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你认为长江经济带未来前景如何? 单选
0人
0%
前景非常光明,比肩发达国家先进地区
0人
0%
前景广明,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极
0人
0%
前景一般,区域差异太大
0人
0%
行政分割严重,是一个伪命题
<button>投票/<button>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1.国内背景

1.1经济发展基础好

建国前,长江经济带是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鸦片战争爆发以后,长江流域因交通和地理条件,集聚了全国大部分的外国资本,为中国近代工业在长江流域撒下种子。抗日战争期间,部分沿海工矿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迁往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内迁使这些企业成为西南三省近代工业的基础,也提高了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贵阳等长江中上游城市,发展成为不同等级的区域工业和金融中心。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长江中上游成为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地区。 “一五”和“二五”期间兴建了武钢、马钢、重钢和上钢等一批钢铁工业,形成沿江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使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实力得到加强。从1964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三线”建设,产业布局重心进一步西移,四川和湖北成为建设的重点区域,如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兴建等,带动了金沙江、嘉陵江的整治与开发,促进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开发建设。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与“三峡”工程促进沿江大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加大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发展的支持,长江沿江地区成为新兴产业的重点布局区域。苏南乡镇工业的兴起,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面目发生了新的变化。1990年初,中央决定开发浦东,长江三角洲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给沿江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新世纪后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重化工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很大提升。从主要工业品产量、货运量、港口吞吐量、人口集聚等指标来看,长江沿江已经远超莱茵河等世界其他大江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航道和产业集聚规模最大的产业带。但同时,长江下游地区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水、土地资源紧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加强。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1.2新常态阶段的现实需要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可以为国家经济新常态下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和依托。首先,长江经济带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对国家经济往往起“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占国家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能够以多年来高于全国平均的速度稳定发展。其次,上中下游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尚属于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必将释放出巨大的需求与发展能量。最后,长江沿岸还是高校、科研院所、中央直属企业等集中的智力密集带,这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能够使长江经济带比其他地区更早更快实现科技创 新、产业转型,对国家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以及提质、增效做出贡献。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2.国际背景

中国外向型经济从以吸引外资为主开始向引资和境外投资并重转变,国际经济贸易的主动性和活力大有提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进出口贸易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既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契机,也加剧了相互之间竞争国际市场和资源的压力。然而,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领域尚缺乏应有的地位,在世界金融体系、制定市场进入或出口产品限制等贸易规则以及进出口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未获得足够话语权和决策权,这与中国在国际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背景


要想在新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推行中国“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理念,构建新的国际经济格局,就必须提高中国国际贸易水平、拓展贸易空间,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外贸经济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95万亿美元,而长江经济带就高达1.67万亿美元,占全国的42.22%;其中出口额达10395亿美元,占全国的45.72%,支撑起了中国外贸经济的半壁江山;也显示了长江经济带在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力,可为改变国际经济和贸易空间格局,实现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转移至亚太区域做出重要贡献。

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上游的云南将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周边国家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省份“走出去”的先行区;重庆将成为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增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发挥成都战略支点作用;提高连云港陆桥通道桥头堡水平;提升“渝新欧”、“蓉新欧”、“义新欧”等中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建立中欧铁路通道协调机制,增强对中亚、欧洲等地区进出口货物的吸引能力,着力解决双向运输不平衡问题,加强与沿线国家海关的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江苏、浙江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撑能力;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合肥、贵阳等中心城市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推进中上游地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这样,长江经济带将成为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带,对塑造新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待你的关注。我是公博,是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法学双学士,获法考证书,现为经济学博士在读。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些观察和思考,欢迎跟我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