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孔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麻面天星



批判孔子如果是正確的,

那滿清的”剃髮令“不也是正確的?


有人不明白,批判孔子和“剃髮令”有什麼關係呢?

我也是很久以後,才明白其中的關係。


一個人,有內在和外表;

一個國家,也有內在的精神和外在的特徵。我們之所以稱一個國家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為一個民族,本質上,都是這些內在精神和外在特徵的綜合體。離開了這些內在精神和外在特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不同的。

“剃髮令”,厲害在厲害哪點?很多人在說,“剃髮令”引發了江南人民的大規模的抗清鬥爭,是滿清政府的錯誤的政策;這顯然是不全面的,引發了大規模的抗清鬥爭是對的,但是“剃髮令”站在滿清的立場上,是最高明的政策之一。為什麼?因為“剃髮令”剝奪了中原人民的外在特徵,對中原民族進行了外在特徵上的閹割,“剃髮令”之後,滿漢在外在特徵上,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這種閹割,將閹割後的中原人和明人區分開來,這樣,會讓明朝遺民失去恢復大明的動力。而事實上,滿清的政策非常成功,在此後的滿清的多次的農民起義中,中原人已經忘記了華夏衣冠到底是怎麼樣的了,很多起義者不得不穿著戲服來作為華夏衣冠,這固然挺可笑,但也是個悲劇。“剃髮令”的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外在特徵,日本韓國這個時候都把滿清下的中國稱之為蠻化的政權,不是沒有道理的。

很多人都很喜歡講,滿人最終還是漢化了;

這是對的,但不全面。從精神層面,滿人漢化了,接受了漢人的文化,也就是漢人的內在精神;但是從外在特徵層面,漢人蠻化了,接受了滿人的外在特徵。

所謂滿人漢化,和漢人蠻化,本就是同一過程。我們今天片面的強調滿人的漢化,顯然是因為某些心理因素在作怪。


那“剃髮令”和批判孔子有什麼關係呢?

有關係。華夏衣冠,以及其所表露出來的華夏文明的外在特徵,其實在滿清以後,基本上就毀滅了。今天的“”漢服復興”運動,雖然說逐漸興起,但是離真正的復興,還任重道遠。

而中華文明的內在精神的重要特徵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儒學,是孔子。

任何人談到中華文明,華夏民族,都不可能不談到儒學和孔子。儒學,孔子不僅僅影響著中華文明,還輻射到了朝鮮半島,中南半島,日本列島,東南亞,中亞。可以說,華夏民族的歷史,可以不談到儒學和孔子麼?不能的。

儒學適應了中國2000年,其實在2000年中,儒學也經歷了起起落落,經歷了衰落和復興的過程,很多人假想中都以為儒學一直都是2000年中華文明的正統學說,其實不是。儒學本身也在經歷著一個不斷的落後於時代,但是又不斷的加以發展以適應時代的過程,其中起起落落,一言難盡。

近百年來,儒學再次走到了低谷,面對著來自於西方世界的衝擊,儒學顯得落後的太多了。這個或許是事實,但是同樣我們也應該明白一件事情,人不可以削足適履,儒學雖然在一開始面對西方思想的衝擊的時候,顯得非常不適應;但是畢竟儒學是適應了中華民族2000年的學說,他很適合中國人。西方思想再好,到底能不能直接移植過來為我所用呢?這個很難說。

一個傳承了2000多年的學說,一個民族的內在精神的體現,誰能說扔掉就扔掉?


滿清執行“剃髮令“”,在外在特徵上上閹割了中華民族,而在內在精神上,接受了中華文化。

而我們今天其實穿的也是西化的衣服,外在特徵上,早已經不是傳統華夏民族的面貌,這些我們都可以不說,畢竟不是自今天始;但是如果孔子也被打倒了,那華夏民族的內在精神,也從此蕩然無存了。

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外在特徵和內在精神都被閹割了,就留下了個軀殼,請問,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還是那個國家,那個民族麼?


被剝奪了外在特徵的清人,自然還是清人,也可以自稱是華夏正統;

被剝奪了內在精神的我們,自然還是我們,也可以自稱是華夏正統。

反正只要這片土地上還有人存在,外在特徵也好,內在精神也好,都是可以重塑的,誰都可以自稱,確實並無所謂。


沒有了漢服,也沒有了孔子,沒有了儒學,我們是誰?

我們來自何方,走向何處?


當然,有人說,批判孔子是時代的需要,孔子不適應這個時代了,為什麼不能批判?

我說,如果今天兵強馬壯就能肆意妄為,那我也只好說,你是對的。


編後語:

很多人會說,孔子的思想難道不是有害的嗎?

我說,西方建立起了現代科學,可還把燒死了布魯諾的基督教放在很高的位置,你知道是為什麼麼?

我想,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知道的。

孔子有個思想,叫“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父親不應該告發子女,子女也不應該告發父母。雖然今天我們總覺得這是大義滅親,但是從人倫上來講,這是不對的。做父母的不愛護自己的子女,做子女的不保護自己的父母,那請問,這樣的父母,這樣的子女,當真還能愛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子女麼?


基督教就是西方文明的父母,儒學是華夏文明的父母。

雖然中世紀基督教似乎妨礙了科學的發展,按道理應該打倒1萬次都嫌不夠,燒死了多少科學家和所謂的“女巫“啊?可父母畢竟是父母。沒有父母,也就沒有子女,也就更談不上子女後來的成就了。基督教或許曾經妨礙了科學的發展,但是不也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當時社會的平衡麼?西歐的騎士精神,西歐的人道主義,西歐的犧牲精神,不都脫胎於基督教的教誨麼?所以很多事情,要多方面看,基督教固然一方面妨礙了當時的某些方面的發展,但在另外一方面,基督教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個基石。所以今天的西方人,對基督教,並沒有中國人所想象中的那麼深惡痛絕。

儒學也是如此。每個人都在大談特談儒學的黑暗面,比如對女性的態度啊,某些今天看似過時的理論。但是中國人為什麼不想象,岳飛是在什麼精神的鼓舞下“精忠報國“的?中華2000年那麼多仁人志士,誰比誰傻?為什麼他們能夠在儒學的影響下,精忠報國,為國為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難道這些儒學的追隨者,都是蠢材?

世間本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光明,也無什麼絕對的黑暗。所謂的絕對的黑暗,無非是專以黑暗說事;什麼絕對的光明,無非專以光明說事而已。

把儒學的黑暗面大肆放大宣揚,而對儒學的光明面隻字不提,那儒學就確確實實成為了千人喊打萬人喊錘的落後而腐朽的理論了。


西方基督教,東方儒學,中東伊斯蘭,南亞印度教。

這些都是各地區各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文明和信仰。

猶太人在亡國2000年後,還保持著猶太教信仰,最終建立起了以色列國。


只有我們,在外在特徵被閹割300年後,如果我們的內在精神,儒學和孔子,也要被閹割了。


我們,還剩下啥?


最後說句 重話:
  • 很多人在評論裡面講,儒學和孔子是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故意加以採用和 宣揚的,本身就是個糟粕。

  • 我最後和這些人講一句:批判孔子和儒學,又是誰的需要?

  • 我更要說一句,商鞅的法家,除了服務於統治者本身,有哪怕一言一語把所謂的民眾放在心上?

  • 如果說,儒學和孔子對民眾還多少存在溫存,至少表面上的溫存,商鞅的法家,連這種表面的溫存都不存在。不信的,自己去看《商君書》。


  • 很多人不理解,爭辯道,那為什麼我們的映像中,儒學和孔老夫子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啊。

  •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 因為你讀書了啊,

  • 讀了十幾年書,有人告訴你答案了。

  • 只不過,你自己從來沒有思考過真正的答案而已。

  • 如此而已。


張子曰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孔子就是中國的聖人,他的思想兩千年來都被統治者奉為金科玉律。

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上,從沒有人敢對孔夫子質疑過。 第一個質疑孔夫子的是北京大學教授易白沙。


他在1916年2月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孔子評議》一文,批判了孔子的思想,他認為儒家是春秋時期九家之一,儒家思想之所以被後來統治者推崇,主要是因為“孔子尊君權,漫無限制,易演出獨夫專制之弊。

”造成了皇帝能夠"超乎法律道德之外",大搞專制獨裁。孔子講學也不許學生提出質疑,造成思想的禁錮,重做官,不重謀食,有譁眾取寵之嫌。

"五四"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口號就是易白沙提出來的。 關於該不該批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然,在特殊歷史時期,某此陰謀家打著“批孔”的旗號,目標直指所謂的"黨內大儒",只不過是想借批孔達到某些人的政治目的。這樣的批孔無疑是不科學的,不公正的。

要不要批孔,我們不妨聽聽偉大的毛主席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毛主席一貫提倡“古為今用”,對古人的思想,他一貫主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孔子,毛主席是不太贊同他的。

毛主席是主張實踐出真知的一個人,他一直認為教育要與勞動相結合,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而不是那些不勞而獲的貴族階層創造的。

毛主席說孔子鄙視勞動,還教育他的學生不要參加勞動。

《論語·子路》記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對於熱愛勞動,想學習勞動技能的樊遲,孔夫子對其冷嘲熱諷,還在其他學生面前罵樊遲是“小人”,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毛主席最恨的就是孔夫子的這種觀點。

主席在詩裡寫過:“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所以無產階級勞動者要打破這個枷鎖,要起來革命。

孔子認為人是有尊卑之別的,他主張“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

現代社會孔夫子的這種思想是無疑是落後的,現代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工作分工的不同,人與人之間沒有尊卑之別,這就是現代民主。

  孔夫子雖然主張“有教無類”,但他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主張執行“愚民政策”,這樣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統治。

這一點無疑也是反人類的思想。

毛主席一生致力讓農民和農民的兒女接受教育,所以在這一點上,批孔是正確的。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更是會引來現代女性的批判。

現在不僅僅是 “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男女平等關係了,甚至,女權主義得到空前高漲,男人的地位岌岌可危了。

孔子還有一套“三綱五常”的思想,也是應該批判的。現代人認為人是生來平等的,只應該服從真理,而不應該盲從別人。

毛主席說過:“一切反人民的統治者,都必然會搬出孔子,把孔子當作聖人頂禮膜拜。”這是主席反對孔子的根本原因。

   孔子也不是所有的思想都是反對落後的,我們應該加以甄別。那些符合人類發展的,進步的思想,我們仍要學習;那些與現代制度和科學相違背的糟粕,我們要剔除。

批孔可以批,但應該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去鑑別,去批判。 原創文章,請多關注!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庖羲可作三才主,孔子當為萬世師。

毛主席批孔正確還是錯誤?我們要知道毛主席為什麼批孔?

我是江蘇徐州人,和孔子的家鄉曲阜是鄰居,先說一下徐州人與孔子的淵源吧。

孔子是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慄邑,當時徐州(彭城)也屬於宋國。孔子曾在呂城(現徐州市徐莊鎮)講學,門下徐州弟子眾多,為徐州的教化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功獻。

但是也發生了不和諧的事情。當年孔子去商丘講學路過徐州的時候,被曾流亡在徐州的宋國司馬桓魋一路追殺(桓魋墓在徐州市北郊茅村鎮)。

楚漢時期,劉邦也不怎麼待見儒生,拿著儒生的帽子當做便盆,在徐州建都的項羽更是油炸儒生。“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確實,劉邦曾混跡於市井,項羽又是行伍出身,文化程度可能低了點,可是這兩個人出口便是“大風起兮雲飛揚”,“力拔山兮氣蓋世”,何等的豪氣干雲。

其實毛主席的批孔觀點如劉邦、項羽者,是針對儒家“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階級之分,及其“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輕視底層勞動者態度。

孔子被奉為帝王之師,“半部論語治天下”。既為帝師,則其學說必為統治者利用,是封建禮教的工具。

儒家學說中有“立君所以為民”、“民貴君輕”等進步思想,也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妥協於統治階級的言論。是在春秋時期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想為民請命,又要調和於舊勢力的思想結晶。

批孔是對是錯,需要我們用辯證的思維去對待這個問題,要批但是不能全批。孔子學說的精華我們要繼續吸收和發揚,但是其言論中的封建糟粕也是必須要摒棄的。


淼淼兮與吾懷


歷代統治階級利用孔子和他的學說奴役了中國人幾千年,孔學就是剝削階級和統治階級壓榨勞動人民的工具,五四運動其中一句著名的口號就是“砸爛孔家店”,偉人在生前就主張批孔,這一點都沒錯。孔子的學說是經過了幾千年,修正和豐富,我們見到的現在的理論是各個朝代的思想家和理論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批孔是一方面,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要發揚光大,也就是偉人告誡的:“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遠古的東西只要對社會現實的發展有好處,我們就不妨拿來用,無所謂對與不對,此一時彼一時,這就是辯證唯物主義。……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對錯與否請大家原諒!


孫長老10


孔子儒家思想存在了2000多年,作為古代的先賢,能夠提出那麼多樣板一樣的做人的準則,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實在非常了不得。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學四聖之首。推崇“仁”“禮”二字,簡單的說來一是要守規矩,二是要講原則,三是要有骨氣。



孔子的老家在山東曲阜,去年我們一家還專門去了孔府,孔廟和孔林,膜拜了一下孔子。

我特別喜歡孔子的《論語》,達到了背誦的程度,欣賞裡面閃著智慧的光芒。

一直以來,孔子都是受人尊崇的。但是偶爾也會提出質疑。批孔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我覺得應該就事論事,比如孔子說了10件事,有一件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就事不就人,就說這一件事就是錯誤的就可以了,既然有9件都說對了,已經很了不起了。



“五四運動”是對儒家學說的第一次造反運動,去海外留學的學生見了世面,覺得古文的四書五經制約了國人的智慧,提倡了白話文,我覺得這是一種進步。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非常正確,他要人保持謙虛的態度,要積極的學習。不要目空一切,覺得自己了不起,其實大家都可以當你的師傅。

孔子說,“逝者如斯夫“,時間如流水般,過得真快。這個也非常有道理,特別是快樂的日子,感覺時間就像偷偷的飛走一樣。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多麼深刻的道理,學習而經常複習,和有朋友自遠方來一樣,都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如果有人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的風範。

孔子這樣的先賢大師提出了有用的價值觀,我真的是佩服極了。



但是孔子的有的言論我也是不認同的,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或許與孔子所生活的那個時代有關吧,他覺得女人和小人一樣都非常難養,小人難養,這個我們好理解,為什麼這樣說女人呢?從他的內心深處,他肯定是對女人有貶低的。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說大臣必須臣服於君主,兒子必須聽從父親的意見,這是維護封建等級秩序。

孔子提倡周禮,周禮是周代的等級秩序,是歷史的倒退。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的代表人。

但是暇不掩瑜,孔子的思想既然能流傳這麼多年,自然有它的道理,他還是我國二千年來屹然不倒的先賢大師。


歷史漫談君


任何理論,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在某個環境(形勢)下是對的,但在另一個環境(形勢)下就會成為錯誤。但這不是該理論的錯,是施行者之錯。我們的老祖宗恪守“打天下用道家,坐天下用儒家”的信條,是度其特長、酌其適用條件而用之,無所謂哪個對,哪個錯。又例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用於修身絕對沒得說,但用於禦敵則肯定是錯誤——將軍在與敵人決戰時,不用詭道而施以仁心,則必死無異。佛祖奉行不殺生的慈悲主義,但他仍然為救賢劫的500位菩薩而親手殺死了一名強盜;我們學佛,奉行“不殺生”戒,但“四害”仍然要消滅,病毒病菌仍然要消滅,日本鬼子來了,我們仍然要持獵槍而抗之。對任何一種理論,都不能將其絕對化,故對所謂的“批孔”,應察其環境(形勢)和目的,不能一概而論。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批孔”,分為“批孔子″和“批孔學”,孔子只有一個,孔學則不止一種。竊以為,批孔學可以,抵孔子則不行。毛主席之“批孔”,不是批孔子,他老人家給兩個愛女取名“敏”和“訥”,就來自於《論語》。毛主席之“批孔”,是批“孔學”——毛主席寫給郭沫若的詩中有“孔學名高實秕糠”的詩句,此證明他老人家所厭惡的是孔學而非孔子。孔子的言論、說教是針對他的學生和他所處的時代所言之,我們對他的學生和那個時代知之甚少,有何理由批判他老人家?有人把孔子的言論和說教當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借用孔子語錄兜售自己的思想意識,這便是“孔學”。“孔學”之錯非孔子之錯,故批孔學可以,批孔子則不行!


素食翁


孔子整理出來的華夏文化體系和思想,並不全是孔子個人的原創,而是孔子之前幾千年歷史的積澱,孔子整理出來以後又經歷了2000多年,肯定有一部分是需要我們重新解讀的。所謂的批判繼承,並不是全盤否定,而是繼承其合理內容,然後發展。很多人一看到批判這兩個字,就認為是全盤否定,這是一種認知上的錯誤和偏差。實際上,歷朝歷代都有對孔子的思想進行再認知和重新解讀的過程。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不斷地被認識的。也可以說是不斷地被批判的。這是文化發展的常態,並不是近代以來才有的特殊現象。只不過近代以來有一幫偏頗無知之徒把這種文化發展的常態,當成了一種攻擊性和毀滅性的運動。

況且中國人的文化觀,根本就沒有所謂孔子的思想這一個說法。只有聖賢之道。而聖賢之道是包括了從華夏有歷史以來所有的聖賢,一以貫之的道統。孔子只是其中的一個轉折點,只不過被提到的比較多而已。所以,所謂批孔是正確的。但是汙衊他,全盤否定他是錯誤的。無論從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無論從無神論還是有神論,都是不可取的。


麥觀書


中國近千年來,少了秦漢雄風,多了中庸和氣,一有外族入侵,便以和親、割土來求和求安。中原王朝幾次滅國,都與奉行“孔孟之道”有關。假如從東漢之後起都推宗“秦皇漢武”的尚武精神,中華民族就不可能被外敵當作綿羊任牢割,當作東亞病夫任欺凌。所以孔孟之道作為學術研究可以,但把它作為現代中國的精神食糧是不可取的。因為在大敵四環的當下,我們再也不能用“溫良恭儉讓”、用“以德報怨”的孔孟之道來束縛自已了。


曉岸漫步2018


批孔肯定是沒有什麼錯誤的。

第一,他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奴隸制社會,他生活的侷限性肯定不能適應今天的社會潮流與發展。他當年的思想肯定不是代表廣大的奴隸階級,而是為奴隸主階級和統治者服務的專政工具。

第二,他傳播的思想符合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2000多年來世代相傳,特別是落後糟粕的思想,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影響極深。社會發展從奴隸制社會走到封建社會,又從封建社會邁入社會主義社會,他很多糟粕的思想至今在社會上流傳,陰霾不散。像“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社會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份三六九等,上等人,下等人。還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刑不上大夫”等等,擁護統治階級欺壓勞動人民,倡導社會不平等現象。

第三,孔子作為中華民族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思想文化代表,今天看,他的思想確實有很多落後的觀念,不平等、不公正的封建思想文化殘餘,不批他就不能正今天的社會風氣。

什麼是“五四”精神?就是新文化新思想運動,砸爛孔家店。

什麼是破四舊?立四新,就是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立社會主義的新思想,新風尚,新風俗。

不批孔,即便是經濟發展了,國家發達了,思想文化還停留在2000年前孔子的思想基礎上,這不能算社會進步?也不能推陳出新。

所以說,社會要發展,要提高人的素質,要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就要批孔!樹立社會主義的新文化思想。

當然,孔子也有一些為統治者服務的思想文化觀念,要批判的利用和使用。




關山楓葉


批判孔子是對的。2600多年前他創立了儒學,比他小12歲的釋迦牟尼則創立了佛學。兩大學說能夠綿延至今而生生不息,足以証明它們存在的合理性。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去看待,在那麼遙遠的年代他們能夠有如此做為,也實在令我輩汗顏。用辨證唯物主義的方式方法去看待,也只能是取其精華去除糟粕,洋為中用古為今用了。寬以待人嚴於律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