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桑坪镇殷小昭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章东丽 张文俭)“小昭对俺们贫困户真好,我们有事就爱找他。”在西峡县桑坪镇磨沟村,贫困群众只要一说起扶贫信息员殷小昭都赞不绝口。

西峡县桑坪镇殷小昭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今年26岁的殷小昭2014年大学毕业,在外地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条件好,工资高。2016年,扶贫攻坚战打响。他居住的磨沟村在伏牛山深处的老界岭下,地理位置偏僻,贫困人口多,急需一位年轻、懂电脑的扶贫信息员。村里和镇里把该村年轻人扒拉了一遍,最终选中了他,给他打电话让他回来。家乡的呼唤深深地牵动着这位游子的心,经过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了城里舒适的工作,回到山里,担任了一月只有千把元的扶贫信息员。

上任后,他把心一下子全放在了扶贫事业上。“扶贫工作一定要细,不能落下一个困难群众!”在筛选贫困户、建立户档和村档的日子,殷小昭和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没明没夜的干,他对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流程,一家一家的走访、一家一家的排查。不能漏评一户,不能落下一人,要让党的这一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家庭,让他们同享精准扶贫的阳光。那段日子,他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睡过一次安稳觉,人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人们找他,在他家找不着,他不是在村部就是在贫困户家中。该村人口不多,但人员居住分散,情况复杂,他经常早晨一早出去,夜间11点才回来。经过认真排查、筛选,经群众评议,最终评出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24人。

在筛选贫困户的过程中,有不符合条件的人通过关系找他想进入贫困户,他耐心解释、说服并坚决拒绝。贫困户评选出来后,进入档案填写阶段。档案填写环节多,要进行详细调查和详细算账。他不怕繁琐,认真细致地填写。白天走访,夜里加班加点。有时为一个数字,他得走访多人,查很多档案。由于他心中装着贫困户,工作认真,严把各个关口,使该村没有出现错评漏评的现象,各种档案齐全,无差错。他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认可。

他鼓励群众发展产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困难,哪家贫困户有事,他都跑在前边。该村有个贫困户,患有青光眼,办事不方便,他每隔10天就要上一次门,帮人家买药买生活用品。

三年来,全村的贫困户的家他也不知道跑了多少遍,他也记不清为贫困户办理了多少件好事。他鼓励贫困群众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他们发展产业。由于他把心全放在贫困户身上,至目前,该村贫困群众已有32户(121人)成为脱贫和预脱贫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