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巨響,湘陰一村民切割廢油桶爆炸受傷,15萬醫療費該誰負責?

律師 :將廢棄油桶交由不具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人處置應擔責

一聲巨響後,正用氧割槍切割廢油桶的五旬農民李丙幹倒在血泊中。經診斷,他的右腿脛腓骨粉碎性骨折,後續植皮手術等治療花費15萬元。他收購切割的廢油桶,來自湘陰鼻湖漁場光伏發電站項目部工地。

爆炸到底為何引發?是否為發生在工地的生產安全事故?施工單位將廢油桶交給無處置資質的合作方,是否應擔責?事發大半個月以來,圍繞這些問題,涉事各方莫衷一是。

一聲巨響,湘陰一村民切割廢油桶爆炸受傷,15萬醫療費該誰負責?

10月22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李丙幹為醫療費發愁。 陳思 攝

傷者:

切割油桶發生爆炸

10月22日,省人民醫院骨科病房。回憶起半個多月前的爆炸,剛做完植皮手術的李丙幹仍心有餘悸。

53歲的李丙幹是湘陰某村村民,平時靠打零工、收購廢品補貼家用。

隔壁金沙臺村的陳雙,與在十餘公里外、在建的鼻湖漁場光伏發電站有合作。10月2日,陳雙打電話問相熟的李丙幹收不收油桶,說“光伏發電站委託他處理一批環保油桶,大概2000個”。

“就是裝塗料、樹脂膠的那種油桶。”李丙幹說,自己從未收購過這類廢品,兩人商定每個油桶收購價20元,“收多少算多少錢”。

10月3日早上7時,李丙幹叫上4個平日合作收廢品的村民一起前往光伏發電站,用三輪車拖走20個廢油桶。後發現油桶是危險品無法過江,李丙幹只好托熟人開渡船過江。

“我說不能搞了,別說過節,平時輪渡都不能用來運輸。”李丙幹說,計算輪渡運輸油桶還要虧本,自己拒絕再收購油桶,陳雙勸他下午再來。

李丙幹回憶,下午2時,他和工友攜帶氧割槍前往光伏發電站。在位於鼻湖漁場的一個“屬於光伏發電站、堆放設備的露天碼頭”,路邊廢油桶堆積成山,“陳雙沒說什麼,就讓我們自己搬出來,他點數”。

李丙幹說,當時,除了陳雙還有一些陌生人在場,此前未用過氧割槍的自己,和工友相隔約三四米分別切割起倒放的油桶來。才切割完2個油桶,他正切割的油桶突然發生了爆炸。一聲巨響後,桶裡升騰起紅色火焰,李丙幹倒在血泊中,右腿被炸得血肉模糊。

李丙幹被工友抱起,由陳雙驅車送到輪渡上的救護車,再送往湘陰縣人民醫院檢查,後又被轉入省人民醫院救治。

省人民醫院創傷骨病科主任盛斌介紹, 10月3日下午4時,傷者李丙幹被送來醫院,被診斷為開放性骨折、脛腓骨粉碎性骨折、皮膚缺損、肌肉組織破壞,目前已經過清創、植皮等三次手術,醫療費花費10多萬元。是否需要再次植皮以及後續醫療費用,要視李丙乾的恢復情況而定。

事發當晚的手術費等7萬元醫療費,全由李丙幹大哥李丙泉墊付。之後,李丙泉和工友,通過村支書、嶺北鎮司法所,找陳雙、鼻湖光伏發電站協商賠償事宜。陳雙表示會承擔一點,陸續給了李家5萬元,此後再沒給過錢,“說出幾千還是可以的”。

光伏發電站項目部的羅副經理等3人出面調解,但不承認負有責任,拒絕支付任何費用,說“人道主義救濟可以給一點,法院怎麼判馬上給”。

“去年,我和李丙乾等十幾人也在陳雙手上買過油桶,那次的桶有點農藥味。這次桶不臭,但我有點擔心,陳雙說是環保桶。”工友楊建明說,由於不認識密封桶上的英文標識,事發後,大家才知道桶裡之前裝的是環氧樹脂膠。不過,去年李丙幹曾從陳雙手中收購油桶的說法被李家人否認。

“裝有殘餘環氧樹脂膠的易燃易爆金屬密封桶應由公安機關備案,交由有處置資質的單位做無害化處理,發電站卻把油桶給了沒資質的人處理。”李丙泉質疑,鼻湖漁場光伏發電站、陳雙均不具備處理危險廢物的資質,不僅未向相關部門報備,也沒向弟弟說明危險廢物的情況。

目前,李丙幹已花費醫療費15萬元,還不知後續治療費用如何解決。陳雙還發來消息,表示環保部門已介入調查,目前在追查油桶來源和6人是否具有處理危險廢物的資質。

賣家 :

傷者自行切割引發事故

在28歲的陳雙口中,事故則是另一番面目:事發前,鼻湖光伏發電站需要一批油桶做浮漂。自己受中標的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委託,採購了一批油桶,做了抽檢和密封。工地施工結束後,“想通過有效途徑來處理這批廢油桶”。

“一般油桶上都沒有標籤。”陳雙說,端午節後開工的發電站項目只有一些掃尾的工作,所以他只從長沙採購了約600個空桶,均為被工地多次利用的廢空桶,此前大多是用來裝食品、潤滑油。

他聯繫了進行廢品交易的熟人李丙幹。10月3日上午,李丙乾和4個人收購這批油桶,用三輪車拉走一些油桶後,“輪渡說零散礙事,不讓過江。上午他打電話給我說拉不了,我說那就不拉了。過了半小時,他又回電說要拿氧割槍來切”。

“施工現場不允許切割,他說找一塊空地,一切責任與我無關。”陳雙說,12時47分,李丙幹打電話說已經過來了,“他說先把油桶挪到路邊,等我過來點數”。

“我到現場5分鐘左右,就爆炸了。”陳雙說,自己驅車趕到現場時,李丙乾和工友們已經切割了數個油桶。一個工友意識到危險,還提醒他挪車。就在他挪車的瞬間,爆炸發生了。

“我的車玻璃都震碎了”,陳雙說,自己立馬開車將受傷的李丙幹送到輪渡救護車上,李丙幹到長沙就醫後,自己數次前往探望並送錢。

“桶裡密封有氣體,受熱會膨脹,要先把蓋子擰開放氣。杜絕切割是常識。”陳雙說,李丙幹只用小鑽子將油桶鑽開一個小洞。陳雙猜測,沒開蓋是發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陳雙表示,此事與項目部無關,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對賣桶一事知情,但對李丙幹切割不知情,“上午拉了4車,他們還點了數,事情發生在下班階段。”

他也否認事發地是在項目部附近,表示李丙乾等5人是在距離項目部兩三公里一五保戶村民家門口切割的。

“李丙幹告訴我收廢品十幾年了,收油桶不是一天兩天,都是自己切割。” 陳雙回憶,自己平日就勸過李丙幹,不要冒險切割,普通廢油桶賣價便宜,切開後就是幾十元一斤的廢鐵價格了,“做生意嘛,想多賣點錢”。

“我沒有危廢處理資質,現在涉嫌非法經營。”陳雙說,湘陰縣應急、環保、公安食藥環部門均已介入調查,他正在等待調查結果。

職能部門 :

已介入調查

“油桶也不是我們經營、收購,陳雙當時買過來再賣給村民幾個合夥人。油桶是我們工地在使用,我們是租用的。陳雙是回收的。” 10月22日,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湘陰鼻湖漁場100MW漁光互補項目部一名羅姓副經理介紹,10月3日,項目部集體組織外出活動,對爆炸一事並不知情,“6號以後我們才聽說”。

項目部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介紹,湖面工作需要油桶,“陳雙與中標的施工隊簽署的購買油桶合同,中標施工單位屬於我們下面的施工單位,沒跟我們直接發生關係,他們都有合同,合同上寫的是環保油桶,合同已經給了環保局。”目前,食藥環部門已經介入,“第三方也進行了檢測”。

“他們是把油桶放在村民家門口切割的。”羅副經理也否認事情發生在工地。

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據其所知,“本來他們商量好拖回村裡切割,因為無法輪渡運輸,他們就在這裡切割”。

其間,有工作人員前來阻撓記者採訪,羅副經理匆匆離開,一名工作人員將中標施工單位名寫下:“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記者查詢發現,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月20日,註冊地位於江西貴溪市工業園區,法定代表人為施智勇。經營範圍包括電力成套設備及備件、建材、鋼材及金屬製品、煤炭、粉煤灰、石灰石、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銷售;機電及電力工程類的安裝、檢修、調試及維護;土木工程建築業;太陽能電站開發、建設、運營及管理服務等。記者試圖聯繫該公司無果。

“不是報案,只是群眾諮詢。”10月22日,湘陰縣嶺北派出所劉教導員表示,事發後幾天,李家人曾來諮詢該事。經其聯繫了食藥環旅大隊等相關職能部門,該所並未參與調查此事。

10月23日,嶺北鎮司法所副所長陳鐵牛表示,該所曾組織過光伏發電站和李家調解,李家要求光伏發電站要負一定責任。雙方並未協商成功,該所只能建議李家走司法途徑。

10月24日,縣公安局食藥環旅案件偵查大隊民警表示,環保部門剛接手該案,該隊尚在等環保部門移送案件,“情況還不清楚”。

“該案還在調查中,現在還沒劃分責任。”縣環保局法制股股長熊斌表示,工程由4個公司承建,都使用了油桶。目前,該案已移交警方。

縣應急管理局高副局長表示,由於爆炸是村民收購廢品時發生,並非是在生產單位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傷害,與工地生產無關,所以不屬於安全生產事故。

律師 :

施工單位應賠償

“廢油桶屬於危險廢棄物,並不是想賣就能賣,想收購就能收購的。”10月31日,湖南聞勝律師事務所劉凱律師表示。

針對上述情況,劉凱分析,陳雙是受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委託購買、處置油桶,且明知收購油桶的李丙乾等不具有處置資質,卻仍將廢棄油桶交其處置,以致造成李丙幹嚴重受傷的後果。因此,陳雙、江西泰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理應對李丙乾的受傷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李丙幹未取得危險廢物處置經營許可證,卻違法收購廢油桶,且擅自進行切割拆解,具有過錯,亦應對自身損害的產生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我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明知他人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卻仍向其提供或者委託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處以罰款。對於嚴重汙染環境的,相關單位還有可能與無證收購者構成汙染環境罪。

11月4日下午,油桶賣家陳雙告訴記者,他還在等待鑑定結果。湘陰縣環保局法制股股長熊斌稱,該案仍在調查中。(法制週報 陳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