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包工頭,一生狂傲,家族財富比肩王健林,兒子卻低調至極

俗話說:“人不輕狂妄少年。”這是一種境界,這是一種灑脫。

殊不知,輕狂並不是少年的專利,中老年團隊也是可以的。

其中王健林比較比較出名的就是:“先定個小目標,比如說先賺它一個億。”在王健林之前,還有比王健林更狂的人,他就是太平洋建設的創始人嚴介和,他曾被稱為“全球華人第一狂人”。

1

教書匠也有春天

嚴介和,江蘇淮安人,生於1960年。

嚴介和出生在江蘇淮安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是一位私塾先生,這也就影響了嚴介和的職業選擇。

中國最牛包工頭,一生狂傲,家族財富比肩王健林,兒子卻低調至極

高中畢業後,他到了一所中學教語文。這完全符合大家想象中的人們對於書香門第孩子的幻想。

在做了幾年老師之後,嚴介和憑藉寫得一手好文章開始進軍政界,成為一名領導的秘書。按理說,將要在政界大展拳腳的時候,老婆又懷孕了。因為超生的問題,嚴介和丟掉了政府裡的“好差事”。

無奈之下,嚴介和只能下海。嚴介和對此表示,我當時就不是下海,是跳海,因為別無選擇。

當時中國到處都在建設,基礎建設是個大機會。嚴介和帶著老家的一批工程隊開始外出包工程,有活了就做一下。

真正讓嚴介和出名的是一件虧損8萬元的工程。當時嚴介和接手了政府的一項工程,項目金額為29.4萬元,工作內容為南京繞城工程打3個涵洞。可是經過仔細計算後才發現如果做的話就要虧8萬元,如果放棄的話虧5萬元。

在20多年前,3萬元也是挺多的,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放棄這項工程。而嚴介和則不一樣,他想著既然接手了就把它老老實實做好,因為“虧5萬不如虧8萬,吃虧是福”。雖然虧了8萬元,但是卻讓政府對他刮目相看。

此時後來被南京繞城公路總指揮知道了,頗為欣賞,於是便把一項3000萬元的項目交給了嚴介和。那一次,嚴介和賺到了下海以來的第一桶金860萬元。

2

財技高超

在與政府關係合作吃到紅利之後,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南京新機場高速、京滬高速、江陰大橋、連霍高速,沂淮高速、南京地鐵等一系列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的建設都有著嚴介和影子。

不過在2002年之前,太平洋建設的精力一直集中在江蘇境內,在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之後,嚴介和將目光放大到了全國。

可是“強龍壓不住地頭蛇”,初到一個地方想要拿到政府方面的工程是相當艱難的。嚴介和是怎麼敲開政府的門的呢?

那就是不停地收購當地虧損的國企。虧損的國企對於政府來說相當於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如果有人接手自然會解決政府的一些困難。

嚴介和表示,我們只關注虧損的企業。眼光不能太淺,要看到以後的機會。收購那些企業沒有任何競爭,可以說是撿回來的,雖然企業的質地不好,但由此我們和政府建立了相當好的關係。這就是嚴介和的收購哲學,吃眼前虧,賺未來利

中國最牛包工頭,一生狂傲,家族財富比肩王健林,兒子卻低調至極

太平洋建設曾經斥資5--10億,收購了ST縱橫,明眼人都知道太平洋建設這一次虧大了。可是太平洋建設隨後在南通拿到了將近60億元的建設大單。

就是這樣一個一個收購,太平洋建設陸續收購了31家虧損的國有企業,而這些企業下面也衍生出了115家子公司。31家國企也就意味著31個困難,嚴介和一一解決,建設訂單便紛至沓來。

2005年,嚴介和身家從15億元驟然升至125億元,排名胡潤富豪榜第二名,排名第一名的國美老總黃光裕。

3

創新的BT模式

一個超出常人成長速度的公司必然有異於常人的商業模式。

太平洋建設成為我國BT模式建設的鼻祖。什麼是BT模式呢?BT的意思為Build-Transfer(建設—移交)。

可能沒有做過工程的不太瞭解,但是做過工程的都知道的。因為政府方面會有一些好項目需要實施,可是政府沒錢來做,需要引進民間資本來做。而此時,有建設資格和資金實力的人可以來做這項工程,做好之後將項目移交給政府。

乍一聽,這不是虧錢的買賣嗎?

不要急,民企肯定不會是白做項目的。項目做好移交給政府後,政府會派人來接管。接管之後,政府將按照合同約定按月支付民企所得酬勞,直到達到合同金額為止。

1996年,宿遷市政府想建一條市政大道,然而政府沒錢。太平洋建設立馬就拿錢開始修建,此後陸陸續續接了2700億的工程。據悉,BT模式的毛利率達到了30%之多。

4

2011年急流勇退

2011年11月13日可以說是太平洋建設的轉折點。

那一天是嚴介和25歲的兒子嚴昊大婚的日子,在這個婚禮上,嚴介和邀請來了美國的前總統克林頓、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夫婦和澳大利亞前總理約翰▪霍華德等政界人士。由此可見這場婚禮的規則之高。

果然,在這一天,年僅51歲的嚴介和對外宣佈自己將辭去董事局主席的職位,由兒子嚴昊擔任。

中國最牛包工頭,一生狂傲,家族財富比肩王健林,兒子卻低調至極

正在外界紛紛猜測一個25歲的年輕人能否真正帶領一艘千億航母向前的時候,嚴介和表示,自己對兒子非常有信心,他的能力是年齡的20倍。

2019年,胡潤新出爐的富豪榜上,嚴昊家族與王健林家族以1200億的身家並列第9名。

作為一個上千億公司的富二代,嚴昊的實力與王思聰可以說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處事風格卻相差甚遠。

嚴昊在剛上大一的時候,他就當上了太平洋辦公室的主任;大二任總經理助理;大三任常務副總經理;大四任總經理。畢業之後,他當上了一家虧損公司的董事長,經過一年的運作,公司淨賺8000萬,這也證明了嚴昊的實力。

這也驗證了“虎父無犬子”的正確性。

從教書匠到官員,再到中國最牛包工頭,這一路是吃虧吃出來的,因為吃眼前虧賺未來利才是商業真正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