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应对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常见恶性肿瘤,有研究统计,大部分患者确诊时都已是中晚期。

其中非小细胞性肺癌占了发病总数的75 %~85%。

靶向疗法治疗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是靶向药物利用癌细胞特异性遗传特征或表型特征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同时使机体正常细胞不受影响的一种精准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可以说是突破性的进展,相较于传统放化疗带来的剧烈不良反应,靶向药物可以更加精准的攻击癌细胞而不会连带杀伤正常组织,因此其不良反应也远小于传统放化疗。

但是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靶向药虽然毒副作用远比传统放化疗低,但是靶向药物仍然存在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虽然并不特别严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者坚持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亦或降低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呢?

01 皮疹

皮疹和瘙痒是靶向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据统计,70~80%的患者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皮疹与皮肤瘙痒,其通常出现在面部、后颈、前胸、腹部和下肢等部位。其原因可能是靶向药物影响了皮肤粘膜细胞生长的抑制和凋亡,并激活炎性反应。

相较于传统放化疗那样剧烈的不良反应,靶向药引起的皮疹仅影响生活质量,但仍然有患者因为皮疹的原因而私自停药、减量,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积极治疗皮疹,对靶向治疗的也收益相当重要。

教你如何应对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患者如出现皮疹与瘙痒的症状,最重要的就是切勿抓搔,以防抓破皮肤继发感染;也不能用热水烫洗,以防加重症状;同时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以及阳光暴晒,并做好皮肤保湿工作。临床上治疗一般以外用药膏和洗剂为主,如皮疹严重的,应当请皮肤科专科医师协助治疗。

02 鼻腔出血

替尼类的靶向药物,例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容易导致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进而出血。

目前临床上没有太好的方法来组织鼻腔出血的症状,最有效的还是联合中医药治疗。

晚期肺癌患者因疾病消耗,体质体虚,同时靶向治疗容易化热伤阴,导致肺阴亏虚,故宜滋阴清肺,凉血止血,方药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等。

03 腹泻

腹泻是常见的靶向治疗的副作用之一,普通的腹泻主要影响的是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严重的腹泻也会导致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失衡,甚至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其发生机理或与靶向药物对胃肠刺激作用有关,确切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靶向治疗引起的腹泻与传统化疗引起的不同,靶向药相关腹泻部位仅局限在小肠,且腹泻程度较轻。

教你如何应对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虽然腹泻程度相对较轻,但也要积极应对。

一是要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

二是要注意避免服用加重腹泻症状之品,如蜂蜜等。

每日腹泻超过三次就应及时就医,并及时补充电解液以防体内电解质失衡。中药以及常用的止泻西药,如蒙脱石散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04 血小板计数升高

替尼类的药物,例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长期服用之后,患者的血小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凝度高了之后血栓的产生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但是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情况并不常见,长期服用替尼类药物的患者要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如果发现有血小板升高的迹象,可以及时就诊,服用相应的治疗药物。

教你如何应对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辅助治疗也是临床应对血小板升高常用的临床疗法,丹参、红花、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行气的中药,临床试验显示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05 血压升高及眩晕

数据显示部分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了血压升高以及眩晕的不良反应,在久坐或躺姿快速起身之后会出现轻微的眩晕感。

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如果出现了血压升高的症状,要及时就诊,遵循医嘱进行降压治疗。

平时起身要缓慢,切勿迅速起身,以防眩晕,如眩晕程度较重,可联合中医药补益肝肾、息风止眩的汤药,或是头针、耳针治疗,临床应用成熟,已取得良好的疗效。

近年来靶向药物发展迅速,临床的应用率也直线上升,

因此对于经常出现的类似皮疹和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应积极解决,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肿瘤生存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治疗信心,从而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标。

温馨提示:有需要了解肿瘤相关的问题的患者,可以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咨询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