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统筹共建美丽新乡村

本报晋城11月4日讯(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上官青玲)今年以来,阳城县以“三河一廊一园”为重点,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致力做到人居环境改善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结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全面向农村倾斜,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共建田园城市、美丽新乡村。

工作中,该县坚持以人居环境改善与“两城同创”相结合,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和全国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整治道路两侧违建和河道污水,让乡风更文明、环境更优美、乡村更宜居,坚持人居环境改善与全域旅游相结合,通过环境改善,激活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攻难点”,厕所革命走出新路子。2019年,阳城县将供水供暖供气统筹考虑,改厕排污处污一体研判,加速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已累计完成改厕约1.7万座。其中,“三河”沿线水冲式涉及8个乡镇总任务25666座,已完成11966座;在中国农业公园和磨董太行一号沿线走廊9个乡镇,采用“户厕+小型污水设施”“户厕+三格化粪池”“粪尿分集无水马桶”“三联沼气池+通风改良型”等多种模式,已进行分类改造746座。

“克乱象”,拆违治乱旧貌换新颜。从重点景区周边环境抓起,掀起以皇城相府景区周边五村一体化共治为引领的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全县其他景区、镇区、六道、85个重点村整体推进、同步整治。拆除违章建筑2131处、私搭乱建2789处。

“建体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坚持用好用足4700万中西部补短板专项资金,改建22处垃圾中转站,坚持完备垃圾转运体系,采取终端处理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依托正在建设的大数据平台,全力打造智慧环卫,最终实现城乡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置一体化、全覆盖。

“破常规”,污水治理,辟出新路径。坚持三河流域污水治理全县一盘棋部署。已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和6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在建中小型污水处理站6座。污水管网共涉及171公里,目前已完成97公里,占到总工程量的56%。

“树典型”,乡村卫生掀起新高潮。大打村庄清洁行动歼灭战,目前全县已创出4个省级卫生示范乡镇、100个卫生示范村。9月23日,晋城市已评出20个清洁乡村典范,阳城县也将评选22个清洁乡村,借此在全县形成卫生乡村创建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