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南营子大街

是承德最繁华的一条街

但却不能算是承德街道中资历最老的

承德最有资格称作老街的

当属西大街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西大街东口的康熙大帝像

据史料记载

随着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

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开始使用

承德也开始一点点具备了城市的雏形

作为京承古御路的最后一段

西大街也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

而逐渐繁华了起来

一时间老街上酒楼茶铺林立

商队往来驼铃叮咚

车马喧嚣行人如梭

一派盛世祥和的热闹景象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

西大街

这条记录着一座城市发展足迹的老街

已经渐渐隐进了历史的烟云

今人能够看见的它的“老”

也只剩下了三道牌楼

和两座庙宇了

这些牌楼和庙宇

都是近些年修复或重建的

我们依稀还能从它们身上

看到一点老承德的影子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头道牌楼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二道牌楼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三道牌楼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热河文庙

为真实还原

承德老街西大街的历史原貌

2014年

画家马唯驰老先生

历经十余年时间

绘制完成了绘画长卷《承德老街》

再现了西大街

清末民初的市井民生

下面

我们就展开这幅精彩画卷

聆听这条承德老街的

历史脉动

↓↓↓

请大家横屏观赏▼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老街》长卷局部

光看这长卷局部

就能想象出当年的西大街

该是多么的热闹繁华

老街东西走向

依山就势

像一条珠链

串起一座城市的辉煌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下面咱们由西向东

从每次皇上进热河街

大小官员都必须提前赶到这里接驾的

头道牌楼开始

沿着当年外国使臣

王公贵族市井草民的足迹

看看老街上一路好风光

▼▼▼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过了头道牌楼

街上的市井气息越来越浓了

赶紧看看热闹的人群里

人们都在忙活啥

▼▼▼

那时的羊汤

应该更是原汁原味儿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卖瓶罐的小贩儿

你的瓶瓶罐罐是瓷的还是泥的呢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风吹溜多少钱一个

不对

应该是“几个子儿”一个吧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各位老少爷们儿

有钱捧个钱场

没钱捧个人场”

哈哈

不管有钱没钱

今天的你我都只能给那时的他们

捧个人场了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二道牌楼下的商贸市场

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不知有没有收管理费的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王记瓷器

应该是当时的一大品牌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滚元宵的老者

不知道今天街上做元宵的

有没有他的后人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骆驼商队来了

仿佛依稀听到了驼铃声声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老热河小吃

油豆面茶

想想就要流哈喇子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这位姐姐

你今儿个割肉

是想炖粉条儿还是包馅儿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这些走街串巷的老少爷们

应该都和皇上他们家

沾点儿亲吧

看他们访亲拜友

偷闲垂钓遛鸟赏鸟

好不自在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马褂在清末已成为便服

清末男女皆着“马甲”

领小孩的这位女子

身穿的是高领镶边马甲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那时的童装

与成年人服饰款式相似

以袍服为主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如此热闹的街市

怎能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看这陀螺抽的

一看就是个高手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木偶戏表演

可惜看不见里面的“演员”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街边的中药铺

看来啥年月

这卖药的生意都一样火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到了三道牌楼

这趟老街行

也接近了尾声

再往前走不远

就是当年皇上他们家园子了

咱们现在的年票不灵

就此打住吧

承德这条老街,原来曾经这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