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我們人這一生,有30%左右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國度過,睡眠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正所謂: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素,說的簡單點,就是睡眠充足、食慾好的人更容易長壽。千百年來,歷代醫藥名家也都有“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躺著不如眼睛閉著”的平靜的養生之道。可見,睡眠對人體來說是如此重要。

其中,肝臟與睡眠的關係最為密切。《黃帝內經》中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肝作為人體的將軍器官,一點也不為過,因為肝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俗語有:肝好人不倒,肝負責人體脂肪、蛋白質、糖類這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一旦肝出現問題,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很大隱患,尤其在睡眠方面。比如,肝火旺會導致虛熱,神經系統就會過於活躍,這樣晚上睡著就會常說夢話,嚴重情況還會出現夢遊現象,再比如,肝血不只濡養我們的眼睛和指甲,還有魂魄,一旦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即魂不能依附在血液裡,自然就會睡眠淺、多夢、容易醒,最後就是肝氣鬱結,肝氣無法舒展,肝臟表面植物神經受影響,時常會在凌晨1~3點鐘驚醒,同時還經常感到煩躁不安,即使睡著了也總是做夢,睡眠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可見肝臟對睡眠影響真的很大。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一、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3黑

(1) 眼圈變黑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眼圈發黑是某些肝病的表現。眼睛經常乾澀、瘙癢怕光等問題,說明肝血不足,肝陰不足夠去滋養眼睛;如果肝火過旺,眼睛就會被燻蒸上火發紅,甚至發炎。另外,失眠多夢、早醒等睡眠問題也是眼圈發黑的重要原因。

(2) 指甲變黑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肝主筋,指甲作為“筋”的一部分,如果肝臟蓄積毒素,指甲上就會出現明顯信號:指甲表面光滑、顏色紅潤有光澤,說明健康,指甲上若出現黑色豎線條紋,或邊緣黑中間白,凹凸不平等情況,是肝失疏洩的表現,要重視。

(3) 臉色變黑

臉面無血色、暗沉的人,是肝血不足的典型表現,因為臉部沒有得到足夠滋養且肝臟毒素過多就出現了臉色暗黃無血色。另外,長痤瘡也是因為肝臟毒素過度,導致激素失衡、內分泌失調。長粉刺也是,原因是體內黃體荷爾蒙增多,肝臟受損不能破壞它,荷爾蒙失衡。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2臭

(1) 口臭

口臭問題,也可能是肝出現了問題。因為肝臟功能受損,身體毒素無法排出,此時血液中的氨和尿素氮就會增加,而氨氣有強是有強烈刺激性味道的氣體。它們經過呼吸從人體口鼻處排出,所以口臭的人也要多注意下肝臟了。

(2) 身體臭

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它就和計算器一樣,超負荷時就會“發熱”,運行遲緩。當人們飲食和生活方式變化,肝臟壓力也隨之增大,當它超負荷時體內毒素不能被分解,身體有害物質就會通過糞便和皮膚毛孔進行外排,異味產生。所以,體臭出現時,也要關注肝臟問題。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二、 肝臟不好易失眠!醫師指點:注意“一要三不要”,養肝助睡眠

兩要:

1、 要食補內調—適當補充富含芝寧睡眠素的食物

中醫改善睡眠,一般考究的是表裡兼修,像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調理的關鍵就是交通心腎,滋陰降火,再如肝氣鬱結導致的失眠,關鍵就是要疏肝理氣降肝火。五臟六腑與我們的睡眠質量密切相關,所以追根溯源,想真正改善睡眠質量,關鍵就是對五臟的滋養。

日常適當攝入芝寧睡眠素的類化合物內調就可以。該物質能調節下丘腦—垂體等器官,入心肝脾胃腎五經,同時與大量的微量元素配合,分泌催眠神經遞質,抑制活躍的神經因子,通過自身調節使激素水平達到平衡狀態,通過兩三個月的堅持調理,在根源改善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肝臟不好易失眠!身體出現“3黑2臭”是暗示,趕緊調肝助睡眠

三不要:

1、最好不要超過11點再睡覺

中國古代養生要求我們“過午不食”,是指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陽氣升騰,所以上午吃多少東西都沒關係,因為陽氣可將所有食物消化。可是到了晚上,就會呈現一派陰霾之氣,即陰氣。而在子時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是不容易化開的,若在夜晚再吃東西,非但不容易消化,而且還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所以,晚上11點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睡覺,因為這個時候最養剛剛生髮起來的陽氣。此時若不睡覺,陽氣沒養住,就會耗散最寶貴的生機,進而生病。

2、睡前不要吃松花蛋和榴蓮

松花蛋中含有重金屬鉛,過食易引起鉛中毒。另外,松花蛋蛋殼中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若大量通過蛋殼的孔隙進入蛋內,食用後就會導致疾病,失眠者免疫力較差,過多食用會增加患病風險。而榴蓮性熱而滯,過食增加內熱,引發和加重口苦咽乾、大便秘結等症狀。對陰虛所致失眠患者來說,食用後會加重內熱,加重了晚上睡不著的症狀。

3、睡前不要吃太飽入睡

俗話說,“吃的飽,睡得香”,但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正確。為什麼?晚飯吃得過飽,增加胃腸道負擔,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有研究表明,人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吃飯之後,腸胃等消化器官便開始工作,要消化食物,就需要分泌很多的消化液,這時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才可以滿足需要。而其他器官的供血相應減少,大腦就會出現暫時性缺血,人就容易出現嗜睡。如果晚餐吃飽就上床入睡,使大腦處於抑制狀態,對其他器官抑制性也就更強, 使胃腸蠕動變慢, 消化液分泌不足, 消化功能減弱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就會覺得胃很脹,“胃不和則臥不安”,晚上自然就會睡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