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54年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是一顆用內爆式鈾原子彈進行的低空空爆實驗,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核武器的國家、第四個製造鈾彈的國家和第一個擁核的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作出了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鄧小平曾說:如果沒有兩彈一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每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都該永遠銘記這些名字: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朱光亞……致敬!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他們身後默默付出的親人!

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許鹿希是誰,她就是“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夫人。整整28年,鄧稼先不知去向、生死未卜,許鹿希信守離別時相互託付的諾言,無怨無悔、痴情等待。他們的愛是大愛,是超凡脫俗的愛情,這份愛情中折射出的生命之絢爛、信仰之聖潔、品格之純淨讓人不禁熱淚奔騰。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1950年8月29日,鄧稼先獲得博士學位當即回國參加祖國建設。1953年許鹿希與鄧稼先結婚,從結婚那一天就彼此託付終身。婚後5年,他們生子,生活無比快樂。可是1958年8月盛夏的一天,隨著鄧稼先工作的突然轉變,他們進入了寂寞人生。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那晚鄧稼先睡在床上不斷地翻身,許鹿希問:“你今天是怎麼了?”丈夫坐了起來,輕輕地把一隻手放在她的手上:“我要調動工作。”她忙問:“調哪?”他說:“這不能說。”她還想知道:“幹啥?”他又說:“這也不能說。”她的心被刺痛了:“你給我一個信箱的號碼,我跟你通信。”他仍然堅定地說:“這不行。”

這弄得她很難過,她那時30歲,孩子還小,她又不知道他幹什麼去,眼淚頓時在眼眶裡打轉。可是鄧稼先說他如果做好這件事,他這一生就活得很有價值,並說:“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家裡事情我都管不了了,一切都託給你了。”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她瞭解他,他下了這樣的決心,一定是不能改變的,他要去幹的事情也一定是不簡單的事情。於是她咬住嘴唇,點點頭,說道:“我支持你!”就是為了這句話,許鹿希做出了一生的奉獻。

此後,鄧稼先便“人間蒸發”了,再也沒有隻言片語。不明真相的人都在猜忌他,以為要麼是被打成了“反革命”,要麼是拋下妻兒另尋新歡去了,遇到這樣的事時她心情很不好受。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一年、兩年,五年就這麼挺過去了。1964年,中國的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了全世界。此時,她隱隱約約地有些知道丈夫是在做什麼了。這個時候,她感覺到自己的犧牲,很值得,更加無怨無悔。接著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十多年後他們終於見面了。1971年夏天,鄧稼先的老朋友、享譽世界的美籍華人楊振寧回到中國,開出的會見人名單中第一個要見的就是鄧稼先。周恩來總理立即將鄧稼先召回北京。此間鄧稼先回了一趟家。那天,當鄧稼先推開自己家房門站在許鹿希面前時,許鹿希不禁大吃一驚,她感覺自己的丈夫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

從1958年到1971年,這是分別後的第一次重逢。鄧稼先穿著舊灰制服和綠軍便鞋,當年那麼英俊高大的漢子,如今都有了白頭髮。

分別那麼久,他們突然見面,彼此相望,誰都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還是鄧稼先說話了:“家裡都好吧?”

“好好……”許鹿希連著說了幾個“好”字。

這時,許鹿希才回過神來。這麼久了,一點音信都沒有。許鹿希有些不自然地走近鄧稼先,想接過他手裡的提包。當她的手拉住提包的時候,鄧稼先卻把提包也抓得緊緊的。分別的時候他們是30多歲,10多年過去了,如今他們都是40多歲的人了,是生疏了,還是人到中年?他們就這樣面對面地抓住一個提包,相對無言。

好一會兒,許鹿希強忍著就要流出的眼淚問:“你回來啦?”

鄧稼先沒有回答,只是鬆開提包去拉許鹿希的手。提包掉在了地上,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這一刻,淚水在無聲地流淌。

過了一會兒,鄧稼先搖著許鹿希的手說:“給口水喝吧。”

許鹿希說著轉身去了廚房。鄧稼先四周環顧了一下,屋裡的一切都沒變。端著水過來的許鹿希把水遞到鄧稼先的手上:“再不回來,都快不認識了。”

鄧稼先喝了一口水若有所思地說:“我們的事情慢慢再說,楊振寧這次回來,我們要準備一下。”

和楊振寧見了面以後,鄧稼先又很快回到了基地。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鄧稼先離家28年,28年間他們夫妻少有的幾次見面也是來去匆匆。鄧稼先的工作保密性質太強了,即使見面,工作情況也一點都不能聊,他們的規矩是片紙隻字不能往家帶,更不能帶出去。至於鄧稼先什麼時候回來許鹿希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走,一個電話,汽車就在樓下等,警衛員一上來馬上就走了。此時許鹿希含著眼淚追出門,追到樓下,鄧稼先停住腳步,用安慰的口氣說:“你自己要多保重!”他強忍著酸楚,收回了兒女情長,很快回到了基地,回到了能讓他潛心研究的事業中。

許鹿希:她用28年的堅守,換來癌症晚期鄧稼先一年的團聚

1985年,鄧稼先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回京住院治療。此時兩個人的手才得以緊緊地握在一起,這是分別28年之後他們的團聚。此後丈夫做了2次大手術,3次小手術。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走了。她不相信地問:“20多年的等候,分別得這麼快?”

他們已經把自己的愛情與國家的命運、國家的利益聯繫了起來。她說:“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困難的時候,有種力量,什麼坎兒都能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看到的是他們雖然不能長相廝守,卻能情誼深重的一段美麗的“愛情永恆啟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