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每逢放假或開學,都會有好多家長去學校給孩子辦理轉學,尤其是對那些外出打工的家長們來說,因為工作的變動,給孩子轉學相對會更加頻繁。那辦理轉學如何操作,會要哪些手續呢?筆者在學校做學籍管理員多年,對轉學流程非常瞭解,今天花了點時間,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首先來了解兩個術語:轉出學校、轉入學校。轉出學校指上一階段孩子讀書所在的學校,也叫原就讀學校;轉入學校指打算要轉進去就讀的學校,也叫新就讀學校。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No1轉出

第一步,首先到轉出學校索要孩子的學籍卡(並非卡片,只是一張學生信息表)或全國系統中小學生轉學申請登記表,兩張表內容差不多,不需要兩張都要。大多數轉入學校會跟家長要前者,即學生的學籍卡。學籍卡要加蓋轉出學校的公章。轉出學校可能還會讓你填寫轉學登記表,請主動配合填寫。

填寫會涉及到原戶籍地址,轉入學校名稱,孩子的身份證號等內容。最好把戶口簿(或複印件或照片)帶上,也可以不帶,因為提供給你的學籍卡都有這些信息。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第二步,持孩子的學籍卡到轉入學校(當然你要事先聯繫對方學校)辦理轉入手續。

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你和孩子有“雙證”,即學校所在區域的房產證和戶口本,也就是說你已經有了當地戶口和房產了,通常情況下,屬九年義務教育範圍的,即一到九年級,可以免試入學(一些民辦學校會有入學考試)。轉入時一般情況只要提供這兩樣證件原件及複印件(成績報告單、防疫接種表等這些對學籍管理來說並非重要,所以我這裡忽略了,請家長聽學校安排,讓你提供什麼你就提供什麼)。

當然還要配合學校填寫這個學校給你的轉學登記表。這個登記表可以看作是接收證明,即同意接收你的孩子就讀了。各省、市,甚至是縣,可能都不一樣,有的就是簡單手寫幾個字,但只要有同意接收字樣就可以了。有的是一式四份的登記表,需要雙方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簽章。這樣的接收證明要索取一份(如果是要蓋四個章的,要等學校幫你把章蓋齊了),轉交給原就讀學校。到這裡,才算完成轉學流程。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這裡要說明的是,現在完成的只是紙質的流程,電子流程還沒有結束,即轉出學校還要登錄本省的學籍管理網,在網上操作,發起轉入申請(他們發起轉入申請時,一般會拍照上傳你提供證件和所填寫的登記表等)。過了一段時間,經過省市與省市的對接,轉出學校在學籍管理平臺能看到他們發起的申請,因為之前家長已經按要求完成了手續辦理,所以轉出學校的學籍管理員會審批通過。

再過一段時間,該學生的學籍就轉入了新就讀學校,即完成了調檔。這時,轉學才徹底完成。所以,家長要及時向轉出學校遞交對方學校出具的接收證明,不能拿了學籍卡帶上孩子一走了事,轉出學校看不到接收證明,會隨時駁回對方學校發起的轉學申請的。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由於有些學校可能不重視學籍管理,學生入讀好長時間,卻沒有在網上發起轉學申請。這樣是不對的,現在國家規定人在籍在,人走籍走,人籍同步。如果是轉入學校遲遲沒有發起申請,家長還要提醒和督促轉入學校及時在網上操作。

注:學生轉學,轉出學校只有審批權限(即同意或不同意),沒有主動轉出功能。

另一種情況是你是外來流動人口,只是暫住,家長把學籍卡交給轉入學校的同時,還要提供“四證”:流動兒童及監護人的戶口簿,監護人居住證,監護人勞動合同或工作證明(個體戶請提供營業執照),戶籍地計化生育證明。這四證一般情況下只提供複印件。當然也要填寫轉入登記表。並索要接收證明及時轉交給原就讀學校。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No2轉入

轉入的話,參考上面轉出方法介紹即可。

學生轉學手續辦理,可能各省市縣之間都有差異,但多數大同小異,基本流程是差不多的,只是有的相對簡、有的相對繁罷了(或者說有的寬鬆、有的嚴格)。本文所介紹的內容是以江蘇省常州市為例的。

作為一名學籍管理員,也期待國家教育部能出臺文件,統一全國各地的轉學手續,簡化流程,避免家長來回奔波。不要出現這種讓人頭疼的情況——轉入學校:先給我學籍卡我再給你接收證明!轉出學校:No! No!先給我接收證明我再給你學籍卡!

沒看懂的,再來看看下圖。最後再給大家弄個流程圖:

給孩子轉學記住兩步驟,家長可以少走不少彎路

謝謝您又來看我的文章,如果自己沒有孩子轉學,就幫親戚朋友收藏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