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戲曲現實題材需要深度把握時代性和人民性

王 馗

“現實題材”創作是中國戲曲在現代化進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藝術挑戰,也是中國戲曲在現代創造、總結和提升時必然遇到的藝術機遇。從上世紀50年代倡導現代戲創作,到本世紀初進行的戲曲非遺保護,兩種實踐看似形成極大的反差,但都指向一個終極的戲曲創作目標:活態傳承和有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涵涉三個文化形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際都有序地體現到了中國戲曲眾多劇種的藝術創作中;中國戲曲在面對不斷更新和轉型的時代需求時,用不斷拓展的藝術創造和優秀作品見證了三種文化在戲曲藝術體中的連續貫通。應該說,兩種實踐在外在的政策理念引導下,實際都在藝術內部自覺地進行著積極的現代化拓展,這甚至是中國戲曲藝術規律和發展歷史使然。戲曲現代戲不是上世紀50年代的突然變現,其源頭可以追溯至近代時裝戲,甚至是戲曲在孕生時“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文化創造規則;而戲曲的傳承保護也不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突然誘發,其實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戲曲發展,甚至在戲曲千百年的歷史變遷中一以貫之。因此,讓戲曲鮮活地生存在變化的時代和人民中,這始終是戲曲年輪更迭時的文化使命。

當然,戲曲的現代化不是藝術形式的此起彼消,而是在藝術累積中進行藝術體系的擴容;不是所有劇種的同質化群趨,而是在文化多樣性中保持藝術品格的獨立;不是藝術創作的標新立異,而是在堅守戲曲本體規律中恪守藝術理想的引領。這一文化使命既體現在優秀傳統劇目的常演常新上,也體現在優秀現代戲的成熟創造上。應該說,傳承傳統和現代發展對於戲曲而言,都面臨著現代性的賦予和現代化的提升,這正是戲曲的時代性所在。傳統要在一代代戲曲傳承人身上煥發藝術活力,需要藉助一代代戲曲創作者來形成新的規範和新的藝術拓展,甚至會讓成功的新創演變為新的“傳統”;而“現代”體現在戲曲創作者與時代不可割捨的聯繫中,需要在新的題材領域和文化命題基礎上,呈現出戲曲本該有的傳統底蘊和深厚功法,甚至將舊的傳統蛻變轉化為新的表達方式。戲曲豐富的藝術實踐在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近40年來出現的尚長榮“三部曲”的代際傳承、寧夏現代秦腔“三部曲”的創作、張曼君導演的現代戲創作現象、晉劇《富貴圖》創演30年演出超2000場、蒲劇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創作演出超千場、崑曲《牡丹亭》的多版本演出、上昆《長生殿》《臨川四夢》的巡迴演出等等,都顯示出活態傳承與有序發展作為戲曲藝術一體兩面的辯證轉化。這些成功的實踐正是這個時代所賦予的切實作為。

必須看到“現實題材”依然是戲曲現代化進程中的藝術命題。國家藝術基金從2014年開始申報,即將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現實題材作品創作和展覽、演出,列為年度資助重點,其中現實題材項目總計資助資金約5.8億元。在文化部藝術司的統計數據中,現實題材作品在近5年共有1195部,其中京昆類22部、地方戲類642部。顯然,超過650部的戲曲現實題材已經走在實踐領域的前沿,如何更好地創作出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是當前擺在戲曲實踐領域的重要任務。雖然“現實題材”與“現代戲”的範疇尚待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聚焦於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表達,尤其是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現實生活,應該是“現實題材”創作的核心內容。

當前現實題材創作比較嚴重地存在對戲曲藝術規律忽視的問題。中國戲曲的藝術創作在劇種重點院團和基層院團、在專業院團和民營院團、在藝術名家和一般性從業者等範疇中,存在著極大的藝術差別;而戲曲劇種對於新題材的駕馭,在大戲和小戲、在大劇種與小劇種、在跨區域劇種和小區域鄉土劇種等範疇中,也存在著明顯的水平差異。不能尊重和考量這些客觀條件,戲曲現實題材的創作就很難將劇種、劇團乃至戲曲從業者的藝術積累予以充分張揚,尤其是現實題材創作中出現的偏重刻板的道理宣教、偏重誇張的英模歌頌、偏重不當的劇目投排、偏重即時性的政策附庸、偏重粉飾性的藝術再現,都造成大量的現實題材作品缺少足夠的藝術質量,缺少觀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這種對藝術規律的忽視,實際消減的是戲曲與人民在千百年來形成的趣味溝通、情感融匯、精神互滲。特別是在眾多現實題材作品中,每每能夠看到空洞的口號宣傳、抽象的觀念賦予,這都來自創作者對於人民生活和情感的疏離,說到底,不能按照戲曲藝術規律進行創作,不能符合人民喜聞樂見的要求,不能創作質量上乘的精品力作,戲曲缺失的正是賴以生存的人民性,這必然也會限制並影響戲曲時代性的表達和引領。提高現實題材創作的藝術質量,實際就是切實提升這類創作的人民性。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於戲曲現實題材創作而言,時代性和人民性決定著戲曲現實題材創作應該始終追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用屬於這個時代的思想和情感標準來尊重並引領觀眾的審美。這是中國戲曲永葆青春活力的基礎。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戲曲研究所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