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

在现在这个移动设备畅行的时代,电视显得不那么不可或缺。当我们忙碌一天回到家中最想得到的是好好放松,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个时候电视就显得重要了,面板是电视的重要组成部件,LED和OLED现在占据着主流市场,在高端电视领域,除了OLED外还有三星主导的QLED。

如何选择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

三星QLED电视

LED:发光二极管,发光材料为无机物,白光一般由蓝光LED激发红和绿荧光粉组合成白光,照明或显示器内使用的蓝光波长在440至470nm。显示器一般由LED+各种光学膜+液晶组成,像素由液晶控制。优点是性能稳定,耐久性好,普通LED价格低廉,缺点是色域低,对比度较低。显示器内的LED如果使用的是普通荧光粉,那么NTSC色域(颜色显示范围)都比较低(72%以下),如果用更好一点荧光粉,色域可达到80%以上。

量子点 QLED (Quantum Dots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起源于贝尔实验室,算是上世纪美国的科研大本营了。当时科学家没给它起名字,后来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就将其命名为量子点。

如何选择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

QLED胶体

胶体量子点用紫外光照射。由于量子限制,不同大小的量子点发出不同的颜色光。

它是纳米大小的球形状半导体粒子,在受到光或电的刺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最终形态的 QLED 电视是量子点材料在电的刺激下产生丰富多样的色彩,应用在显示设备上不需要背光源。现在形态是在蓝光 LED 前分布量子点膜,形成纯度更高的背光源,带来更“纯”的色彩表现。最终形态的 OLED 是 OLED 有机材料在电的刺激下主动发光,产生RGB三原色,组合成色彩。现在的形态则是采用了白光 OLED 的技术,白光照射在 OLED 材料上,形成三原色。和目前的 QLED 一样,同样需要滤光这个过程。

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OLED)又称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英文: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缩写:OELD)、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技术最早于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由法国人和美国人研究,其后由美国柯达公司及英国剑桥大学加以演进。索尼、三星和LG等公司于21世纪开始量产,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前者具有自发光性、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全彩化及制程简单等优点,但相对的在大面板价格、技术选择性 、寿命、分辨率、色彩还原方面便无法与后者匹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分单色、多彩及全彩等种类,而其中以全彩制作技术最为困难,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依驱动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AMOLED)。

如何选择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

OLED基本结构

OLED基本结构:1. 阴极 (−);2. 发光层(Emissive Layer, EL);3. 阳极空穴与阴极电子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子;4. 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5. 阳极 (+)

在主流电视行业,主要采用的是普通LED电视,采用OLED的基本上都是高端电视;在成本上OLED和QLED比普通的液晶电视高得多。占据主流市场的也是普通液晶电视。三星一直深耕于QLED,也发布了不少的旗舰QLED电视。SONY发布的旗舰主要集中在OLED上。

如何选择QLED量子点电视和OLED电视

SONY A9G系列

在色彩上OLED拥有更高的色域,普通的液晶电视则要差那么一点,如果想要更好的视觉体验建议选购QLED和OLED电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