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楊修》後繼有人:76歲尚長榮為授徒做"空中飛人"

《曹操與楊修》後繼有人:76歲尚長榮為授徒做


76歲尚長榮為授徒做“空中飛人”

被稱為“活曹操”的尚長榮,在京劇新編劇《曹操與楊修》中,塑造了一個喜怒無常、機敏詭詐卻又能屈能伸的曹操,也使得這部劇成為經典,在舞臺上常演不衰。而今,尚長榮以76歲的高齡又開門授課,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系統地對30位學員進行手把手式的教學。上週末,學員們的彙報演出在周信芳藝術空間上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近日,學員們正式結業。

“尚長榮京劇表演藝術人才培養”(研習班)是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尚長榮說,上海京劇院當時就這個項目跟自己溝通時,當時的心情可以八個字來形容:“誠惶誠恐,壓力山大”,“教什麼呢?到時候不要給人說是一場作秀哦!”

“到底要教些什麼?”上海京劇院也就此組織專家進行了一系列座談,最後確定為,打破過去對劇目口傳心授的單一培養模式,依託《曹操與楊修》這出被譽為“中國京劇現代化里程碑式的作品”,以尚長榮的表演藝術創作理念為抓手,集結主演、導演、作曲等主創團隊以及藝術評論家們的專題講座,向學員全面展現《曹操與楊修》的創作全貌,並結合《貞觀盛事》、《取洛陽》的教學對繼承傳統、激活傳統、劇本解讀、角色塑造等課題進行深度剖析。

從5月16日開始,研習班開堂授課,來自全國19家戲曲院團、院校以及文藝單位的30位學員開始了集中學習,除去聆聽仲呈祥、黃再敏等資深藝術家、評論家的藝術講座之外,能得到尚長榮的言傳身教,成為讓許多學員倍感幸福的事情。

從創作背景到唱腔、唸白的處理,每一個細節尚長榮都將其掰開了、揉碎了,尋根溯源地講解,手把手、一招一式地給學員做示範。不僅僅是傳戲,在人物的心理把握、藝術形象塑造上,尚長榮也是傾囊相授。“就是希望他們能更開竅一點,在表演上更提高一點。不僅僅要揣摩唱腔和身法,更要揣摩人物。”尚長榮認為,京劇的傳承,傳承的不僅是一臺戲,更是傳承了一種文化藝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次開竅了,其他的表演中也會觸類旁通。

對待研習班,尚長榮可謂是用了十二分的熱情。11月底,學員們的學業進入學習成果打分考核階段,緊接著又要準備優秀學員的彙報演出,而這期間,又正好趕上第十次文代會。於是,76歲高齡的尚長榮不辭辛苦,做“空中飛人”,穿梭在京滬兩地。

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感慨地提到,文代會期間,在住地門口遇到拖著箱子往外走的尚長榮,一問,“原來是尚長榮老師放心不下學員的彙報演出,藉著會期閒暇,要趕回上海去指導學生。”在谷好好眼裡,做尚長榮的學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而尚長榮的這種對待戲曲藝術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精神,更值得學員學習與傳承。

尚長榮這種一絲不苟的勁頭也讓學員們感受頗深。學員李永順就在結業儀式的發言中提到:彙報演出前,尚老師親自帶著我們在臺上走位置,幫我們勾臉,臨上場還在叮囑我,哪裡收哪裡放,踏上臺毯的那一刻,老師就站在側幕條邊幫我把場。“那一刻,我的心裡無比踏實,真切感受到了有老師的幸福,以及‘傳承’這兩個字的分量和意義。”

“尚研班”的彙報演出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得到了許多業內資深專家的肯定。著名戲劇評論家龔和德認為,《曹操與楊修》這部經典背後的精神和理念更值得深挖和傳承,而尚長榮的表演藝術也值得繼續發掘。年輕版的《曹操與楊修》應該在更多城市進行巡演。前任上海京劇院院長馬博敏觀看了演出後,非常感慨地說,作為一個親眼看著《曹操與楊修》從一個劇本成長為一臺經典大戲的親歷者,如今看到舞臺上有這麼多的“曹操”與“楊修”,而且表演得那麼好,心裡非常高興。“真切感受到了京劇藝術的傳承的魅力。”這一次的研習班結業,她認為只是一個節點,而非終點。“研習班”也應該形成常態化、制度化,應該一直辦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