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兩彈元勳鄧稼先,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為了中國核事業,鄧稼先付出了前程、生命以及親情,做出了偉大的犧牲。而他深愛的家人,也同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鄧稼先的妻子名叫許鹿希,兩人自幼交好,既是隔壁的鄰居,也是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長大後,鄧稼先和許鹿希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鄧稼先是赴美博士,許鹿希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系,兩人可謂是天作之合。

結婚後,鄧稼先與許鹿希夫妻恩愛、琴瑟和諧,兩人經常一起去聽音樂,唱京劇,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不久後,鄧稼先和許鹿希便生出了一對可愛的兒女——女兒典典,兒子平平。

在平時,鄧稼先總會騎著自行車,前面載著典典,後面坐著平平,在家附近的公園裡繞圈。鄧稼先騎得很快,孩子們的臉被颳得紅紅的,風嗆得他們直咳嗽,而許鹿希就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著他們。所謂悲劇,就是將美好的事物撕毀給你看。一場突如其來的任務,講這樣簡單的幸福,砸得粉碎。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1958年的一天,鄧稼先接到一個絕密的任務。當得知這個任務後,鄧稼先失眠了。因為他知道,只要接下了這個任務,他便將與這個世界隔離,隱姓埋名,父母和妻兒他都可能不再能相見。

聰明的許鹿希很快便看出了鄧稼先的疑慮,她問道:“你要調到哪裡工作?”鄧稼先回答:“這個我不能說,必須保密。”許鹿希有說:“你總能把那裡的信箱號碼告訴我吧,我可以給你寫信!”但鄧稼先卻說:“不行,我們不能通信。”

臨走前,鄧稼先鄭重其事地對許鹿希說:“希希,我的生命就將要獻給將來要做的這個工作了,這個家以後就靠你了。這個工作做成了,就算是死也值得了!”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之後,鄧稼先便離開了家,一頭鑽進了茫茫的荒漠,一離家,就是28年。在以往的宣傳中,經常說鄧稼先一日也沒有回過家。實際,這是一種虛假宣傳。

根據央視對許鹿希的訪談:

並非完全一天都不回來,也有中間回來,就是他到這個工作因為它保密性質太強了,而且他那個所謂的當時規則也是非常的嚴厲,就是不許接觸這個不許接觸那個,然後甚至於我北京醫科大學我的同事不能到我家裡去,免得出事。另外就是囑咐我說,不要向北醫的領導,就是每個人不是要說明你家裡丈夫幹什麼事,這些都不能說,領導要問的話,你就說做保密工作,真正北醫領導知道我丈夫是幹什麼事,是在追悼會的報紙上。

雖然丈夫有時會回家,但卻無法顧及家庭,無法照顧父母、妻兒。因此,家庭的重擔完全落在了許鹿希身上。許鹿希一邊在北京醫院擔任院長,治病救人,研究醫學,為國家培養醫學人才。另一方面,她要照顧公婆,撫養孩子。

在生活中,許鹿希照顧公婆,獨自將孩子養大;在工作中,她一直從事人體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績。整整28年,許鹿希大多數時間都在獨守空房,但她仍信守離別時相互託付的諾言,默默地做著鄧稼先堅強的後盾。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1986年6月24日,這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一大早,《人民日報》和《解放軍日報》便刊登出重要社論,關於“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報道:

“兩彈元勳鄧稼先為了研製我國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與愛人許鹿希分別28年,隱姓埋名,艱苦創業,譜寫了“精忠報國”的感人事蹟,黨中央、國務院對鄧稼先教授為國家做出的巨大犧牲表示崇高的敬意。”

看完這篇社論,許鹿希淚如雨下,28年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她默默承受了一切,承擔了家庭的重擔,鄧稼先的成功也有她的一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與鄧稼先一樣偉大。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正當許鹿希準備與鄧稼先安度餘生時,卻發現,丈夫已經患上了晚期直腸癌,離開只是遲早的事。對此,許鹿希實際早有預感。1973年時,她就給鄧稼先做過尿檢,各項指標高得驚人。而到了今天,她才明白,其父受到了致命的核輻射。

也就是說,剛剛能夠長相廝守,如今又要分別了。一時間,許鹿希幾乎要被這個晴天霹靂所擊倒。

但是鄧稼先卻拉著妻子的手說:“我並不悲嘆死亡。希希,你不要難過,生命來自大地,最終還是要回到大地,這是很自然的事。”

在最後的日子裡,許鹿希在醫院日夜陪伴著丈夫,似乎要28年的虧欠,全部填滿。與丈夫,許鹿希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然而鄧稼先的病情已經無法扭轉,最終病入膏肓。聽說父親病重,最崇拜爸爸的女兒典典急忙從美國趕回,撲在了父親的懷裡。鄧稼先撫摸著久未相見的女兒,再也控制不住情緒,父女倆抱頭痛哭。

在逝去之前,鄧稼先像妻子提了最後一個要求:

“我死後,不要搞遺體告別,不要開追悼會,不要驚動太多人。請把我骨灰撒在我媽媽身旁,媽媽是個偉大的母親,她給我的愛太多太多,我對她的陪伴卻太少太少……”

1986年7月29日下午1時50分,一顆巨星從北京上空隕落,兩彈元勳鄧稼先與世長辭,年僅62歲。雖然他的名字曾經鮮為人知,但他對祖國的熱愛與貢獻,將流傳於世。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直到今天,敬愛的、已經91歲的許鹿希教授仍健康得活著,與她的兒子鄧志平生活在一起,而她的女兒鄧志典定居於美國,從事醫務工作。直到今天,許教授仍然生活在與鄧稼先一起居住過的小房子裡,從沒有想過搬家。

在接受採訪時,許鹿希仍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她深情地說:“如果稼先現在還活著,也95歲咯!”

在那個只有60多平米的小房子裡,一切傢俱、擺設盡力保持著鄧稼先在世時的原貌。許鹿希似乎還在等著自己丈夫歸來,就像她曾經等得28年一樣。

到文章最後,陶陶恭祝許教授永遠健康長壽,家庭幸福。感謝他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所做出的的一切。

好書推薦: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青年人的強大;而青年人要強大,就必須學好數學,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1983年,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過程時,就專門提到了一個人。

他說:“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我記得,我讀了他寫的關於一個智力測驗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極為重要的數學概念。”

可見,一本好的數學書能夠讓孩子愛上數學。而劉薰宇的數學三書,正是這樣一本優秀的數學科普書籍。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劉燻宇化身馬先生,講解了一百多道題,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這一冊就有點難度了,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級,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劉薰宇簡直就是科學家裡的段子裡,裡面的函數知識全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段子。我兒子看的就哈哈大笑。

許鹿希:鄧稼先妻子,獨撐家庭28年,至今健在,仍住60平米老房子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因為是中國數學家寫的,所以裡面有很多中國的數學妙題。

所以,大家可以給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本激勵了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而且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世界最牛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8,包郵到家。請讓我們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