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文海拾遺」趣味詩詞「08」仿擬詩

08. 仿擬詩

仿擬法作詩,就是摹仿原詩的格調,略換幾字,翻出新意。

南宋詩人林升,看到南宋統治者苟安東南,依然沉醉縱逸,十分憤慨,寫了《題臨安邸》。全詩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明朝宗禎初年,杭州大旱,人民流離失所,而太守劉夢謙卻縱情酒色。詩人張岱怒不可遏,遂仿擬林升《題臨安邸》作詩一絕:

山不山來樓不樓,西湖歌舞一時休!

暖風吹得死人臭,還把杭州作汴州。

時隔數百年,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從南京(石頭城)逃往重慶(渝州),人民極為憤慨,有人又仿擬林升《題臨安邸》,作詩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嘉陵歌舞幾時休!

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渝州作石頭。

卜三亦發表有仿擬林升的詩,意在批評當時有人吃黃金宴的腐敗作風。詩曰:

山外青山樓外樓,杯盤交錯幾時休?

酒風燻得官人醉,吃罷黃金吃九州。

宋朝時,王安石知浙江鄞縣,剛正廉潔,人譽之為“鐵面”;繼任是一個昏庸酒徒,人譏之為“糟團”。出於對鐵面的懷念和對糟團的厭惡,有人仿擬唐朝催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應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曰:

題縣署南牆

去年今日此門中,鐵面糟團兩不同。

鐵面不知何處去,糟團依舊醉春風。

“去年今日”,原詩指“去年之今日”,仿詩指“去年與今日”,就是“去年今日與今年今日”。“春”,古人亦以稱酒,如劍南春。“醉春風”一語雙關,頗富玩味。

聽說,以前長沙市的公交車,運行不是很正常。有人仿擬古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吟道:

一去二三里,拋錨四五回。

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一諾「文海拾遺」趣味詩詞「08」仿擬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