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你的心中是一個怎樣的人?

MC飄飄


毛主席對魯迅作出了高度評價:他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偉大的思想家,偉大的革命家。他是中是國新文化運動的一面旗幟,他的文章是投槍,是匕首。他愛憎分明,對敵人橫眉冷對千夫子,對人民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藝工作者的楷模,典範。


程世儒


我小時候,最喜歡看你一本課外書,叫做《魯迅雜文選》,裡面有很多大篇幅的註釋,可以瞭解民國時期很多人與事。

小時候看的,哎呀,那時真的沒有多少書可以看呀,世界名著看不懂,四大名著沒興趣,一千零一夜和三毛流浪記翻爛了,只能看魯迅雜文了。

結果我發現,魯迅其實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焦點在於他到底是不是言行一致。其實大家說了那麼多,爭議就在這一句話上。魯迅是不是一邊拿著高薪,一邊幹嘛幹嘛。

記得還看過魯迅同時代的朋友的回憶文,說魯迅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嚴肅臉,其實是後人給他畫上的臉譜。

講真,我又沒見過魯迅,答題的人都沒見過魯迅,回答的不是複製粘貼,就是胡說八道。

我只想通過那些雜文,告訴你,我心目中的魯迅:一個很純粹的人,一個不能容忍中華民族被奴役的人,一個有些悲憫之心的人,一個眼睛裡容不下沙子的人。

所以,我膜拜這樣的魯迅。



峨眉武術於鐵成


簡單講。毛主席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

在我的認知中,魯迅是那個“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民族鬥士,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社答1


魯迅在我心中是一個率性的人。



請不要噴我,我這樣說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公認的文學大家,魯迅作品之深刻有目共睹,他不苟言笑的冷峻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大家的心中早就有了一個魯迅先生的偉岸形象(儘管先生個頭不高):眼神犀利、深不可測。

現在,你卻說這樣一個充滿凜然正氣的形象是率性的,開什麼玩笑! 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在家庭生活中,他表現得很任性。 在外求學時,家人給他定了一門親事,他不滿意,家人們卻以母親生病為由,把他從日本騙回了家。就這樣把終身大事給辦了。

他一個留學生,面對母親的做法也無可奈何。後來他總說,妻子朱安是母親送給他的一份禮物。既然是禮物,那朱安就享受到了禮物的待遇。


回國後的魯迅有時會把朱安帶在身邊,只不過,二人有夫妻之名,卻沒有夫妻之實。魯迅的心裡,朱安這個禮物的身份從來沒變過。 所以,後來,他愛上了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和許廣平同居,朱安依然跟著他。

這樣的魯迅是不是任性?

不僅婚姻生活任性,在處理自己的兄弟關係上,魯迅依然任性。

他和弟弟周作人,因種種原因不和,索性兩人絕交,從此兄弟成陌路。

說魯迅生活方面率性應該不誇張吧!


二、創作方面,魯迅也是隨心所欲。

為配合新文化運動,他率先垂範,寫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兩千年封建社會的實質,他用兩個字就概括淨盡:吃人。

為了喚醒麻木愚昧的國民,他把第一部小說集命名為《吶喊》,他的《阿Q正傳》,把國民性格中的種種劣根性都展露無疑。

他的雜文發表後,有人詬病他,說他寫了些不倫不類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他一點都不生氣,還理直氣壯地說,寫文章是個人自由,我愛怎樣寫就怎樣寫。原來沒有這種文體我可以自創,你愛看不看。



果然,雜文在他的手中,成了鋒利的武器,他運用自如,揮灑快意,生生地讓這種短小精悍的文章樣式,躋身於堂而皇之的文學樣式之列,至今不衰。

三、新文化運動方面,主張廢除和文言相關的東西。

作為古文化的受益者,魯迅先生對古文化、文言、文字相關的東西非常反感。他和當時的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錢玄同、胡適、李大釗等認為,古文化得以傳播,罪魁禍首在古文,而古文又是靠漢字才得以傳播。 他們認為,要徹底廢除舊文化,必須廢除漢字。

在他們眼裡,漢字難認難寫,不便於傳播,這是造成國民愚昧落後的根源,所以要廢除漢字,推廣拼音文字。 轟轟烈烈的廢除漢字工作的確開展了,但最後無疾而終。



新文化運動的這些發起人,各個都是滿腹經綸。他們竟然提出要廢除漢字,今天想來真是不可思議。

幸好,漢字還完好無損地存在著,今天的我們還能夠讀認得那樣字,還能夠讀得懂過去的文。

差一點,魯迅他們就成了民族的罪人,連廢除漢字這樣的想法都敢有,率性不?

不論從生活、創作還是從新文化運動中的做法來看,魯迅都是一個率性的人。只要是他認準的事,他就會義無反顧地做下去。

這樣的魯迅,率性不?


魚悅龍門


一個嫉惡如仇的真正作家。敢於解剖自已,解剖當時的社會。以此來喚醒民眾。但又談何容易。幾千年遺傳下來的封建頑疾,讓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魯迅 發岀了一個愛國者拼盡全力的大聲呼喊,讓天地為之動容。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他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奉獻了自已畢生的心血。


沙漠跋涉者


魯迅先生的精神、思想、文學成就等,在國人心目中,已達高山仰止的程度。我雖然只是芸芸眾中的一個微末,但是,在我心底一直存留著對老人家的崇敬。對他所寫的文字,總有一種不可抑制的親切感,儘管因自已智識有限,很難完全領悟他深邃的思想和領略他所創造的文學之美。但是,這裡不是我現在想說的重點。

而要說的重點是什麼?就是魯迅先生的不妥協精神。這從他對待自已婚姻的態度上,就有典型的呈現。

魯迅先生的婚姻的原配,是家庭包辦的,就是他母親張羅決定的。這在他那個時代是非常平常的,儘管魯迅先生有一百二十個不願意。但是,他也沒有完全拂逆他母親的意願,仍然跟原配行禮如儀地舉辦了婚禮,並也有較長一段時間生活在一起,但始終沒有真正的成婚,卻只是給母親的一個交代。這就是魯迅先生的一個不妥協精神。他的意思,婚姻是兩個當事人的事,就要兩情相悅,心靈相通,是人一輩子的事,不能馬虎,不能通融。以前的觀念、做法,是封建、錯誤的、落後的,要改變。但歷史往往就是這樣,做為改變者或者改革者,往往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以至於,魯迅先生到40多歲才真正的成家。

與此同時,由於魯迅先生始終的不妥協,導致原配朱安實際上一生守寡,這是確實是一個悲劇,對她這樣一個個體,我們固然予以同情,但她卻是那個時代一個女人悲劇標本。我們不能因此責怪魯迅的無情。相反,我認為任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要有些不妥協的改變者或者改革者,而象朱安之類,我們上掬一把同情淚。僅此罷了!


橫笛老人


魯迅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寫白話文小說的人,也是第一個以文章為載體,與反動派,國民黨作鬥爭的英雄!

外貌:平頭、“一"字胡、瘦。

品行: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寫照!


子牙姜666


在我心裡面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更是民族的靈魂。他原本是一個醫生,後改從文,用筆當作鋒利無比的手術刀解剖中國人的靈魂,被人敬之為熟悉先中國的第一人。記憶中,是一個勤奮好學之人,小學課本中他在桌角寫下的早字,大體形狀如今依稀記得;他編寫的《阿Q正傳》,小說言詞辛辣諷刺了阿Q式的人物沉醉於那種臆想的自尊中,陶醉於虛幻的精神勝利,正如他的名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鄒小爺


魯迅是一個站在反人民汙辱人民角度,對社會草根民眾橫眉冷對千夫指,而對軍閥和叢林法則的外國劣強唯唯諾諾~俯首甘為孺子牛,企圖滅我中華民族~漢字不滅中華必亡,是今天中國崇洋媚外者的祖師爺,這就是真實的魯迅!


劉摯仙老夫子


魯迅先生是個正直善良的人,勇於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勢力和腐朽的國民黨政府官員的劣行,是個懲惡揚善的大文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