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海外擴張為英國的崛起鋪平了前進的道路,但在它不斷取勝的過程中,還有兩個關鍵因素不可被我們忽視,一個是貿易網絡,一個是多元化管理。通過這兩個因素,我們能夠分析出英國走向巔峰的智慧與心法,從而指導我們今後的成長成才之路。——慕橋宸

一說起大英帝國的巔峰時期,很多人就會想起它快速的海外擴張和超越西班牙、成為新一代“日不落帝國”的崛起故事,有的人甚至一度認為,英國的擴張速度越快,它的發展越迅速。

但是,我們深入瞭解英國曆史,就會逐漸發現,英國得以走向巔峰,除了快速拓展的海外殖民地之外,還有兩個關鍵因素不容我們忽視,一個是構建貿易網絡,一個是對殖民地多元化管理方式。在英國走向巔峰之路上,這二者缺一不可。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大英帝國的船隊

為什麼會這樣說?有兩點:

  • 第一,英國通過構建貿易網絡的方式,最大化了自身的“投入產出比”,將自己打造成為了一個“無邊界國家”——它由此開創了國際金融制度的先河,併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金融中心。
  • 第二,英國通過多元化管理方式,不但節約了每年數額巨大的支出,還將自身的制度精神貫穿到各個殖民地。這樣做,既降低了殖民地民眾對英國的敵視程度,同時還為英國發展找到了一條絕佳路徑——英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可英國是如何走向貿易網絡與多元化管理之路的?它又如何解決在轉型困境中存在的種種突出問題?透過構建貿易網絡與多元化管理,我們又可以得到什麼樣的智慧與心法?

今天,我將會從

重商主義到貿易網絡多元化管理心態轉變三大方面,來幫助大家重新理解與審視大英帝國走向巔峰之路。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01 重商主義到貿易網絡:在實踐中找到激發內生動力的突破口

15世紀末期到16世紀初期,大航海時代開啟。

早期的歐洲國家諸如西班牙、葡萄牙,憑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與不懼遠洋的開拓精神,就此踏上了海外擴張之路。這些國家持續地開闢新的殖民地,不斷將地區資源與財富運送回本國,並藉此增強本國的軍事實力與財富實力。西班牙就是在那時成為第一代“日不落帝國”的。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西班牙成為第一代“日不落帝國”

而在一旁看著眼紅的英國,在穩住國內發展後,便緊跟著西班牙、葡萄牙開啟了海外擴張之路。

可以說,海外擴張的第一個階段,就是不斷佔領新底盤——發掘新資源——將資源運回本國的過程。歷史學家將這一系列的做法稱之為“重商主義”。

看到這裡有人會有疑問,重商主義是重視商業嗎?不是的。重商主義重視的是商業貿易帶來的順差。也就是說,運送回本國的財富越多,積累的金銀越多,就代表著國家和民眾越富強。這其中其實就隱含著壟斷主義的性質。英國的特許狀制度,就是在重商主義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而我們熟知的東印度公司,也正是英國重商主義的體現。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東印度公司的軍隊

“重商”對有著制度精神傳統的英國來,不僅僅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要落實的制度。在此後的幾十年裡,英國人不斷用新的制度法律來保護本國的貿易,不斷鞏固紮在殖民地的藩籬,比如最為有名的就是《航海條例》和《穀物法》

  • 《航海條例》:這是第一個保護英國本土航海貿易的法案。主要目的是加強英國的貿易和運輸,限制其他國家同英國或英屬殖民地之間的商品往來。
  • 《穀物法》:用來保護英國本土農產品免受國外農產品的競爭。主要內容是,當國內的農產品價格低於某一閾值時,就不能再進口農產品;當國內的農產品價格高於某一閾值時,則不能出口農產品。

諸如此類的法案還有很多。看到這裡我們會想,英國這樣做有好處嗎?有。因為通過法律制度的規範作用,英國的貿易受到國家的大力維護,在短時間內英國國內就集聚了大量的財富與資源,國家實力大大增強,依靠海外的幾次戰鬥勝利,英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逐漸提升。

到了18世紀下半葉,英國就已經發展到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高度。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英國殖民遍佈世界各地

但,重商主義帶來的效益是遞減的。英國依靠貿易為本國帶來巨量財富到一定程度之後,則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比如,為了保護本國的財富流動,英國與其他歐洲殖民國家發生摩擦的幾率大大增加;由於重商主義是一種“單向”的流動,英國則不斷需要開闢新的殖民地,長此以往下去,英國國內的各項“經費”入不敷出,這讓英國政府頭疼不已。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英荷戰爭

那麼英國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呢?它們發現了構建貿易網絡。所謂貿易網絡,就是大家同平臺、同時間、同地域進行公開競爭。貿易網絡不等同於重商主義,重商主義是單向的,而貿易網絡是多邊的。也就是說,貿易網絡是一種主動性的,而重商主義是被動性的。那英國是如何發現這條構建貿易網絡道路的呢?

  • 一方面,英國在佔領東印度的過程中,發現了“互為補充”的商品交換路線。比如,英國缺香料多羊毛,東南亞缺棉布多香料,印度缺羊毛多棉布。通過相互買賣,不但滿足了各自的需求,還大大促進了發展。由此,英國發現了一個可以不通過強買強賣、武力威脅的方式來加強本國發展的方式——那就是建立貿易協作網絡
  • 另一方面,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使大量的本國產品想要衝出國門,與其他的產品在世界舞臺上一較高下。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還是一場生產製度的革命、基礎設施的革命。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英國本土產品質量更高、品質更好,在國外有非常廣闊的前景。英國本土資本家受到巨大的利益驅動,更願意採用構建網絡的方式,賺取更多的財富。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

1843年,英國正式廢除了《穀物法》,向貿易網絡邁出了一大步。1852年,英國議會發表了一項原則聲明,將“構建貿易網絡”定為基本國策。

從此,在貿易網絡的推動之下,英國的國力又進一步得到增強。比如,1850年,英國的鐵和煤炭產量佔到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1870年,英國的鋼鐵產量也佔到了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同時,英國在不斷與其他國家、殖民地貿易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國際金融結算、國際保險義務和海運的中心。

當然,除了構建貿易網絡,英國走向巔峰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對殖民地的多元化管理。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02 多元化管理:大英帝國的管理智慧

大英帝國到了海外擴張的後期,版圖面積大概有3500萬平方公里。

觀察這些殖民地,我們會發現,英國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有的地區之間隔著山川,有的地區之間隔著重洋。大英帝國想要走向巔峰,那麼如何將這些一小塊一小塊的地區管理好,是擺在大英帝國面前的一道重要關卡。

對於西班牙、荷蘭、德國等國家來說,對殖民地的管理都非常追求一致性和統一性。不論所屬殖民地的地理位置如何、人文歷史怎樣,這些歐洲殖民國家都會傾向於採用同樣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即單一化的管理方式。

但這種方式,勢必會因為理念思維、人文觀念的不同而造成種種摩擦,事實是,這些國家也確實在管理上費盡了腦筋,

但花費巨大、效果甚微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西班牙殖民美洲

那麼我們來看英國是怎麼做的呢?英國的做法非常簡單:它不刻意追求整齊劃一,也不追求統一性,英國在管理的問題上一直都採用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方式。比如,在對印度的管理方式上是一種模式,在對北美的管理又是另外一種模式。

並且,不但殖民地之間的管理模式不同,所適用法律體系也不盡相同。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東印度公司

具體來說,多元化管理方式,對英國來說就是權力下放、權力拆分、權力制衡

  • 權力下放:英國把管理殖民地的權力交付給地區當局,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殖民地的積極性,讓其切實擔負起管理的責任。
  • 權力拆分:為了防止地區當局、甚至下派的管理者自立為王的事件發生,為了防止殖民地不受控制,英國對下放的權力進行了拆分,目的就是權力制衡。
  • 權力制衡:英國下派的官員僅有行政權,但司法權不受控制,同時,英國為了防止造反,還是將財權和軍權收歸己有。

通過多元化管理的方式,英國殖民地內部分工明確、秩序均衡、成效斐然,加之貿易網絡貿易為英國帶來的巨量財富與資源,終於,英國開始走向巔峰,成為了新一代“日不落帝國”。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英國殖民印度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03 心態轉變:大英帝國的強者心態

不論是貿易網絡,還是多元化管理,從中我們都能看出一個共同點:英國的心態從戰略防禦轉變成為了戰略進攻。

所謂戰略防禦,也就是在趕超西班牙、葡萄牙等第一批海外擴張國家期間,英國咬緊牙關,在夾縫中求生,在風險中求存,不斷開闢新的航道、採用新的方法來應對其他國家的壓迫的種種行為,目的就是避免在大航海的浪潮中丟失主動地位,從而被時代拋棄。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為“弱者防禦心態”。

所謂戰略進攻,也就是英國在構建貿易網絡、創造新的動能之後,發現自身可以往更高更強的方向前進時,主動打開大門,織密商品交換的網,對殖民地採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的種種行為。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稱之為“強者進攻心態”

我們必須承認,從弱到強的心態轉變,存在英國自身實力增長的影響,但這種心態的及時轉變,更為英國日後向更高一步前進、成為更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國鋪好了心態道路。

大英帝國是如何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走向巔峰的?

04 再論大英帝國

通過貿易網絡和多元化管理,英國不僅實現了國家實力的快速增長,更在轉型的過程中,英國樹立了一種“強者進攻的心態”,幫助英國有自信把握、有信心包容、有制度落實面臨的種種問題,從而真正走上了巔峰,成為了新一代“日不落帝國”。

從構建貿易網絡與多元化管理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智慧和心法:

第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未知的發展路徑,這種路徑有可能在將來會成為自我轉型的一把關鍵鑰匙。英國在實踐中發現了貿易網絡,找到了新的發展驅動模式,這為自身從重商主義轉變為貿易網絡贏得了先機。

第二,採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不拘泥於單一的做法,而是注重最終的目標,最大化“投入產出比”。英國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管理殖民地,那樣做耗費巨大又收效甚微,而是抓住核心,立好目標,下放權力,減少成本的同時,也讓價值最大化。

第三,及時轉變心態,為自我賦能。強者需要有強者的心態,英國正因為這種心態不斷開放,不斷釋放影響力,從而成為了真正的世界強國。


看到這兒,你對英國自由貿易和多元化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嗎?

如果你有什麼深刻的想法,歡迎你寫在留言區,與我進行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