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值得关注的三大板块,大概率有惊喜

01

最近行情是什么风?

自从以科技为主题的结构行情结束后,A股市场再次陷入了震荡,指数和板块都没有走出让人兴奋的趋势。



进入四季度,好像基金都开始保守起来了,可能跟年终的基金收益排名有关系,这一点咱们不做猜测。



先来看下今年以来基金与大盘指数的收益对比。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主流指数和偏股混合基金、普通股票基金的对比,后两者还是大幅跑赢的。



比如,今年以来上证指数收益率17.45%,同期的偏股混合收益率35.94%,普通股票收益率36.73%。



虽然上证指数近些年有点失真,沪深300的收益率可能更准确体现A股市场的均衡表现。



同期,沪深300收益率29.10%,相比来说,还是跑输了基金。



自从三季报结束以后,市场的头绪好像又进入了蓝筹白马行情,一些滞涨的二线白马开始表演了。



这一点需要注意市场的风向。



02

最后两个月期待哪些板块?



四季度仅堪堪剩了两个月时间,很快今年就结束了。



年底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肯定都会盘点2019年的收益情况。



同时本月底MSCI扩容在即,起码从10月份外资资金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这次扩容带来的资金量比较大,预计有2200亿元增量,虽然确定11月26日实施,27日生效,但外资不是傻子,肯定会提前分批买入。



银行、地产加上证券,很可能都是外资配置的板块。



毕竟这三行业在A股的估值都不算高,尤其银行和地产的资产价值足够有吸引力。



咱们得明白一点,外资的投资风格一直以价值为主,转移到A股也不可能如散户一般短期炒作。



今年三大指数公司都布局A股,横向对比代表外围市场的资产价格优势比A股弱不少,而且随着今年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价值投资的风向可能会综合各种因素慢慢形成。



低估值业绩优秀的板块,肯定会成为每次外资优先的选择。



大家都明白上一轮牛市,中小板的表现持续了很久,这次风格转换,也要有持久战的准备。



虽然A股核心资产的价格不便宜,但好像也没有很好的其他标的。



接下来两个月,我个人觉得可以关注这几个板块:



第一、大金融板块



大金融板块有很多细分的优质行业,比如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如果从A股的行业估值来看,银行、证券和保险都值得关注,大金融板块的价值洼地很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银行和券商再次拉升指数的原因。



至于它的潜力有多大,还需要市场的共振。



作为防御板块的中心位置,大金融板块肯定不会一直主动进攻,除了年底资金保守配置的因素外,外资买入也是四季度明显优于其他季度的原因。



今年券商的业绩增长很亮眼,市场愈好,它们的财报越好看。



第二、房地产板块



过去买股票不如买房子,虽然房地产的增速下降了,受到了限制,但依然是A股中优质的资产之一。



与大金融板块相比,房地产的估值优势更明显。



大家关注的可能都是芯片、5G等新科技,但这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业绩并不稳定,时赚时亏。



而房地产增速虽然降低,但属于闷声发大财的行业。



依然不是现在科技板块能比的。



何况,房地产的周期拐点短期内不可能来,行业的发展依然会在稳健的范围内运行。



看看房地产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明白了。



11月值得关注的三大板块,大概率有惊喜



第三、家电板块



家电板块也属于大消费的子类。

不过,相对白酒来说,家电还有关注的空间,从今天来看,二线家电品牌都有不错的上升。

相比大金融和房地产,家电虽然盈利增长也不错,但估值优势并不如前两者。

四季度侧重关注的板块集中在大金融和房地产。

03

总结

我个人是非常看好未来A股的长期投资机会的。


但并非一味的盲目,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才最要命。

过去A股一轮牛熊轮回周期大概3~5年时间,但这次熊转牛的迹象并不明显。

或许,未来走出缓慢的牛市行情也说不定,起码从2015年转熊以来,A股已经走过4个春秋。

这中间并非没有投资机会,应该说是价值投资者的良机。

所以,将来这种投资风格应该还会持续,不管是买沪深300、上证50等宽基价值指数,还是买食品饮料等债基行业指数。

投资回报应该都不错。

如果对你有用,转发是最温暖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