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哇!你們這裡竟然有山吹,還有冰淇淋”“草莓花藤開放預約了”“快快,給我看一下草圖”“28號要再販,衝不衝?”……

頂著一頭蓬鬆的栗色波浪捲髮,身穿一條湖藍色、滿是蕾絲、蝴蝶結的華麗蓬蓬裙的17歲少女小彩,一邊雀躍地將一條Lolita裙子拿在身前比劃,一邊用似乎只有她們才懂的語言開心地朋友討論著。和她一起的還有她的好姐妹絲璇,不知不覺兩人已經在一家Lolita店裡逗留了一個多小時,但離開時並沒有買到自己心愛的小裙子。

“心水的要麼已經售完了,要麼還在等預約,只能回家蹲閒魚看看了。”小彩略顯沮喪地說。

如今走在街上,除了穿漢服的人,像小彩一樣喜歡這種以花邊、蕾絲、綁帶或蝴蝶結為主要元素,頗有些歐洲中世紀貴族風格裙裝的女孩越來越多,這類裙子風格叫作“Lolita”。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Lolita洋裝的風格起源於歐洲維多利亞時代的女童服裝和洛可可時期的精細服裝,受西方哥特與朋克次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由於這種打扮與著名小說《洛麗塔》的女主角打扮相似,因此稱為蘿莉風格。後來,Lolita文化在日本廣泛傳播,日本人將Lolita視為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穿Lolita裙子的女孩叫“Lo娘”,相應的男孩叫“Lo漢”或“Lo爹”。如今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一群熱愛Lolita風格的女孩。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近兩年,隨著抖音把Lo圈帶火之後,喜歡Lolita風格的中國女孩就更多了。“Lo圈”的姐妹們還經常聚在一起進行各種社交活動,包括交流經驗心得、舉辦走秀活動神馬的。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咳咳……城會玩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遊走在包括“lo圈”在內的各種潮流文化圈,是“Z世代”的樂趣和特點之一。(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被稱為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目前已經成長為潮流與文化市場的主力軍。)

“Z世代”的圈文化非常豐富、種類繁多,年齡和圈層的連結度也因互聯網而越來越緊密,與“飯圈”文化相似的,在“Z世代”的各種圈子裡,為興趣買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lo圈,當然也不例外。

可以說,當下“炒鞋”“炒盲盒”賣高價的神話,正以一種類似的奇幻故事在Lolita圈中逐漸發生——一條裙子上十萬元,1000多元購買的裙子轉手就賣4000~5000元,原價300多元的玩偶揹包二手也要上千元……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裙子到底有多貴?

下面這款被Lo圈津津樂道的名叫“中村印花”的lo裙,最早在2015年出售,因為出貨量少,這幾年一度被炒到一套11萬元。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著名日本lo牌baby出品的兔熊,二手價已經一路飆升到1.5萬元。這就是lo圈股民策略中的“絕版股”。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你敢信?按照這樣的增幅,炒房炒股炒幣炒鞋,統統都是小弟弟,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巴啦啦能量變身吧。

為什麼這麼貴?

這是因為lo裙本身帶有易炒性質,限量出售、出貨週期長和其特殊的購買渠道使它變得奇貨可居。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lo裙的價格原本就很高,尤其日本款,後來國貨逐漸增多,也要幾百到上千不等的價格。由於Lo圈人少、工藝複雜、每件Lo裙都是人工製作、費時費力,所以,工廠都不敢輕易做多。店家先在畫手圈收集設計稿,購買後再找工廠打板出樣衣,樣衣出來再發到網上向大家收集意見。最終根據付定金報名的預約人數進行生產。這樣按需出貨的流程,就導致買到現貨Lo裙的幾率非常少,流通到市面上的尾貨就更加少,相當於每一件都是限量版。這種限時限量的生產模式就造成了lo裙有一個獨特的屬性:

越是二手越值錢。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好嘛,這樣看下來,一套lo裙加上零零散散的裝飾品,掐指一算成千上萬哪,果然有錢扛造。

難怪Lo圈有句話:十個Lo娘九個富,還有一個特別富。

於是有人覺得這lo圈是個好市場,那還等什麼,來來來,炒吧!似乎這麼一圈炒下來,真的可以“一夜暴富”呢。可是炒Lo裙真的可以賺到錢嗎?敢把裙子當成資產炒,歸根到底是認準了會有人買單,炒作者堅信燙手的“山藥”不會砸在自己手裡。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可當一個商機被普通人知曉時,可能就已經不是賺錢的機會了,那大約就是泛著綠光等待收割的韭菜田了。

圈層鄙視鏈嚴重,韭菜也分高低貴賤?

價格高就佔領了優越感的高地,lo圈的鄙視鏈,買日貨的瞧不上買國貨的,買國貨的歧視山寨貨的。

為了捍衛這種優越感,生怕有人搞亂了“高貴”的正品套裝血統,甚至有了“Lo裙緝查小分隊”。

“高貴”的她們毫不客氣地教她“做人”,說她穿的是山寨版,穿山寨出來是要捱罵的。

年少無知的女孩不知道,在這一場場熱炒中,極少有人受益。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圈層韭菜的分佈: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真土豪—高級韭菜

在一場炒作當中,有三方受益者:

首先是商品的發行公司,穩坐釣魚臺,既有訂單收入,又有曝光加成,必要時還可以自己入場分蛋糕;

其次是手握大量資源的莊家,由於沒有監管,所以他們可以調動手中的資源囤積居奇,收割大量綠油油的韭菜;

最後是遊戲開場時的玩家,即使是高位接盤,當炒作圈子湧入大量新鮮血液時,他們也完全可以解套走人。

一條被炒到h價的裙子,最終為其買單的卻是Lo裙的愛好者,雖然說是為了自己的心頭所好買單,有錢娃兒卻也難免成為炒作者眼中“人傻錢多”的高級韭菜。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風追—中級韭菜

如果說高級韭菜是為真愛買單,即使被割也不心疼,那中級韭菜就是在瘋狂交智商稅。

因為Lo裙購買方式的特殊性,許多裙子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都標註:一旦售出,概不退換。

抓住這個漏洞,一些炒客便開始“投機取巧”,導致Lo圈的泡沫化。

一件Lo裙,可能本身很普通,造價、做工、品牌都談不上高級,但只要花錢讓網紅種草機推廣一下,再加上貌似親民的價格,立刻圈粉無數,很多Lo娘盲目跟風買了一批又一批。
但很多人吃了啞巴虧,高價二手買回來的Lo裙質量差,走線嚴重,但不支持退換!很多Lo娘叫苦不迭,卻也無能為力。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少女收割機?—悲催的底端韭菜

Lo裙比起“炒鞋”、“炒幣”,更可怕的地方是,不僅能收割韭菜,還能成為當代少女收割機。

由於lo裙賣家採取的是先交定金,後付尾款的預售制,定金低至幾十塊的都有,有lo娘消費衝動預定了多件,結尾款時才發現,實力不允許啊。

小女孩喜歡又沒錢買,於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交易就可能發生。

在閒魚上曾經發生過有人用衣服誘惑女孩開房的事情。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靠衣服不僅能收割錢包,還能財色兼收?雖然平臺已及時迅速處理。

但……這是變相的裸條貸嗎?放過孩子吧

結語

從“炒鞋”、“炒盲盒”到如今的“炒裙”,雖然最終產品的溢價遠遠高於產品的價值,但這是一個為喜好買單的時代,也不能簡單的說他們交了智商稅。

對於任何一個興趣社群而言,都會希望自己的同好隊伍逐漸擴大。

但當這種喜愛變成了市場上的貨幣,商業規則和秩序的規模化生產勢在必行,否則供需市場的失衡,圈層文化反而會成為有心之人的韭菜池。

資本的背後,都是圈套和鐮刀,投機的背後,都是深淵和泥潭。

有人問,炒裙子這種不符合邏輯的經濟操作,到底什麼時候會崩盤?

答案是,當超過 30% 的人意識到這個東西沒有價值,或者有時候它會自然消散。

不管是現在的炒裙還是之前的炒鞋,在本質上都是沒有區別的,一樣的狂熱,一樣的無門檻,一樣的工業流水線,一樣的早晚爛大街。

甚至連韭菜都是同一批人。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魔幻。

小編最後想問之前炒鞋的朋友們,原本說好了節前還錢呢,現在眼瞅著要等過年了。

跟這個比起來,炒鞋炒盲盒都是弟弟,“Z世代”的新坑,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