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問任何一個老饕,肉類之中最好吃的是什麼,答案一定是羊。羊的品種分為兩大類,綿羊和山羊,人分南北,羊也是分南北,北方主要是綿羊,我們南方的羊多有以山羊為主,因為地域的原因,南方羊肉更帶腥羶味兒,在南方找到好吃的羊肉更要火眼金睛。

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地勢的惡劣,才孕育出獨特的個性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的七百弄鄉,地處大石山區,千山萬弄,山坡陡峭,可耕地少,典型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又缺水,特點就是有成百上千個漏斗眼,即使降雨量再大雨水也會全部漏走,流到群山之下的暗河裡。豐富的雨水也讓山上的植物茂盛,牧草豐富,所以當地的村民歷來就有飼養山羊的習慣,七百弄山羊全年都可以上山放牧,任其自由採食和繁殖,七百弄山羊就是在七百弄所在山區所飼養的地方種群。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體型較小,結構緊湊,行動敏捷,善於攀爬的有利地方山羊品種。在2017年七百弄山羊榮獲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認證。

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必須下午出門,曬著太陽吃草草

村民一般中午1點左右才會放羊出去吃草,也是有講究的,那是因為早上山上的草上有露水,羊不喜歡吃有露水的草料,而且吃了也容易發生腹瀉,再加上山區海拔高,見到太陽晚,露水消失也晚。羊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反芻,反芻就是羊會把胃裡的草返回來再消化,再回到胃裡再進行吸收,羊反芻是一種生理本能,這樣有利於草料的分解,一般羊反芻的時間需要8-10小時,所以上午不餵食是沒關係的。

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練就一身好肌肉,變身餐桌最佳的美食

七百弄山羊在陡峭的山上喝山泉水、吃百草長大,練就一身好功夫,長年累月的攀爬,也成就了七百弄山羊肌肉多脂肪少,肉質富有彈性,風味佳的特點。不是隻有那些有知名度的食材做出來的美食才算得上美食,不管何種食材烹飪何種美食,只要吃起來能讓人感覺幸福滿足,那就是好食材。七百弄山羊生活在小地方,也給小地方的人帶去了一種幸福,七百弄山羊烹飪方法極具地方特色,品出羊鮮也就那麼簡單,想來分享下吧

  • 羊扣

檸檬特有的酸味和七百弄羊肉的混合,讓羊肉沒有一點的羊羶味,還特別的鮮嫩,味道特別的好。

做法:

1、把洗好切好的大塊羊肉放入鍋中,加水沒過羊肉塊,加生薑,食鹽煮制半小時把山羊肉撈起,這個時候肉質很緊緻,在表皮上塗上米醋和食鹽備用。

2、在鍋里加植物油,燒熱,控制溫度,把山羊肉放到裡面去油炸,炸到表皮金黃時撈起。把炸好的山羊肉切成一塊一塊扣肉形狀。

3、準備配料,米醋,香油,老抽,把特有的檸檬酸放在碗底,把扣肉整齊的擺在碗裡面,澆上配料,放進鍋裡蒸20分鐘。

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 魚羊湯

湯既有羊肉又有魚肉,羊肉無羶味,魚肉無腥味,魚和羊合成了咱們的“鮮”,鮮也就成了這道湯最大的亮點。魚腥克羊羶味,羊羶味克魚腥味,兩兩相剋,融合之後不羶不腥,讓湯水及其鮮美。

做法:

1、七百弄山羊腿肉切成薄皮,肉和水的比例也有講究,需要1:4,加些鹽煮熟備用;

2、取當地紅水河裡的鯉魚,去鱗,去除內臟,魚肚裡塞些薑絲,醃製5分鐘,下油鍋兩邊煎至七成熟,這個時候要淋些鹽水。最後把羊肉帶湯和煎好的魚放入砂鍋,可當火鍋即可食用。

七百弄山羊:我們攀爬山間,吃百草,才有了老饕最稱讚的羊鮮味

遵循自然的法則,當地人靠山吃山,提供原生態的食材,用最簡單的烹飪,造就了當地獨具一格的飲食文化,這也是他們心中生活的味道。

我是知行樂白,正走在尋吃懂吃的路上。美食皆有源可溯,不管是好食物,還是好食材,我願每天找尋一點點,記錄一點點,分享一點點。愛吃的人總會相遇,謝謝你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