落魄”,我們必須要把“魂魄”重新找回來。

“魂”即是“道”,是人對宇宙萬物的根本認識,它是中國文化中間具有某種核心價值的內容。所謂的聖人之道,就一個字——“中”。

中國傳統文化中主體部分儒釋道三教都強調“中”。儒家說“致中”。《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是天下人們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們共行的普遍規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萬物各得其所,生長髮育。道家曰“守中”。

《道德經》中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要保持虛靜,守住“中”這個原則。佛教講“空中”。佛教經典《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意思是我們一方面要看破這個虛幻不實、無常無我的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假名”,也就是幻影。很多學佛的人消極,走向了極端,就是不懂得“空中”的道理。

那麼“中”的智慧又是什麼呢?所謂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即為“中”。《道德經》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無為”,提倡要順應自然規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不過分作為,中國人常說“盡人事,聽天命”,表達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中醫養生理論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順其自然。《黃帝內經·靈樞經·本神篇》裡講:“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中醫強調天人相應,提倡順時養生,根據陰陽五行、虛實寒熱等理論保持人體五臟六腑與情志的中正平和。

中醫的草藥、蟲藥、礦物藥皆來自於自然,中醫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也非常注重四季、時辰、氣候的特點,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順其自然的養生理念也強調不能過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呂氏春秋》指出“勿以厚生而害生”,歐陽修在為道家養生著作《無仙子刪正黃庭經》作序時寫到,“天下有道而人不求,天下無仙人求之。”對當時煉丹修仙的成風提出質疑。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明死生之分,太看重自己的身體了,拼命地補養,反倒害了“生”。


樓宇烈:找回傳統文化“魂魄”與中醫復興



2

懂中醫才能把握中國哲學的根本特徵

“研究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如果不懂得中醫的話,我想中國哲學的根本特徵是把握不住的,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體會不到的。”

中國哲學強調整體關聯與動態平衡,而中醫的理論體系正是在整體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在一起,處於陰陽消長、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中。整體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體,部分在整體裡面的任何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整體,整體的變化也會影響部分的變化。正如一張太極圖,裡面有陰也有陽,陰陽互相包含、互為消長、互為依賴,陰離不開陽,陽離不開陰。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相互聯繫的整體,用這樣一種整體的辯證方式來看待一個生命體,應該說是中醫最根本的一個基點。中醫治病絕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一種整體的調適,講究固本培元,標本兼治。中醫的藥方也特別重視主藥和輔藥的組合,講究君臣佐使,通過配伍產生的整體效果來調節五臟六腑的平衡。現代醫學把中醫的很多理念都解構了,比如給中醫分科,實際上是不符合中醫特點的,誠如宋代文豪蘇東坡所言:“物一理也,通其意則無適而不可。分科而醫,醫之衰也。”

中國哲學強調直覺思維,對應中醫的“望聞問切”。理性和直覺是我們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現代科學思維重視理性,貶低直覺,認為直覺沒有科學依據,低級而又愚昧。這種誤讀不破除,恢復文化自信無從談起。中國的傳統文化相對重視直覺,並強調將這種直覺認識上升到“道”的層面,即所謂的體悟、開悟和證悟。

蘇東坡曾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中國古畫畫意不畫形,寄託的是一種意境,古詩詞的字面意思背後,也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其中的意境和道理,都是需要悟的。而這種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正如我們常說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論語》講認識世界要“下學上達”,下學可言傳,可踐行。而上達則需要心悟,體悟,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在中醫的四診中,“望”和“聞”是醫生的直覺,中醫通過觀察病者的氣色、舌苔和形態,聞病者的體氣、口氣、二便之氣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一個初步的判斷。患者通過口述的方式,將自己的直觀感受告訴醫生,最後是切脈,醫生通過脈象來印證醫者和患者的直覺的準確性,構成了一個十分完整的診斷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科學發展到現在,也開始關注東方文化整體關聯性和動態平衡的概念。《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轉折點》《事事本無礙》等書,用現當代科學的視角反證中國古代文化中許多被誤解了的觀念的合理性。


3

中醫反映出傳統文化的實踐意義

“要想恢復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必須要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解決現實問題時的有效性,中醫就是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手段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分為“道”和“藝”兩個層面,“道”是人對宇宙萬物的根本認識,“藝”則是這種認識反映出來的實踐。“道”與“藝”的關係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關係。“道”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甚至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的任務是明道、行道、傳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證道為根本。

“道”和“藝”的關係也可以理解為是儒家強調的“上達”和“下學”之間的關係。上達者,達的是天道、性命等抽象道理,“下學”者,學習的是具體技藝和日常生活的禮儀規範等,下學可以言傳,上達必由心悟。下學必須要上達,上達也必須落實到下學,換而言之,“道”可以統“藝”,由“藝”也可以臻“道”。

從“藝”入手,通過能具體感觸到的“藝”,逐漸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我們才能領悟到“藝”所包含的“道”是什麼意思。而中醫正是這樣一種“藝”。古人認為,中醫是我們維護生命的醫學思想和手段。中國現存最早的目錄學文獻《漢書·藝文志》,將留存至漢代有關於人體保養和醫療健康的典籍都集中在《方技略》裡,並在最後總結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將中醫視為使生命能夠延長的工具。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論和實踐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觀念和思維方式。中醫的養生理念和治療手段能幫助人們恢復健康,人們可以通過中醫養生和治療疾病的直觀體驗來體會陰陽五行、道法自然的哲學智慧和“道”的意義,同時也能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意義。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哲學,如果不懂一點中醫的話,只能夠停留在一個抽象的理論的層面,不可能有感性的認識,認識中醫的根本特性,對於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恢復中國文化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精神要得到重新認識,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中醫,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賴於中醫的復興。(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黃蓓)

【資料及圖片來源:中國中醫藥報、燕園大講堂等】


版權聲明:《中國封面》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